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家怎麼看美國最低工資調漲24%的議題

看板Economics作者 (小偉)時間11年前 (2013/03/10 10:08), 編輯推噓1(1032)
留言33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1 (看更多)
※ 引述《DarthRaider (低調的悠閒)》之銘言: : 推 Aegisth:美國如果生產力這麼高,為何貿易赤字有增無減? 03/09 21:44 : → Aegisth:另如果我國勞動生產力真大幅提升,為何沒有競爭提高工資? 03/09 21:53 : → caseypie:美國的貿易赤字有增無減.....科科 03/09 21:57 : → Aegisth:前面修正一下,至少國債沒有減少過。 03/09 22:00 : 1.如何從國民所得帳推導出高勞動生產力就不能有貿易赤字或財政赤字的增加? : p.s.其實柯林頓第二任執政後期有出現財政盈餘,小布希之後才又變成赤字 : 2.薪資沒有反映勞動生產力的直接後果就是人才外流、搶進相對有保障的公職 : (外國跟本國競爭;公部門跟私部門競 如果一個制度有問題,或設備有問題,或配合上有問題,甚至,任何一個,我 們有能力提出來的項目有問題,那麼,這些有能力的人也會出走,或是想要進入穩定而不 需要強調產出的公部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9.32.33.130

03/10 11:34, , 1F
從這類民調看意向:http://ppt.cc/OccV,同時比對這十
03/10 11:34, 1F

03/10 11:35, , 2F
幾年來人才外移跟報考公部門的情況呈獻什麼走勢
03/10 11:35, 2F

03/10 18:40, , 3F
謝謝提供相關資料
03/10 18:40, 3F

03/10 18:53, , 4F
我想,我的本意是想要強調原因,薪資是結果。
03/10 18:53, 4F

03/10 18:55, , 5F
若你想強調可透過調升薪資,提昇能力,那或許也只是50%真
03/10 18:55, 5F

03/10 20:21, , 6F
如《黑天鵝效應》所說,確證真正的因果本來就不容易
03/10 20:21, 6F

03/10 20:23, , 7F
能做的就像刑偵小說那樣,用謹慎的態度一一排除錯的
03/10 20:23, 7F

03/10 20:26, , 8F
那種不審視具體情況,光拿健康小百科等級亂套的,只是
03/10 20:26, 8F

03/10 20:29, , 9F
有意無意中就當上右派政客與資方打手而已
03/10 20:29, 9F

03/10 20:32, , 10F
看大陸跟東南亞的台商敢不敢用這種變相責任制跟有事還
03/10 20:32, 10F

03/10 20:34, , 11F
要到公司的無薪假擠出無償勞動,和軍隊在比凹的
03/10 20:34, 11F

03/10 21:16, , 12F
打蛇隨棍上,事情還演變到無薪假法規化,給予合法性
03/10 21:16, 12F

03/10 21:19, , 13F
因果關係不是不容易,是不可能,以興趣為出發點,了解其中
03/10 21:19, 13F

03/10 21:19, , 14F
複雜脈絡大概還比較幸福。
03/10 21:19, 14F

03/10 21:21, , 15F
論述戰,杜絕不了,人在根本上只能自救。
03/10 21:21, 15F

03/10 21:21, , 16F
真的是鬼島,跟勞動生產力脫鉤,制度還逐漸扭曲一面倒
03/10 21:21, 16F

03/10 21:23, , 17F
以上所說,也沒否定你想要了解真相之精神。
03/10 21:23, 17F

03/10 21:32, , 18F
有了自己的答案和邏輯,接下來就是進入或以某方式參與實際
03/10 21:32, 18F

03/10 21:33, , 19F
發生過程,看要改變現實,更多是對自身邏輯進行修正。
03/10 21:33, 19F

03/10 21:42, , 20F
對我來說,受到諸多侷限之故,若上述現實理論間無法達到循
03/10 21:42, 20F

03/10 21:42, , 21F
環互補,無需執著。暫時另闢蹊徑,總有一天會更了解的。
03/10 21:42, 21F

03/11 09:21, , 22F
所以呢,打一串字解釋了什麼
03/11 09:21, 22F

03/12 00:20, , 23F
我認為 勞動生產力提高代表企業有能力為雇員加薪但有能力
03/12 00:20, 23F

03/12 00:21, , 24F
不代表有意願 所以真正該做的還是 如何迫使雇主反應生產
03/12 00:21, 24F

03/12 00:22, , 25F
力 例如利用法律讓勞動條件更嚴格 或 創造就業使得市場
03/12 00:22, 25F

03/12 00:23, , 26F
勞力需求>供給 雇員在需求大於供給下會有更好的議價優勢
03/12 00:23, 26F

03/12 00:24, , 27F
主要就這兩點吧 不然企業賺錢 但22k就請的到人還必花23k?
03/12 00:24, 27F

03/12 00:25, , 28F
政府從法律面跟市場面著手可以迫使企業把該給的利潤吐出
03/12 00:25, 28F

03/12 07:54, , 29F
呃…總統都還幫企業說賺不夠多,而且要把無薪假法規化
03/12 07:54, 29F

03/12 07:59, , 30F
然後22k也是基於減少失業的美意,打開免洗實習生大門
03/12 07:59, 30F

03/12 08:01, , 31F
至於需求…不乏缺工新聞,只是大抵都鯊魚返鄉或勞動條
03/12 08:01, 31F

03/12 08:03, , 32F
件差的在喊缺人或台灣人恃驕不想做,呼籲開放更多外勞
03/12 08:03, 32F

03/12 08:07, , 33F
被動期待政府有所作為,無異於請鬼拿藥單
03/12 08:07, 33F
文章代碼(AID): #1HE-iFmA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HE-iFmA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