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p-n junction

看板Electronics作者 (哆啦A孟)時間17年前 (2007/02/02 22:4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嗯 ~~ 或許可以用比較白話的方式 想像一下 在兩個不同參雜的區域中 重參雜的區域 => 電子或電洞的密度會比較高 而在輕參雜的區域 => 電子或電動的密度則自然比較低 若假設 今天從重參雜的區域 , 擴散電子或者電洞, 至輕參雜的區域去 那由於電洞電子的複合,造成電子或電洞的消失,而產生離子,即形成空乏區 那回到最先前講的,由於參雜不依所以造成電洞電子密度的不同.所以可以想像 在低參雜的區域,由於其密度較低, 所以就必須花費更大的區域,與來自重參雜 區域的電子或電洞複合. 所以,在低參雜的區域,其空乏區就比較長囉. 以上,有誤請指正 3q ~~~ ※ 引述《NBS (好累喔 ￾N￾ ￾ ￾ )》之銘言: : ※ 引述《armoni (徵說英文的同伴)》之銘言: : : 想請問一下p+-n junction中 : : 為何輕度參雜區的寬度比重度參雜區的寬度寬呢? : : 如果以p+和n型的接面來說 : : p+的離子空乏區寬度會小於n的離子空乏區 why? : : 因為直覺上 p+的電洞擴散梯度應該比n的電子擴散梯度來的強 : : 所以不是應該電洞擴散比較多嗎 相對的 留下的受體離子應該會較多 : : 而造成p+區域的離子空乏寬度變的較寬 n區域的離子空乏寬度較窄 : 數學的解釋可用Poisson's eq求得電位分佈 : 然後積分得電場分佈 : 利用邊界條件 E(x=0+) = E(x=0-) 代入 : 可得 Na Wp = Nd Wn : 這個數學式代表熱平衡時是電中性 : 物理現象的解釋可從PN接面形成時的現象來思考 : 接面形成時 : P型區的電洞向N型區擴散 造成P型區留下帶負電的受體離子 : N型區的電子向P型區擴散 造成N型區留下帶正電的施體離子 : 此時空乏區內形成一個由正電荷指向負電荷的電場 : 這個電場將會抵抗中性區的多數載子繼續擴散 : 當電場力和擴散力達成平衡時才到達熱平衡狀態 : 但是P+N情況的電洞擴散力遠大於電子擴散力 : (兩者濃度可能差了1e+5以上) : 因此P-type的空乏區寬度將遠小於N-type的空乏區寬度 : 因為低摻雜區的空乏區較大 : 大部分的電位都落在空乏區中(因為空乏區中的移動載子趨於零 故電阻大) : 所以低摻雜的材料也比較能承受高電壓 : 有錯請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12.187
文章代碼(AID): #15mqx2Se (Electronics)
文章代碼(AID): #15mqx2Se (Electron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