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關於社會福利

看板Economics作者 ( )時間14年前 (2009/12/18 22:26),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野人獻曝一下 學問只是提供一個說法,用於解釋真實世界的各種現象 面對不同的的背景,對於同一事件,小則漣漪,大則海嘯都是有可能的 因此對於不同的問題,對應要不同的模型去解釋 但是人性終究不敵理性 最常見的就是兩派爭論不休,互相挑對方毛病 在PTT常看到一句話,你沒修過經濟學嗎? 修過你就知道了! 挖賽!經濟學有這麼神?? 不是針對經濟學,以往我主修的物理和統計, 也是建立在各種假設之上, 物理門檻過高不論,大家小巷都充滿統計學家,說的口沫橫飛 以前上張寶塔個經時,常遇到掛黑板,一掛就是十分鐘以上 如果遇到鄉民,他肯定被定的體無完膚 以上是看到推文一點心得 回到正文 Dunsenberry在消費理論裡,提出了個人消費會受周遭的行為影響 不才提出山寨版的想法,滿足程度和快樂是相對的, 我們從小就被父母灌輸,40年代多苦多苦... 但是現在的小孩子比較幸福嗎?? 我想是未必的,在均貧的年代與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的年代 不快樂的比例,我猜測是變高的(當然相對愉悅的想法,只是一億個變數中之一) 舉個男性朋友比較能體會的日子, 在服役時,大家都很愛靠邀抱怨,但是我想大部分都是過得很開心的 同心協力打漢光,高裝檢,到處打忙,叫外賣,跟士官長互相靠北, 以外界角度來看是很無聊,但是那些日子,可能是不少人最開心的時候 回到職場世界裡,如果大家都七點正常上下班,但是你確九點才能走 跟大家都是11點多走,你是九點走,在某些正規條件下 我想愉悅程度是不同的 此外,產出衡量已經七八十年了,個人認為已經是個極漂亮的想法 大家都是站在偉人之上看這世界,應多點謙卑的角度 最後呼應前面,理論指是個想法,沒有書上一定對這件事, 理論是要不斷的被挑戰,才能站得更穩或更加完善 愛因斯坦就花很多時間在挑戰量子力學的完備性 難道也要說他是個死鄉民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66.112

12/20 02:01, , 1F
我現在覺得攀龍比較厲害 雖然寶塔也是認真的好老師
12/20 02:01, 1F

12/20 02:02, , 2F
保歉有點跳針 哈
12/20 02:02, 2F

12/20 12:51, , 3F
昨天太累了~~ 抱歉這麼晚才回覆 感謝你的回應 XD
12/20 12:51, 3F
文章代碼(AID): #1BAv44Kk (Economics)
文章代碼(AID): #1BAv44Kk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