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家怎麼看美國最低工資調漲24%的議題

看板Economics作者 (低調的悠閒)時間11年前 (2013/03/09 19:09), 編輯推噓2(207)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1 (看更多)
※ 引述《Aegisth (抄、研究、創造、發明)》之銘言: : : 底下是筆者最近翻譯的內容,講述最低薪資(基本工資)對經濟的影響,供各位參考 : : http://lateliertw.myweb.hinet.net/murphy_minwage.pdf : : 取自《大家的經濟學:給年輕人的入門經濟學課程》 : : http://lateliertw.blogspot.tw/2013/02/blog-post_5339.html : : 游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執行長 陳宗佑 敬筆 : : -- : : ◆ From: 114.42.128.115 : : 推 washburn:感謝分享! 03/08 22:10 : : → DarthRaider:空想經濟學完全避談台灣勞動生產力上升,實質薪資不增 03/09 02:10 : : → DarthRaider:反減,就業也沒增加的怪象,永遠都在拿薪資跟"產值"的 03/09 02:16 : : → DarthRaider:的想像做為自身意識形態(反動修辭的悖謬論)的後盾 03/09 02:18 : 薪資與產值的關係絕非「憑空想像」,也不是「意識形態」,更不是「反動修辭悖謬論」, : 而是損益會計的必然結果,也是常識。您只要試想,如果您是雇主, : 如果員工您公司增加的營收,不足以抵消您聘用員工時必須花費的人事成本 : (薪資,以及如勞健保等節節升高的相關費用),您會願意聘用他嗎? 完全就是憑空捏造數字來互比,罔顧當前那些怪象的存在,這不是想像不然是? 邊際產值的測度在實證上有困難,多存在於經濟學抽象思考的腦袋中 如果你能找到有良好測度方法的論文,請舉出來好拜讀一下 另一個衍生問題是,邊際分析在這邊的運用是實然還是應然? 現實中能找到多少邊際來邊際去的廠商?或是要勸廠商"應該"用邊際分析做決策? (連傅利曼都不得不為此做辯解,但從〈實證經濟學方法論〉面對接踵而來的攻訐來看  顯然沒獲得多少經濟學同行的青睞,畢竟物理學也都常常用假設彼此檢驗了) 營業額是業務衝業績出來的 少一個車間員工對營收的(立即)影響並不明顯 但這不表示可以把車間員工裁到讓 6 個人去做一條需要 10 人的生產線 倉管少一個人對營收的(立即)影響也不明顯 但不表示可以把倉管裁到只剩一人在管 都像空想經濟學那樣紙上談兵,廠裡不手忙腳亂才怪,真的有管廠的經驗再來說 http://www.nytimes.com/2013/02/18/opinion/krugman-raise-that-wage.html?_r=0 裡面提到: Now, you might argue that even if the current minimum wage seems low, raising it would cost jobs. But there’s evidence on that question — lots and lots of evidence, because the minimum wage is one of the most studied issues in all of economics. U.S. experience, it turns out, offers many “natural experiments” here, in which one state raises its minimum wage while others do not. And while there are dissenters, as there always are, the great preponderance of the evidence from these natural experiments points to little if any negative effect of minimum wage increases on employment. Why is this true? That’s a subject of continuing research, but one theme in all the explanations is that workers aren’t bushels of wheat or even Manhattan apartments; they’re human beings, and the human relationships involved in hiring and firing are inevitably more complex than markets for mere commodities. And one byproduct of this human complexity seems to be that modest increases in wages for the least-paid don’t necessarily reduce the number of jobs. 如果實證結果不一致,卻還在那邊斬釘截鐵地說會增加失業 這就是標準反動修辭中的悖謬論,犯了"思考上的惰性" 《反動的修辭》pp. 84-85: 市場供需機制會對人為干預手段做出反應,因而導致悖謬作用,這是經常   被提出的說法。例如,當我們對麵包價格設定上限,就會使得人們將麵粉   用來生產其他產品,於是麵包的黑市就會形成,結果是麵包的平均價格不   降反升。類似的情況還有,當設定或調高最低工資後,就業率將會降低,   於是工人的總收入不增反減。這種情況正如傅利曼以其慣有的確鑿語氣所   言:「我們如果要找出一個用意良善的人們所支持的干預手段,卻剛好產   生反效果的案例,那麼最低工資大概是最好的例子。」   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明確的證據,可以證實這種悖謬論的說法,尤其像工   資這麼基本的經濟參數的例子。一旦實施最低工資,潛在的勞動力供需曲   線可能跟著變動;政府強制調升工資之後,也可能對勞動生產力產生正面   作用,而有利於提高就業水平。對這些效果的預期,確實是實施務實最低   工資政策的主要理據。最低工資的宣告,的確對勞工的勞力付出與雇主出   價的條件有一定影響力,不過之所以有影響力與其說是因為懲罰的威脅所   致,倒不如說是來自最低工資所隱含的道德勸說以及公開、公平標準的建   立。 : 近年製造業外移嚴重,您還真的認為我們勞動的生產力有增加嗎? 不空想,看實際的資料 http://blog.udn.com/lotos802/4848060 資本跟總要素生產力的可以提供對比: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2888&ctNode=3367&mp=1 這些在版上都不是第一次提了 還有,美國也經歷過製造業外移的時期 怎麼不看看美國平均薪資、勞動生產力等"實際數據"有沒有像你"真的認為"那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6.199.171 ※ 編輯: DarthRaider 來自: 114.46.199.171 (03/09 20:01)

03/09 21:44, , 1F
美國如果生產力這麼高,為何貿易赤字有增無減?
03/09 21:44, 1F

03/09 21:53, , 2F
另如果我國勞動生產力真大幅提升,為何沒有競爭提高工資?
03/09 21:53, 2F

03/09 21:57, , 3F
美國的貿易赤字有增無減.....科科
03/09 21:57, 3F

03/09 22:00, , 4F
前面修正一下,至少國債沒有減少過。
03/09 22:00, 4F

03/10 05:49, , 5F
簡化對手論述,把實證不一致換個角度說變成武器,提出更多
03/10 05:49, 5F

03/10 05:50, , 6F
可能的論述。
03/10 05:50, 6F

03/10 08:47, , 7F
還會懷疑美國的生產力?黑人一隻手讓你打籃球都痛電你.科科..
03/10 08:47, 7F

03/10 12:03, , 8F
全世界有幾個國家國債有下降過?
03/10 12:03, 8F

03/11 08:45, , 9F
貿易赤字在海嘯後明顯改善,弱勢美元玩得可大勒
03/11 08:45, 9F
文章代碼(AID): #1HEnY22R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HEnY22R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