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指數化投資裡國際政府債券的必要性

看板Foreign_Inv作者 (UgoU)時間7年前 (2016/11/27 19:39), 7年前編輯推噓4(409)
留言13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reon (Traveler)》之銘言: : ※ 引述《cs01580 (哆啦次郎)》之銘言: : : 大家好 : : 首次在貴版發問提問 : : 最近在計畫去美國開戶然後進行指數化投資 : : 目前資產配置的債券部位有個不解的問題想請教一下大家 : : 我自己認為債券在資產配置中的功能如下 : : 1. 擔任分散風險的角色,在遭遇熊市時總資產的虧損比率可以讓我承受得住 : : 2. 在熊市時可以將債券賣掉讓我有餘力去買特價的股票 (再平衡) : : 所以我不考慮公司債, 只考慮買中短期全政府公債ETF(如VGSH VGIT IEI等) : : 波動不大, 和股票ETF的相關性低, 感覺單純買短期美債就可達到我想要的功能 : : 國際配置我知道就股票方面 : : 因為我無法預期未來哪個國家或是哪個區域未來報酬會比較好 : : 所以應該要全球配置盡量買到所有的股票得到市場提供的報酬 : : 但是有關債券的國際配置我就不懂有什麼特別的功能, 如BWX : : 有什麼風險或是特別功能是非得買BWX嗎? : : 常常看到會在債券部位買BWX, 但是其總開銷0.5%, 要有充分理由我才想配置他 : : 目前我實在想不到我要在資產配置中擺BWX的理由 : : 麻煩大家指導 : : 謝謝 : 不建議單純從"回測"和"負相關"去做標地選擇~ : 而要回歸債券本身3個最重要的因素 : 1.殖利率 : 2.存續期 : 3.違約率 : 看你的論述大改可以推測你的想法 是傾向最追求最大負相關~ : 而非去考慮上面三個要素~與已知的風險 : 我發現這個可能是~指數化投資因為講求機械在平衡~而把這三者重要性給忽略了 : 自從美國、歐洲、日本大規模QE以後~其實公債市場非常不正常~ : 讓債券的走了整整30年多頭~~多數人都沒看過債券空頭~ : 未來會不會發生? 我不知道~~但是在負利率的時代~就必須去考慮大幅度反轉的風險 : 而非用後視鏡去看負相關~ : 債券是一個收益有限的天花板~老實講利率這麼低的狀況下~ : 你去買太低利率的債券ETF~風險太高~你的資金會被債券存續期給卡死~ : 現在BWX殖利率1%甚至不到..再扣掉內扣費...自己想吧 : 用殖利率1%來算 就是告訴你保證你債券放到到期 每年只有1%收益~不會再多! : 從殖利率的來看長期下來買BWX 幾乎已經不會賺錢 : 除非你認為以後會負利率-1% -2% 那可能價值還會上升~ : 不然一個貨幣走貶~即便你放到存續期到期~你放5年 10年 獲利就不見了!!! : 而且你還沒把你換美元的匯差算進去~算進去可能就是保證賠錢! : 那請問買這種東西幹嘛??? 台幣定存不是更好嗎?? 至少還沒有匯率損失! : 另外拜近幾年0利率的好處~~~往後你可以很容易推算債券價值最高的天花板~ : 你只要把今年5~6月的價錢吊出來~就知道IEI TLT EDV等等債券的天花板在哪裡~ : 要突破天花板就是更猛烈的負利率 : (個人認認為 機率太低 都無債可買了) : 債券修正幅度就是 預期升息*債券平均存續期 : 如果長期投資~個人其實會比較偏好VCSH和VCIT~畢竟殖利率比較高一點 : 如果債券走空頭~損失會相較VGSH和VGIT來的小 : 另外你知道即便是高收債~長期下來的績效~即便是經歷金融海嘯~ : 即便是經歷過QE~~高收債因為殖利率的優勢~長期打敗IEI和VGIT : 當然你要追求負相關再平衡~選擇政府公債也許是對的~ : 但假若環境長期是債券空頭~你也是長期投資~那政府公債的負相關帶來的效益 : 是否會贏過企業債券較高的殖利率? : 持有政府公債未來30年會不會是最差的報酬 這個很難講~ : 目前我知道的回測系統和標的~都無法模擬債券長期空頭~ : 因為世界第一檔ETF誕生是1993年~這是你需要注意的 : 資產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要完全被負相關綁住~ : 還是要去關心債券殖利率 不是要你預測~ : 但要去想可能的風險的"灰"天鵝~~ : 而不要想著"黑"天鵝降臨 負相關怎麼配比較賺~~ : 黑天鵝就是不可測~就不要嘗試去預測猜測崩盤 : 還是要回歸到注意"資產類型與配置"和"已知的風險"~ : 另外比較早期的資產配置 比較沒有提到VNQ和VNQI的投資~ : 建議再投資組合內可以加入10%到30% 比重 : 目前短期上小弟只會考慮抗通膨債或是短期企業債 : 會等到殖利率已經上升許多才會再考慮買入中期甚至長期債券! : 供你參考! 首先感謝R大分享 ! 近來常常聽到許多網友討論到, 目前貌似正要進入升息循環 因此對債券的投資相對不利, 尤其像是TLT 20y+ Long-term bonds 但小弟想藉這系列文請教大家, 相對中短期的債券(BND)真的不能夠將 1. 相對穩定 2. 微幅股票負相關 視為投資組合中穩健部位嗎? 如同投資金律中提到, 股票雖然在過去的歷史中 確實報酬率長期勝過債券, 但同時也並不能保證未來也是如此 因此建議在投資組合內放進一些中短期債券 稍微壓抑投資組合的波動, 以及視為報酬雖較低但穩定的投資 --------------------- 目前我的投資組合比例是這樣 股票: 1. VTI: 40% 2. VWO: 10% 3. VEA: 10% 4. VNQ: 10% 債券: 1. BND: 30% P.S. 一年電匯一次, 分4Q投入 因此, 想請教是不是中短期債券的部分, 是否真已無法達到小弟所想像的功能性 若是如此, 由於剛開始投入資金 投資組合勢必要稍作調整 萬分感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209.1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480246785.A.6A5.html

11/27 20:24, , 1F
我的組合和你好像XD
11/27 20:24, 1F

11/27 20:24, , 2F
基本上有股有債+全球分散,報酬不會差太多啦
11/27 20:24, 2F
XD Thanks

11/27 20:30, , 3F
bnd有效降低你的配置的波動還是沒問題的,2.1%殖利率也不
11/27 20:30, 3F

11/27 20:31, , 4F
算完全不能接受,如果你是漸次投入資金的話,又如果債市開
11/27 20:31, 4F

11/27 20:32, , 5F
始走空頭,你反而之後可以開始愈買愈便宜。
11/27 20:32, 5F

11/27 20:35, , 6F
(也就是愈買殖利率愈高)但如果一次大量投入的話,的確就
11/27 20:35, 6F

11/27 20:35, , 7F
是可以考量r大說的一些點。就我的話來說就是是否覺得2.1%
11/27 20:35, 7F

11/27 20:36, , 8F
(相較於無風險的台幣定存約1.2%)承受波動和匯率風險合理
11/27 20:36, 8F
感謝F大指導, 目前是一年電匯一次, 分4Q投入

11/27 20:42, , 9F
BND 體質不錯,不過將近 6 年的存續期間,在升息段比較吃虧
11/27 20:42, 9F

11/27 20:43, , 10F
如果你不喜歡債券吃升息的虧太多,可以換存續期間短一點的
11/27 20:43, 10F
感謝I大指導, 我想您指的是BSV/VGSH/VCSH, 之前之所以選擇BND作為債券部位 是因為short-term bonds 在股票負相關的部分, 透過PV 追溯出來的數據是相對較低, 因此選擇了BND, 但確如您說 short-term 部分可以略為減少眼前升息循環的虧 感謝您的指導, 小弟會再琢磨考量一番 ! ※ 編輯: twinkle38 (1.160.209.126), 11/27/2016 21:13:10 ※ 編輯: twinkle38 (1.160.209.126), 11/27/2016 21:14:31

11/28 00:27, , 11F
說實在,能不能堅持下去才是重點XD
11/28 00:27, 11F

11/28 09:17, , 12F
哈, 沒錯 只能假設自己可以了XD
11/28 09:17, 12F

11/28 18:22, , 13F
如果你在10年債券投入都是負報酬,你可以堅持嗎?
11/28 18:22, 13F
文章代碼(AID): #1OEiO1Qb (Foreign_Inv)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EiO1Qb (Foreign_I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