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什麼都喜歡搞擴大內需這套?

看板Economics作者 (rockylj)時間16年前 (2008/05/24 01:03),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3 (看更多)
※ 引述《pnLin (我腦袋的轉速好慢喔)》之銘言: : 是源自凱因斯嗎? : GDP = 外人投資 + 國內投資(政府+民眾) : 外人、民眾拿不出錢 : 就政府舉債來做 : 因為這是政府最容易控制的因素 : 好像每個政府都喜歡搞擴大內需這套 : 但有用嗎? : 什麼情況下會失靈? 這個在財政學當中的公共選擇學派對於這類事情有深入的闡述 先談一下常出現的三個角色 1.利益團體(樁腳) 2.民意代表 3.官僚 要旨:人基於自利動機,不會根據"社會正義"."國家福祉"處理公共政策 (一) 1+2 =>中位數投票者模型(布列克&侯特寧).政黨政治理論模型(唐恩) 常常看到政治人物在喊"為了2300萬同胞的幸福所以...." 就有點這些模型的味道,基本上民主政治下民意代表為了獲取連任 所以政策常受利益團體所影響. 其實不用為了2300萬人民,只要喊"還有700多萬人支持"就足以 使某項政策過關,因為民主政治是一人一票,在補償原則下只要大 多數人民獲得利益該政策就值得過關...(有點離題了XD) 故,若將政府支出的額度以一條光譜來看,中位數人(過半數的決定者) 常落在過度支出的位置上,使得政府預算永遠超過最適水準 (二) 2+3 =>官僚模型(尼斯坎南) 這個模型假設 1.官僚所追求的不是全民的福祉 2.官僚重視的是 職務特權/公職上的聲譽/權力/ 3.以上官僚的慾望與預算成正相關 且由於 1.官僚們了解民意代表會支持 總成本≦總利益的議案 2.更有甚者官僚會努力推銷他們產出的利益 => 增加預算支出 3.官僚利用訊息不對稱向民代提出"不要拉倒"的選擇 故,常使得支出過度膨脹,超過最適水準 舉例: 最近的中央統籌分配款的部份,就遇上了官僚模型及中位數投票者模型 地方政府挾著"民意"想向中央多要點錢來擴張自己的政績以尋求連任 而所謂的"民意"不過是堆利益團體的結合罷了,真的符合人民需求嗎?? 恩...我想應該是符合,但應該超過了最適水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177.156

05/24 02:21, , 1F
可不可以... 不要將人名翻成中文 >_<
05/24 02:21, 1F

05/24 02:21, , 2F
因為還要想這位是... ?
05/24 02:21, 2F
文章代碼(AID): #18DlZJu6 (Econom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3 篇):
文章代碼(AID): #18DlZJu6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