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最近物化女性的一些廣告

看板Feminism作者時間15年前 (2009/04/04 01:39), 編輯推噓5(505)
留言10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6 (看更多)
※ 引述《AUchef (陳氏豬燕)》之銘言: : 也來分享一點看法(疑問) : 最近"物化"一詞好紅 : NCC針對物化女性的廣告開罰,很多人額手稱慶 : 但卻讓我有更多的疑問: : 內衣廣告中,女星穿著胸罩跳動(鏡頭一樣停在乳房上許久),為什麼不罰? : 還是說,販賣內衣可以,但是販賣女體(及其延伸出的性暗示)不行呢? : 或者是標準在於露骨與否? : 可是要論露骨,直接販售性服務的性工作者最露骨了吧? : 如果女體和性不應該拿來賣,那我有什麼立場支持日日春? : 究竟一名女性靠著身材長相等充滿性魅力的東西來獲取利益 : 是一種自我矮化 : 還是權力展現? : 抑或是我根本完全誤解了"物化"的意思呢? http://intermargins.net/repression/deviant/Pornography/sex01.pdf 物化 (objectification)──字面上就是「對象化」──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 件。物化就是透過人類的組織(也就是社會分工)把某些東西當作勞動的對象, 當作可以被控制、分解、操弄、改變、轉型、交換、消費、生產…的東西來操作 。但是人類的勞動不但物化了自然,也必然會物化自己的身體,使身體成為一個 可以被控制、操弄、改變、生產…的勞動器官。也就是說,人在改造或物化自然 時,也必須順應自然來改造或物化自己。當然,人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會採用不 同的人類組織和社會制度去進行物化,當市場機制和資本主義生產模式成為主宰 時,物化就主要採取了商品化 (commodification)的形式,商品化的形式則大 大便利了物化的深度、速度與強度。當人們面對這樣的「物化─商品化」的實際 過程時,看不出來這個過程依賴著社會分工的特定形式,而以為是物本身的特質 導致了商品化的過程,這樣的錯誤認知就是「物化」。 在第二波婦女運動早期,「物化」指的是男人「以性功能和性吸引力為標準來衡 量個別的女人,把女人當成物品,不談對等的關係,而把出於男人本位的狂想以 及過度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投射到真正的、活著的、呼吸著的女人身上」。事實上 ,1970年代女性主義者所提出「物化」的例子也十分多樣,其中包括:男人不顧 女人意願,單方面的決定眼前的女人必須滿足他的需求;或者有些男人雖然欣賞 獨立自主的女性,但是卻仍然努力嘗試把她們模塑成和她們人格相左的傳統賢淑 婦女形象;或者女人在職場上經常感受到她們的性別決定了她們的工作性質,她 們是否展現女人味甚至可以決定她們是否受雇;或者女人在男女互動中常常只被 視為可能的性對象等等──這些都是「物化」的例子。 而早年女性主義使用「物化」觀念來進行具體批判時,不但指向「物化」的現象 ,更從物化進一步指向社會建制。她們指出,女人不但被當成滿足男人需求、討 男人喜歡的性對象,更普遍的是,她們同時也經常被視為(特別是在家庭中扮演 的)滋養的、支援的泉源,例如使男人沒有後顧之憂、作為男人的「孩子的媽」 、為男人提供浪漫愛情的對象、照顧男人的親屬、展現女人的賢淑美德等等。在 這些身份定位上,女人並沒有自我的空間,她的價值由她在男人想像中的定位以 及她所能提供的服務來決定,她被剝奪了所有的主體性。因此,當時的女性主義 反對「物化」,也就是抗拒女人被命定的、以男性為中心的各種角色,也就是抗 拒既存的許多社會建制,如一夫一妻制婚姻、母職等等。 然而,1970年代逐漸加速的性的商品化和女性身體形象的商品化,加上當時在影 像及意識形態研究理論方面的長足進展,都使得女性主義「物化」觀念的針對性 和意義有了重要的轉變。「物化」所指涉的不再是父權社會男性對待女性的「普 遍」態度和角色規範,而被窄化理解為「特別」是商品銷售系統中的符號運用, 也就是專指色情或媒體中的女體呈現。換句話說,晚期女性主義所抗爭的「物化 」,最主要是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商品化趨勢,至於父權體制中那些很根本侷限 女人生命的制度面向(如家庭、婚姻、母職等等)都不再被列為「物化」的主要 內容。 在這裡顯示的是,女性主義的色情批判有其誕生的歷史脈絡,也因此有其發展過 程中的特殊聚焦點。諷刺的是,這樣的批判動力誕生自1960年代性革命所創造的 女性情慾空間與情慾意識,卻很快形成了對女性情慾的新定義與限制。 http://sex.ncu.edu.tw/members/ho/20050513.pdf 「物化」就是 objectification,object在字面上是「對象」,是把東西當成對 象,也就是說,透過人類的社會分工,把某些東西當成勞動的、加工的對象。比 方說把田裡的菜摘起來,把它當成一個物,然後在廚房裡把它做成一個菜,在上 面操作它、控制它、分解它、操弄它、改變它、轉型它、交換它、交配它、生產 它。甚至把這些東西當成物、當成商品來交換。物化其實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 ,因為唯有把物轉化成為可以把自己壯大的東西,人類才能存活。所以objectif ication 描述的是人類生存的模式、社會生產的模式。 在第二波婦女運動早期,物化也是個寬廣的概念,因為物化指的是男人把女人當 成一個物,以性功能和性吸引力為標準來衡量一個女人,沒看到她腦筋裡有什麼 、會什麼、她的感覺,把她當成物品,不談對等的關係。對等就是人對人,要是 人對物,那就是不平等。 把出於男人本位的狂想,以及過度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投射到真正的、活著的、 很複雜多樣的女人身上,就是物化,例如只能從繁衍後代的角度來看女人,或者 把女人視為滋養支援的泉源,讓男人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做男人孩子的媽,提供 男人浪漫愛情、照顧男人的親屬。早期的女性主義者認為這些都是物化女性,從 男性利益的觀點來定位女性、看待女性,完全忽略女性本身的主體性、或是她本 身想要什麼、能做什麼,都是物化。這些都是早期的女性主義運動所批判的物化 。 然而現在許多人講「物化」這個概念已經被窄化,被理解為只是商品銷售系統中 的符號運用、或者專指媒體或攝影中的女體呈現。最早女性主義看到父權如何在 所有的層面上都物化女性,可是在運動發展的過程中,物化愈來愈被窄化,變成 說色情是真正物化女性的,而沒看到其他東西也在物化女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2.158 ※ 編輯: pur 來自: 61.224.44.186 (04/04 11:30)

04/04 19:27, , 1F
大推!!
04/04 19:27, 1F

04/04 19:43, , 2F
謝謝你!!
04/04 19:43, 2F

04/04 21:43, , 3F
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群無法從物化體系中得利者對制度
04/04 21:43, 3F

04/04 21:44, , 4F
創造者與得利者的不滿所形成的抗議罷了~
04/04 21:44, 4F

04/04 22:06, , 5F
先不論什麼是物化體系,一個(群)人在某個體系裡非但無法
04/04 22:06, 5F

04/05 20:40, , 6F
3樓本身已是既得利益者,自然會有這種說法(茶
04/05 20:40, 6F

04/05 20:58, , 7F
分析然後發現權力的運作,是解構權力的第一步喔!揪瞇
04/05 20:58, 7F

04/06 01:03, , 8F
受教 <(_"_)>
04/06 01:03, 8F

04/07 10:28, , 9F
04/07 10:28, 9F

04/07 22:23, , 10F
大師出現了快拜
04/07 22:23, 10F
文章代碼(AID): #19radT0_ (Femi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9radT0_ (Femi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