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諸葛亮是政才而不是將才

看板DummyHistory作者 (三分熟的鬧鐘)時間14年前 (2010/05/28 09:09), 編輯推噓21(21012)
留言33則, 2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68 (看更多)
剛剛很無聊, 開了 google maps 去點蜀末那幾條有名的行軍路線. (光靠 google 不太夠力, 要加上對岸的百度參照古今地名. :D) 點一點結果也是有些感想... ※ 引述《syucha (馬尾控的21個理由)》之銘言: : 以下是我的平行世界裡的子午谷奇謀,這個奇謀很難成功, : 但我仿照官渡、偷襲荊州前例,慢慢幫他加上可能性。 : 想批的人現在可以開始批。 最重要的那一條嘛, 我會說是同時期最有名的鄧艾大進擊!! O_o 因為..........「感覺上」有可比性, 純感覺, 不要砲轟我. 歷史上說, 鍾會跟姜維在劍閣大眼瞪小眼. 對岸百度說, 古劍閣就是現在的「四川劍閣縣」. google maps 搜尋後點上去. 而鄧艾走陰平古道, 馬閣山斷糧, 奇兵出於江油, 破綿竹關. 對岸百度說, 陰平古道起於「甘肅文縣」. 接下來一串地名, 那就偷懶略過, 但是終點要記: 「四川平武縣」. 馬閣山找不到, 不過知道大概在「四川平武縣東南」. 江油呢, 就是現在的「四川江油市」. 綿竹關比較奇怪, 叫做「四川德陽市羅江縣」(旁邊也有一個綿竹市. Orz) 保守估計, 古今地名大概有 20km 左右的誤差....嘿, 反正只是看感覺的. 點完之後........呃! 這可是一個很典型的正面對抗, 側翼迂迴. 蜀國主力還留在劍閣, 但是綿竹關的魏軍已經堵住成都門口. 同等的距離用台灣做譬喻, 就是姜維跟鍾會各領大軍在嘉義民雄對峙. 鄧艾帶三萬人從大甲登陸殺到新竹市, 劉禪沒兵了, 在總統府. 所以陰平奇襲雖然危險, 265km 的山路, 中間還斷炊....可是價值很大. 畢竟整個佈局, 是以一支奇兵切斷蜀軍主力和國都的聯繫. 姜維不棄劍閣, 就像歷史發展, 劉禪直接投降. 姜維棄劍閣, 鍾會大概就一路追殺到綿竹關. 一部守劍閣, 一部分兵破綿竹....這個嘛, 鍾會鄧艾兩個名將也不是吃素的. 這就是為什麼有陰平奇襲. 可是不要忘了這次奇襲很危險. 大軍差點餓死在山上, 而且綿竹關又有一場苦戰. 回頭看子午谷奇襲的對比...... 我覺得, 最大的問題就是在: 子午谷奇襲的戰略價值很不明確. : 首先,魏延可以在關中發動間諜戰, : 即便不能搞定夏侯楙,讓他「一定逃走」, : 也總能判斷他逃走的可能性,以及督軍御史、京兆太守的兵力、攻城的難易度。 : 其次,五千精卒,五千負糧,當然也要類似「白衣過棧道」、全軍呼隴之類的技法, : 偷到長安城下。 戰術上還有更多可議的地方, 其實應該說後勤. 鄧艾大進擊之前, 鍾會也是走山路進漢中. 可是鍾會穿山之前, 預先佔據了各谷道兩端的隘口(蜀軍棄守. ) 我想應該是有備而來. 至於什麼樣的準備才算「有備而來」? 子午谷的話, 據說是一條長 330km 的山道, 穿越秦嶺. 這其實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 台灣中央山脈從蘇澳到鵝鑾鼻, 全長 340km. 而且, 秦嶺最高峰跟玉山差不多, 就在子午谷道西北, 距離大約 100km. 換句話說, 穿越子午谷並不只是一次比較辛苦的山間行軍而已. 那等於是從蘇澳入山, 全副武裝走到鵝鑾鼻為止. 這中間有天氣、道路等等的問題, 海拔恐怕也不低. 雨雪霜怎麼辦?道路毀棄怎麼辦?嚮導呢?整支軍隊迷路出不來. 我想就算奇襲, 至少也要能完整走出山區. 不能隨口說一句出發便出發了. 從蘇澳入山, 沒有任何準備要由鵝鑾鼻正確地穿出山脈......其實難度很高. 這個作戰聽起來很像拿破崙穿越阿爾卑斯山脈. 所以我特別去找了一下 wiki 的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at_St_Bernard_Pass#Napoleonic_crossing 看看拿破崙是怎麼走過去的. 我還記得以前的課本寫:「拿破崙說,『我的字典裡面沒有不可能。』」 然後..............就帶著大砲翻山越嶺而去了!! 結果 wiki 一打開根本不是那麼嘴砲的一回事. -.- 拿破崙大軍的起點是 Martigny, 終點是 Aosta(google maps 好用! :D) 他一開始用小單位的人力, 沿著整個山道的低點設補給堆棧. 也派了工匠沿路設工坊, 這個大概是要修壞掉的拖車之類. 接著用先遣部隊拿下對面的 Aosta, 然後起點跟終點都建立醫療所. 這些都完備了... 接著大軍才在 Martigny 集合, 帶三日補給穿山. 裝備分裝, 兵員負重, 騾子出狀況的時候大砲怎麼搬....等等, 都有規劃. 沿途還加上一堆提振士氣的花樣. 而且就算做了這些準備, wiki 還特別註明:「幸好當時都沒下雪. 」 阿爾卑斯山比較冷, 不過這條山道好像只有一百多公里. 而且路況應該比子午谷好很多. 子午谷奇襲, 有條件去完成這些後勤準備嗎?這是很重要的地方. 不過我想是很難, 魏延的方案應該比較像是鄧艾的奇襲. 可是路程比較長, 兵力比較少, 作戰目標放在長安, 價值相較於成都又低. 於是呢, 以我有限的研究... 似乎戰略戰術都有問題, 所以我也懷疑子午谷奇襲這個方案. O_o 可行性一定有. 只是說, 要嘛就降低後勤風險(修棧道, 囤糧倉, 顧嚮導... ) 不然的話就是提高奇襲目標的戰略價值(譬如司馬懿跑去長安打彈珠. ) 原計實在不太好. -- 新詩練習:新鮮。踩破初春裡的狗大便;不經意的滄桑,滿溢著嫩黃的喜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8.110

05/28 09:32, , 1F
05/28 09:32, 1F

05/28 10:06, , 2F
05/28 10:06, 2F

05/28 10:11, , 3F
推 用台灣做相對比喻很容易理解XD
05/28 10:11, 3F

05/28 10:16, , 4F
推 好詩
05/28 10:16, 4F

05/28 10:35, , 5F
推 有餘菇的、黑的、乾的就不太好了。(汗)
05/28 10:35, 5F

05/28 10:38, , 6F
原來意外的還滿遠的子午谷...
05/28 10:38, 6F

05/28 12:48, , 7F
先推一個
05/28 12:48, 7F

05/28 13:59, , 8F
05/28 13:59, 8F

05/28 14:22, , 9F
就鄧艾和魏延相比,鄧艾入蜀可以說是斬首行動,而且魏國資源
05/28 14:22, 9F

05/28 14:22, , 10F
承受的住失敗損失,可以讓他放手幹。子午谷奪下長安,一方面
05/28 14:22, 10F

05/28 14:23, , 11F
對戰局沒有決定性影響,一方面蜀國國力也很難讓他這樣子玩
05/28 14:23, 11F

05/28 14:41, , 12F
05/28 14:41, 12F

05/28 15:28, , 13F
05/28 15:28, 13F

05/28 15:42, , 14F
不太清楚沒有決定性影響的點 諸葛北伐終究也想奪關中
05/28 15:42, 14F

05/28 15:43, , 15F
不是嗎......? 不過期望值不夠而選擇不幹當然是ok的
05/28 15:43, 15F

05/28 16:10, , 16F
我的想法是既然孔和魏的計畫都無法有決定性影響,自然要選
05/28 16:10, 16F

05/28 16:11, , 17F
不確定因素較小、萬一失敗犧牲較小的計畫
05/28 16:11, 17F

05/28 16:28, , 18F
推推
05/28 16:28, 18F

05/28 17:59, , 19F
同意 應該說是一種綜合衡量下(各自利益vs風險)
05/28 17:59, 19F

05/28 17:59, , 20F
而目前還沒有史料上的決定性證據支援魏延的計畫在這個
05/28 17:59, 20F

05/28 18:00, , 21F
綜合評量下會勝出
05/28 18:00, 21F

05/28 19:28, , 22F
還蠻想知道那些"提振士氣的花樣"是甚麼...
05/28 19:28, 22F

05/29 02:37, , 23F
根據維基,就是狂蓋軍樂台啦
05/29 02:37, 23F

05/29 02:41, , 24F
對對對! 就是電子花車隨行, 最高點每人一杯珍珠奶茶! :D
05/29 02:41, 24F

05/29 02:48, , 25F
放個少女時代 士氣上升50%
05/29 02:48, 25F

05/29 03:48, , 26F
05/29 03:48, 26F

05/29 03:50, , 27F
大家都Jizz了 變0%
05/29 03:50, 27F

05/29 03:54, , 28F
所以才要一鼓作氣。
05/29 03:54, 28F

05/29 15:05, , 29F
探子:魏延戰死了 諸葛亮:幹 探子:鄧艾戰死了 鐘會:喔
05/29 15:05, 29F

05/29 21:44, , 30F
05/29 21:44, 30F

05/30 15:12, , 31F
探子:魏延戰死了 諸葛亮:幹 探子:鄧艾戰死了 鐘會:喔耶!
05/30 15:12, 31F

07/14 04:12, , 32F
子:魏延戰死了 諸葛亮:幹 探子:鄧艾戰死了 鐘會:喔耶耶!
07/14 04:12, 32F

09/15 23:12, , 33F
//www.youtu https://daxiv.com
09/15 23:12, 33F
文章代碼(AID): #1B_nUinv (Dummy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1 之 68 篇):
文章代碼(AID): #1B_nUinv (Dummy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