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假如乾隆時期開始與西方進行全面交往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普蘭可)時間14年前 (2010/07/02 10:08), 編輯推噓2(2037)
留言39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81 (看更多)
※ 引述《nra7346 (一起走下去吧~)》之銘言: : 閉關自守將中國與世界隔絕,使中國被迫依靠內需市場發展, 這...請了解一下中國當時的狀況 首先中國就算海禁,也並未完全閉關,因為走私從來都很猖獗 而當時中國並沒有工業化,更非出口導向國,所以根本上沒有什麼"靠哪個市場"的問題 不要把現代工業化出口導向中國的概念套到古代去啦 對清末來說,最大的根本問題仍然來自於人口過多,而通商會引起經濟板塊位移 對四億人口的中國產生極為可怕的影響(後述) 鴉片戰爭之前,整個中國的對外貿易集中在珠江流域,使華南的過剩人口因貿易的 直接間接利益而獲得喘息,或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養出了更多過剩人口。 到南京條約之後,開五口通商,一下子把珠江流域的貿易分走4/5,這下子原本就 只是在生存邊緣的珠江流域上遊過剩人口炸彈瞬間引爆,其結果就是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雙方屠來屠去最後消滅了一億人口 對日抗戰與大躍進也不過分別死了3000萬人,死一億人是什麼規模的災難? 從後見之明來看,不能說閉關不對 : 很多時候官僚體系的腐壞與統治者的輕忽與縱容有關。 : 特別是清代這種君主高度集權的時代, : 皇帝的為與不為其實對官僚體系影響頗大, : 只要願意放心力在整頓吏治上, : 還是能收得一些成效。 我只能說你應該是包青天看太多了... : 此外,官僚僵化應該還有思想層面的問題, : 那就跟科舉制度以及思想自由有關係, : 這就需要皇帝本身能有一定的包容胸襟, : 科舉制度的改革不要冒進直接廢除, : 其實就能避開大多數的阻力。 最後慈禧在立憲革命中廢除科舉時,阻力較小的原因是因為辛丑和約中, 規定發生拳亂的地區通通不准科舉,這些地區自然通通舉雙手贊成廢科舉 要不是這樣的話,你看那些念了一輩子書卻沒得考試當官的人會不會都來暴動? 這根本就不是冒不冒進的問題,所謂漸進廢科舉是一個笑話,因為不完全廢除根本無效 但完全廢除一定會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對,這是無法迴避的 : 這其實不是問題,開放外國投資設置工廠, : 自然會有外國人來幫你訓練勞工。 這邊也是搞錯時代,以現在中國世界工廠的印象亂套到清末去 當時外國人是生產過剩要把商品銷往中國,來中國設廠幹嘛? : 當時的中國特別是在南方有人口過於稠密的問題, : 在勞動力的提供上是不成問題的。 : 至於農戶手工副業會被消滅而群起抗爭應該也是多慮了, 好一句多慮,都已經告訴你手工業被消滅直接導致教案與義和拳了,還當不存在-___- 而且你搞錯了,南方是人口過剩相對小的地區(在太平天國被殺過一次的原因) : 對於農家的經濟其實沒有那麼誇張的毀滅性衝擊。 什麼促進農村,農民變成工人同一個人吃的飯會增加? 更重要的一點是當時農村種的飯是根本不夠吃,可不是還有剩餘可賣人, 多數現金收入都要靠家庭手工取得,當家庭手工被物美價廉的工業產品消滅 災難就要發生 為了避免又在說工業可以養活工人這種蠢話,特別講一個本來應該不用說的基本觀念 工業之於手工業,就是「以較低的成本生產更多的產品」,工業化後,市場相同之下, 工人的所得遠低於手工業時代手工業者的總所得,更糟糕的是,工業化造成生產過剩 紡織品跌價速度跟現在的IC一樣快,所以市場總金額還在急速縮小中 -- 《海角七號電影小說》 阿嘉的過去,友子的不平,馬拉桑的奮鬥,明珠的悲劇,栗原南的追尋。 《明騎西行記》The Lost Emperor, the Westering Chevalier 鄭和下西洋與百年戰爭,麥加朝聖與搶羊大賽。歷史,遊記,武俠。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5310 作者部落格 http://plamc.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218.183 ※ 編輯: plamc 來自: 111.240.218.183 (07/02 10:11)

07/02 10:39, , 1F
光看現在大陸民工情況就知道,出來做事不一定賺得比種田多
07/02 10:39, 1F

07/02 10:41, , 2F
去大城市打拼賺錢是二戰後高度發展時代的特殊現象,不是通
07/02 10:41, 2F

07/02 10:41, , 3F
那個自我感覺很良好阿,乾隆時代全面開放中國一切都很美好
07/02 10:41, 3F

07/02 10:41, , 4F
例,更不能拿來說工業從業人口就比農業好
07/02 10:41, 4F

07/02 10:43, , 5F
就說以今非古了還搞不清楚自己哪裡今。。
07/02 10:43, 5F

07/02 10:50, , 6F
國家考試不也是科舉
07/02 10:50, 6F

07/02 11:55, , 7F
大陸民工恰恰証明了出來做事多數情況還是比種田賺得多
07/02 11:55, 7F

07/02 12:17, , 8F
樓上你說的是21世紀的民工 世界工廠的中國
07/02 12:17, 8F

07/03 00:37, , 9F
走私猖獗就是實施閉關自守政策下的產物~因為合法途徑斷絕
07/03 00:37, 9F

07/03 00:39, , 10F
才走地下的走私途徑~同時對外貿易的風險變得很高~
07/03 00:39, 10F

07/03 00:40, , 11F
不僅面對官員的貪污,還有海盜的威脅~
07/03 00:40, 11F

07/03 00:41, , 12F
所以根本就可以說走私行為的猖獗正是閉關自守政策以及其
07/03 00:41, 12F

07/03 00:43, , 13F
所造成的傷害的明證~ 以走私來否定閉關是矛盾的說法。
07/03 00:43, 13F

07/03 00:44, , 14F
另外,吏治跟皇帝的態度當然有關係~否則難道說吏治的好壞
07/03 00:44, 14F

07/03 00:45, , 15F
全憑運氣,看官員們哪天剛好一起良心發現嗎?
07/03 00:45, 15F

07/03 00:45, , 16F
農民轉工當然不見得賺得比較多~但我們就看農民怎麼選擇吧~
07/03 00:45, 16F

07/03 00:46, , 17F
但好奇怪耶~農民選擇轉工的情況相當常見耶...
07/03 00:46, 17F

07/03 00:47, , 18F
顯然至少那些農民選擇的當時,轉工為農民帶來的利益比較大
07/03 00:47, 18F

07/03 00:54, , 19F
你可以回文,別連續推文了,另走私跟閉關並沒有很大關係
07/03 00:54, 19F

07/03 01:23, , 20F
我並不是說走私與閉關自守兩者只能存其一~
07/03 01:23, 20F

07/03 01:24, , 21F
而是說因為閉關自守~讓合法貿易的途徑幾乎不存在,所以才
07/03 01:24, 21F

07/03 01:25, , 22F
會轉往地下變成走私活動~
07/03 01:25, 22F

07/03 01:32, , 23F
走私猖獗與否跟合法貿易沒有關聯性,在於走私者能不能從
07/03 01:32, 23F

07/03 01:33, , 24F
獲得利益,簡單來說就是風險跟利益的考量
07/03 01:33, 24F

07/03 01:39, , 25F
是的~但因為幾乎沒有合法途徑可言~所以原本合法的貿易在
07/03 01:39, 25F

07/03 01:40, , 26F
在利益的驅使下轉為地下的走私活動~因此有走私猖獗的現象~
07/03 01:40, 26F

07/03 01:43, , 27F
就說了走私猖獗跟合法貿易沒關,你全港開放照樣走私猖獗
07/03 01:43, 27F

07/03 01:51, , 28F
走私之為走私是因為(某些或全部)貿易活動是非法的~
07/03 01:51, 28F

07/03 01:52, , 29F
所以當合法貿易途徑被斷絕或限制~走私活動就會應運而生~
07/03 01:52, 29F

07/03 01:53, , 30F
因為那些貿易提供的利益不因為法律的禁絕而消失,
07/03 01:53, 30F

07/03 01:54, , 31F
所以就會有走私者鋌而走險,進行地下的貿易活動~
07/03 01:54, 31F

07/03 02:02, , 32F
所以說有關稅就是閉關囉?
07/03 02:02, 32F

07/03 02:06, , 33F
走私是逃關稅或違禁品 和合法無關
07/03 02:06, 33F

07/03 02:08, , 34F
h大正解
07/03 02:08, 34F

07/03 03:33, , 35F
所謂的走私就是不經過合法途徑的非法貿易~怎會無關合法...
07/03 03:33, 35F

07/03 03:33, , 36F
逃漏關稅和運輸違禁貨物哪一樣是合法的?
07/03 03:33, 36F

07/03 12:22, , 37F
非法貿易指國際私法 國內法上未必不法
07/03 12:22, 37F

07/03 12:23, , 38F
請先搞清楚哪個非法 國私?稅法?商法?還是xx管制條例?
07/03 12:23, 38F

07/03 18:24, , 39F
國內法未必非法?如果合於國內法~對該國而言就不是走私了..
07/03 18:24, 39F
文章代碼(AID): #1CBKeZ72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1 之 81 篇):
文章代碼(AID): #1CBKeZ72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