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解析社會對人本的反動(一)

看板Education作者 (Ken)時間14年前 (2010/02/09 21:45), 編輯推噓0(0019)
留言19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1 (看更多)
: 不過教育改革、尤其是人本精神這種幾乎是純粹思想改革的社會運動 : ,似乎沒有像女性主義、政治改革一樣的「具體的改革目標與對象」,例 : 如說,要成立什麼法律才能保障學生權,根本不可能,學生權並不是簡簡 : 簡單單的成立法律再去做什麼就可以了,學生權的來源是:「他的老師要 : 積極的去關心他」,這種「關心」的非理性行為,絕對不可以形諸法律; : 不然就要鬧笑話:憲法第XX條:凡是中國女性都要愛蘇某某......那就 : 太可笑了。 : : 人本精神這種教育改革完全沒有『最終的』具體、現實的目標或對象 : ,所以我們不能以評判其他社會改革的思考方式去面對人本的改革。 : : 我的意見就是如此,我對「人本」的評價完全是站在「思想改革」的 : 角度去評價,所以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出在媒體上常看到老師們對「人本」 : 之反彈有什麼基本的問題 ── 他們的反彈,基本上是搞不清處「人本」 : 是一種思想改革而非權力改革:「人本」在弒師、毆師案件發生時說:『 : 這是社會的責任,不是學生的責任』,這種意見是從『思想改革』的角度 : 去提出對台灣教育思想的衝擊。可惜的就是有許多人認為『主張社會要負 : 責』就是幫學生卸責,使老師權益受害......這是標準的『把思想改革化 : 約成權力改革』之謬誤,以為提出一種思想就是打算制訂相對應的法律來 : 進行剝奪。 : → h90257:人本基金會是帶入了思想改革但他們也用了 140.122.218.63 01/31 16:50 : → h90257:權力改革 而且用了不少 因此大家用權力改革 140.122.218.63 01/31 16:51 : → h90257:的角度去批判 並沒有甚麼問題 另外 權力和 140.122.218.63 01/31 16:51 : → h90257:思想改革老實說 是密不可分的 思想改革到 140.122.218.63 01/31 16:52 : → h90257:最後就會引發權力改革 我不認為可以將兩者 140.122.218.63 01/31 16:54 : → h90257:完全切開討論 尤其人本的核心理念就是 140.122.218.63 01/31 16:55 : → h90257:希望學生能夠有更自主的空間 這樣的理念 140.122.218.63 01/31 16:57 : → h90257:勢必會影響教師 (要達成人本的理念 教師勢 140.122.218.63 01/31 16:58 : → h90257:必要改善過去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 對教師 140.122.218.63 01/31 16:58 : → h90257:而言這樣的思潮也會影響到教師原有的權力 140.122.218.63 01/31 16:58 思想和權力改革無法二分,如果從「思想」與「權力」無所不在的角度去思考 或許很容易得到這樣的常識結論,但我提議不妨想想人家為什麼要刻意區分這 兩種改革? 如果權力改革的特徵是:以立法、政治協商進行公領域權力的重分配為主要目 標,而思想改革則重視某種特定思想對於目標群體實質的行為及心理文化影響 ,那麼我們可以討論看看:人本基金會訴求的教育改革主要是「傾向」於何者? (當然我同意任何改革實際上都存在這兩種面向,但區分改革的主要性質有助 於我們選擇適當的標準去評論它) 思想改革作為一種社會運動,當然不可能不觸及實際社會中運作的權力關係; 如果可能有一種不涉及權力運作的思想改革,恐怕只有在單一個人的腦海裡了 。在這裡,思想改革引發的「權力」關係變化與權力改革所訴諸的法律「權力」 是有區別的: 前者可以泛指存在於文化、法律、道德、價值觀...等各種涉及人際關係的範疇 中有關「權威」、「主體性」、「宰制」、「壓迫」...等概念的探討,例如 傳統升學主義下的台灣社會,填鴨式的智育、強調服從的威嚇訓導及不受重視 的輔導如何影響著學校裡的教師與學生;後者則可以專指法治社會裡特定人群 間的法律權利義務關係,如教師對於學生管教權的界限。 人本基金會作為一個教育性的非營利組織,他們的活動不外乎是出版、教育推廣、 倡導、參與公共論壇等文化性的活動為主,訴求的是教育現場的學生完整人權, 以思想改革的角度定位之並不為過。 : → h90257:對教師而言這是很大的問題 因為過去教師的 140.122.218.63 01/31 17:00 : → h90257:教學方式也不見得就真得很有問題 教師也是 140.122.218.63 01/31 17:01 : → h90257:為學生好 人本憑什麼因為他們的理念 而影響 140.122.218.63 01/31 17:02 : → h90257:教師教學 甚至推動立法規範教師的管教 還拍 140.122.218.63 01/31 17:02 : → h90257:攝一系列的紀錄片 把一些教育問題放大 140.122.218.63 01/31 17:03 : → h90257:對於教師形象是很大的傷害 140.122.218.63 01/31 17:05 「過去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個極籠統的概念,任何人包括人本大概也不會全盤反對; 「教師是為學生好」這個理由似乎無法充分為任何教學方式的正當性背書; 至於人本憑什麼...影響教師教學? 這個問題我如果問你司改會憑什麼影響法官、律師辦案, 或醫改會憑什麼影響醫師、衛生署官員做事,你會如何回答? 教育基本法的零體罰條款又不是人本綁架立委三讀通過的, 他們拍紀錄片不呈現想聚焦的主題難道要歌功頌德完美無暇的台灣教育? : → h90257:因此 我對這篇文章的結論是 思想和權力改革 140.122.218.63 01/31 17:06 : → h90257:是無法二分 第二 人本基金會的改革兼具權力 140.122.218.63 01/31 17:07 : → h90257:和思想 因此用作者所謂得權力改革角度去批 140.122.218.63 01/31 17:08 : → h90257:無不妥 第三 思想改革本身會帶來權力的改變 140.122.218.63 01/31 17:09 : → h90257:人本透過權力手段 影響教師權力 因此教師 140.122.218.63 01/31 17:09 : → h90257:抗議不無道理 140.122.218.63 01/31 17:09 我是覺得人本能動員的「權力」大都還是屬於一般公民社會團體中合法的言論 自由權,例如集會結社、政策遊說、參與公共空間對話等;如果教師執行業務 的任何權力因而遭到影響,那也是由於真正具有規範效力的教育法令或輿論的 文化壓力使然,而後者之所以形成以及如何走向卻不是單單一個人本基金會能 左右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82.193 ※ 編輯: fyao 來自: 220.132.82.193 (02/09 23:06)

02/10 21:45, , 1F
問題在於那不是紀錄片,而是以欺騙手段拍成的
02/10 21:45, 1F

02/10 21:45, , 2F
劇情片...才會使人本與教師的鴻溝越來越大.XD
02/10 21:45, 2F

02/10 21:47, , 3F
連跟教師這種第一線執行者都無法好好溝通,
02/10 21:47, 3F

02/10 21:48, , 4F
人本的理念只會是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
02/10 21:48, 4F

02/11 01:54, , 5F
你可以具體地說是哪些片有欺騙的事實嗎?
02/11 01:54, 5F

02/11 01:56, , 6F
無法與人本好好溝通的老師們有多少?
02/11 01:56, 6F

02/11 01:59, , 7F
雙方溝通效果不好只有單方面的問題嗎?
02/11 01:59, 7F

02/11 21:16, , 8F
當初進金華國中拍攝時,是怎麼說的?
02/11 21:16, 8F

02/11 21:18, , 9F
跟人本能好好溝通的教師有多少?有10%嗎?
02/11 21:18, 9F

02/11 21:19, , 10F
用那種妖魔化的手段,能跟誰溝通?
02/11 21:19, 10F

02/25 23:14, , 11F
人本基金會還動員教育局,購買該基金
02/25 23:14, 11F

02/25 23:15, , 12F
所出版的刊物、影片
02/25 23:15, 12F

02/25 23:16, , 13F
動員公家機關“配合”該基金會所舉辦
02/25 23:16, 13F

02/25 23:17, , 14F
的活動、公聽會...
02/25 23:17, 14F

02/25 23:19, , 15F
輔導單一個案數月 申請補助數萬
02/25 23:19, 15F

02/25 23:22, , 16F
老闆說 此基金會的權力 已非一般公民
02/25 23:22, 16F

02/25 23:23, , 17F
社會團體
02/25 23:23, 17F

02/26 16:24, , 18F
敢問是怎麼個動員法?發公文嗎?
02/26 16:24, 18F

02/26 18:36, , 19F
是的
02/26 18:36, 19F
文章代碼(AID): #1BSMRoq4 (Educatio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BSMRoq4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