Re: [心得] 我對2008年景氣看法(上)

看板Fund作者 (siriue)時間16年前 (2007/12/29 14:18), 編輯推噓5(505)
留言10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9 (看更多)
※ 引述《coolgigi (markus)》之銘言: : 但是最近改變我這個想法的是來自花旗和阿布達比投資局簽訂投資協定, 在11/26/07 美國 : 最大金融機構 Citi Group 宣佈來自阿拉伯的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將注資75億美元, 消 : 息一出, 各界多把關注點放在主權基金的興起, 又是一個有錢國家把收入的零頭去買下美 : 國資產.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慢慢的成交細節被揭露了出來, 原來ADIA 並不是直接購入 : CITI 的股份, 相反的, 他買下的是Citi 的可轉換公司債(CB). 而且Citi 要付年息11%. : 在CB存續期內, ADIA 還有權要求轉換為約4.9% Citi的股份 成為Citi 最大股東. 換言之 : , 這是一個對ADIA 相當有利, 而對Citi 十分不利的條款, 而這個合約還是在美國前財政 : 部長 新任Citi董事長 魯賓專程飛到阿布達比 馬拉松談了11個小時的結果. : Citi的人都是笨蛋嗎?怎麼會談出這個嚴苛的條件? 難道他們不知美國一般的放款利率也 : 不過才6%上下, 怎麼會付出這個高的利息? : 開玩笑 Citi裡面至少有幾千個全美國甚至全世界最聰明的人, 魯賓也是柯林頓時代和 : Allen Greenspain 合作無間 曾被號稱解求世界經濟的三人行之一(三人指 Robert Rubin, : Allen Greenspain 和 Summers). 所以証明了這些人都不是笨蛋. 那惟一可以解釋的就是 : Citi 真的需要這筆錢. 這就如同有人笑為什麼有人笨到向地下錢莊借高利貸一樣, 如果不 : 是真的走投無路, 難道這些人不知道信用信貸都要比地下錢莊低嗎? 簡單的說, : 我個人認為Citi 真正的問題, 要遠比檯面上浮出來的大多了. 大到讓魯賓初接任馬上想到 : 的不是向最熟悉的美國政府求援, 反而去找上了阿拉伯國家. 依照原po的邏輯, 筆者認為,結論說不定正好相反。 =========================== 1.「Citi裡面至少有幾千個全美國甚至全世界最聰明的人」            和 2.「11%年息的CB,轉換後可擁有5%股權」的 「對ADIA 相當有利, 而對Citi 十分不利的條款」 原po的觀點是: a.他們都是聰明人 b.之所以定下不平等條約,是因為真的很慘了 c.根據上述ab兩點,等於Citi去借了地下錢莊 (這樣的說法太過偏重,並且渲染解釋了「不平等條約」之意義) 筆者從文中得到的相反觀點是: a.Citi確實有很多聰明人 b.正因為是聰明人,所以有人以為該交易是不平等條約,  但其實「檯面下」的好處,Citi不見得會少拿。 c.對Citi來說,如果只是要區區的75億美元來應急,  有需要定一個原po所謂「喪權辱國」的條約嗎? =============================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事情也不會只是一篇後續報導所說的這麼簡單。 想一想: 倘若citi的「聰明人」,真的花了「11小時馬拉松式的談判」, 並透過「75億美元金額這麼小,卻這麼不平等」的CB交易案, 試圖挽救次貸風暴的影響...             那Citi的次貸問題一定會100%獲得解決,        而且美國經濟肯定不會衰退~~~ 為甚麼? 都已經割地賠款了, 難道八國聯軍還要打下去嗎? 當然就是止戰議和。 做了這麼「大犧牲」, 若不是有更龐大的利益等著Citi.....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 更何況是現實的美國人... ============================== 年息11%,轉換後可以有5%股權, 意味著承擔高風險的人是ADIA, Citi才需要給予這麼高的風險溢酬。 至於承擔什麼樣的「高風險」, 才是關鍵所在! 以筆者「亂想的陰謀論」來說, 搞不好這一切都是幌子。 是美國政府擔心ADIA在美元貶值的同時「補上一刀」, 因此刻意挑選Citi當代表, 給了一個看似不平等的條約, 但事實上,說不定是同時希望透過政治力量, 來挽救美國經濟與穩定石油價格, 甚至是幫助美元貶值的頹勢.....  有沒有可能?  當然有可能。 筆者可不曾看過美國人去做一個只有對方好處, 自己卻吃大虧的交易。 為了石油為了資源可以不顧聯合國反對, 不惜耗資重金攻打他國的美國人, 又怎麼需要為了區區75億美金的「挹注」, 給予ADIA這麼龐大的好處? ============================== 因此, 以Citi的「喪權辱國」的條款,最終推論到「經濟衰退」, 推論到事態嚴重,似乎太過武斷。 ============================== 以上 淺見 -- 剛申請好的Blog,歡迎大家光臨~ http://tw.myblog.yahoo.com/siriue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20.57

12/29 14:19, , 1F
正當筆者辛苦寫完本文的同時,原文已經有r大跟i大的高見
12/29 14:19, 1F

12/29 14:19, , 2F
與小弟不謀而合~~
12/29 14:19, 2F

12/29 14:26, , 3F
推佳文分享~~
12/29 14:26, 3F

12/29 14:52, , 4F
意思是我的基金還是有希望繼續漲囉?(顯示為自我安慰)
12/29 14:52, 4F

12/29 15:08, , 5F
讓我想到歐影中說美國人是笨蛋,但對於自身利益的維
12/29 15:08, 5F

12/29 15:09, , 6F
護,卻是精明到嚇人...
12/29 15:09, 6F

12/29 17:13, , 7F
計中計中計中計....
12/29 17:13, 7F

12/29 19:13, , 8F
補一下~石油交易以美元計價~美元又貶.引發歐洲國家強烈不滿
12/29 19:13, 8F

12/29 20:40, , 9F
推一下 如果原PO仔細去看花旗的這個可轉債的條件 應該比較꼠
12/29 20:40, 9F

12/29 20:42, , 10F
能了解這樣的東西算不算喪權辱國XD
12/29 20:42, 10F
文章代碼(AID): #17TUQtez (Fun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TUQtez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