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解析社會對人本的反動(一)

看板Education作者 (替天行道)時間14年前 (2010/02/12 00:44),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1 (看更多)
※ 引述《fyao (Ken)》之銘言: : ※ 引述《h90257 (替天行道)》之銘言: : : 因為改革直接牽涉教師的工作內容 如果不讓教師參與 : : 如果教師們支持 那也許政策還可以落實 : : 但若教師反對 抗拒 甚至消極 計畫的實行和落實就會有問題 : 那麼,如果讓教師參與, : 你確定就不會有教師「反對、抗拒、甚至消極」嗎? 還是會有 但至少不會像現在這麼激烈 : 更別說人本根本沒有刻意排除教師參與他們的教育改革計畫, : 難道他們有在入會或活動參與資格上規定「教師不得加入」嗎? : : 利益團體對於民選官員來說 有很大影響力 : : 民選官員也可以是利益團體最有利的發聲管道 : : 民選官員和利益團體就是互相利用的關係 : 所以?你的意思是說「零體罰政策」是一個立法院被人本這個利益團體影響、利用後 : 的產物? : 我們的立法委員有這麼好利用嗎?他們是收了人本這個團體多少好處? 是啊 加上台灣的教育利益團體並不多 人本算是一支獨大 : 他們都不用服務其他團體/選民就是了? 這不衝突 : : 如果是價值層次的政策 我不認為有絕對的對或錯 : : 這種情況下 是應該要尊重民意 : 每個政策都有背後依循、擁護的價值,所以每個政策都沒有絕對的對錯? : 那麼民意對政策的判斷是要依據什麼?喜不喜歡? 所以才要民意調查 瞭解民眾的需求 就像選舉 政策也是要獲得大部分的民眾支持 : : 問題是家長的出發點難道不是為了學生權益著想嗎? : : 今天也有可能是政府的教育理念剝奪學生權益 : : 教育專業是要把學生的潛能發揮 但需要教師 家長 國家配合 才有可能辦到 : : 但問題在於三者對於教育看法不同的時候 教師就很難發揮 : : 第一 教師畢竟需要遵守法令和政策 : : 第二 家長如果不高興 可以轉校 事實上我所舉的例子就是因為公立學校不符合家長需求 : : 家長便將子女轉至私校 : 私校基本上還是受國家一定的法令政策規範,所以問題還是在於包括你說的 : 教師、家長、政府等整個社會是否對於教育的實踐方式有一致的共識? 對 教育的改革 這是必要的 : 各個團體所主張的各種教育手段是否真正裨益而非戕害學生? 教育手段要看情況使用 所以只想透過單一的方式教學那就會有問題 : : 因為這些政策本身都有爭議性 也沒有切確的論據說不這樣就會影響學生權益 : : 體罰本身就很有爭議性 目前正反論述都有 而且都很有道理 : : 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 我也想不出有什麼問題 快樂學習本身就是有問題 : : 學習的過程不一定都是快樂 嚴格要求 給予學生壓力 也許能促使學生學習更有 : : 效率 並讓學生讀出興趣 因為過程辛苦才會得到樂趣 : : 老師之所以趕課 是因為課程塞的東西太多了 又有進度壓力 也有老師因為沒有 : : 上完進度 被家長會質疑影響學生受教權 或被冠上教學不力 : : 其實學生能力本就不同 依能力分班 並沒有什麼不對 問題是資源分配平不平均 : : 站在我所受過的訓練 我不支持體罰和填鴨式教育 : : 但如前所述前者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爭議 後者是因為制度設計不得不如此 : : 至於嚴格要求學生和能力分班並沒有甚麼問題 : 以上這些和最後一段都可以另開標題再討論,而且是很重要的爭議點, : 這裡暫不回應。 : : 之所以強調教師參與改革 是因為如果教師沒有參與改革過程 改革很容易失敗 : : 然後沒有解決政策想要解決的問題 反而造成新的問題 洞越補越大 : 是啊,教師應該參與改革,但問題是現在原本在討論社會對人本的反動, : 然後你一直聲稱教師沒有參與(人本的)改革過程, : 但事實上你並不清楚人本有沒有邀請教師參與他們發起的改革工作, 其實 我提出對人本的批評 就在於他們在四一o之後的教育改革 他們是重要的民間教育團體 因為他們能進入政府和決策過程 而之後的改革 像九年一貫 建構式數學 實驗升學方案 零體罰等 都是根據人本基金會的理念發展 這也證明他們在教育政策上的影響力 這種情況下 人本就不單純只是一個民間團體 而是整體政策的一部分 但在推動這些改革的時候 教師並未參與其中或沒有和教師意見溝通 怎麼說 如果教師有參與 那麼九年一貫 和建構式數學不會搞得如此荒腔走板 因為教師大多是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被迫執行這些政策 這也是教師未參與政策的最好證明 然後 就被批判 教師專業不足 對於教師而言 是很糟的經驗 也引起教師群體對人本的不滿 因為他們的改革沒有思考到老師這塊 似乎也沒有對於自己的目標或做法進行檢討改進 : 且更重要的一點是: : 「教師沒有參與改革過程」這問題不是只有推動教育政策的政府有責任, : 更不關人本那個民間團體的事 (他們不能對教育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 一定要有教師參與就是了?) 其實教師參與 最大的原因在於他們是實際執行者 如果沒有從他們的角度出發規畫 改革 那執行上一定會有問題 教育基本上對人是有重大的影響力 一個人接受了不好的教育 要再改回來 是很難的 所以才要教師參與 教師充分僚瞭解 再執行 不然受害的最後都是學生 : 教師自己也該檢討自己是否盡到解決教育現場問題、確保教學正常化、 : 並在專業上不斷成長的責任?以致於當他們與其他團體包括教育行政上級 我同意 教師本身是需要不斷自省和改進的 : 單位就教改議題對話的時候能有拿得出檯面的專業意見? 其實這也是一個問題 因為台灣的教師很聽話 大部分的政策 他們都會乖乖執行 但因為教師的自主權也很大 所以教師在執行時 若發現有不適當的地方 或新的方法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時 他們自己就會改 或維持原狀 : 如果不滿自己的教育想法受制於政府或「利益團體」的壓制而無法實踐, : 那麼可行的作法是什麼? : 為什麼不加入教師會或另組團體進行教育問題的解決工作, : 透過有組織性的集體合作,在民主的公民社會裡為自己爭取實質上有力的發言權? 沒錯 發言權是靠自己爭取的 : : 雖然政府制定了這些規定用意良好 : : 但造成中南部公立學校招生不足 私立學校招生旺盛 : : 然後學生在私校繼續被體罰 被嚴格對待 被填鴨 然後被分班 : : 公立學校就給讀不起私校的人念 : : 然後貧富的區隔 和階級的問題就被擴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243.132

02/19 19:22, , 1F
為什麼一定要體罰?不體罰就不會班級經
02/19 19:22, 1F

02/19 19:22, , 2F
營嗎?
02/19 19:22, 2F
文章代碼(AID): #1BT3Fe6Z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BT3Fe6Z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