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片幅與光圈的關係??

看板DSLR作者 (我是幼稚鬼阿糖)時間10年前 (2014/05/18 21:53), 編輯推噓20(20028)
留言48則, 2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FB上看到有人轉貼這篇文,覺得怪怪的 http://ppt.cc/NPI6 (原文連結) 標題:相機廠商沒有告訴你的光圈值與 ISO 真相 ======================內文====================== 我們都喜歡又輕又細、性能高而且價格怡人的器材, 而且我們都明白,攝影器材只是工具, 能夠幫到你實現想得到的影像就是好東西。 另一方面,在商業角度而言,廠商也希望把器材包裝得更吸引, 甚至出現誤導消費者的情況!這是來自攝影師 Tony Northrup 的分享, 他曾出版例如《How to Create Stunning Digital Photography》等著作, 以上是超過 30 分鐘的英語影片,相當技術性, 但揭示了一些大家或許都忽略了的魔鬼細節!很值得一看。 又或者,我們先看結論︰ 1) Crop Factor 不單影響焦距,而由於光圈值的定義就是「焦距 / 光圈直徑」, 因此 Crop Factor 就會影響光圈值。 2) 但是很多 (無反相機) 廠商,卻沒有依循這個物理公式, 以標示出「真正」的光圈值。如影片中舉例「Panasonic 12-35mm f/2.8」, 遠攝端實際焦距是 70mm (2X Crop Factor), 所以真實光圈值並不是「35mm / 12.5mm = f/2.8」, 而是「70mm / 12.5mm = f/5.6」 (在影片裡,攝影師進行了實驗,證明以不同片幅、 相同光圈值拍攝會得到不同的散景,調整過後則能得到相應結果) 3) 換言之,不同片幅相機的光圈值並不對等, 因為廠商並沒有誠實地把 Crop Factor 計算進去, 所以 M4/3 機的 f/1.8,與全片幅的 f/1.8 並不一樣, 而據攝影師所述,Sony、Panasonic 及 Olympus 都有誤導消費者。 4) 另外,據攝影師分析,Fujifilm 在 ISO 值上動了手腳, 數值 mark 高了,所以相同數值的 ISO,雜訊表現「看起來」比其他品牌好, 但實際上感光能力卻是較低。 (影片裡也詳述了 Crop Factor 也影響著 ISO 值, 因此不同片幅的相機,所謂 ISO 100 其實意義並不相同,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其實相當混亂) 例如早前非常搶眼的 Sigma 18-35mm f/1.8 是一支好鏡頭, 但事實上,它只是等於全片幅意義下的 f/2.7, 換言之,你在 full frame 機上用一支 50mm f/1.8 會拍到比它更模糊的散景。 =========================================== 影片沒看完(英文太爛),但看完文章覺得好像不太對 就我自己的瞭解 M43、APSC上會換算等效焦段(視角)是應爲片幅比較小, 文內提出的公式與視角似乎無關, 今天假設把文提出有問題的鏡頭裝上135的機身, 拍出來的視角焦段並不會自動變1.5 or 2倍,而是視角一樣, 但是有成像圈或暗角,拍出來的EV值也不會改變 (這才是光圈在整個曝光系統最重要的意義吧?) 會影響的只有景深的效果,但景深不完全代表光圈吧? 不然以前拍120的不也是要說135鏡頭光圈標示有問題嗎? 還是其實影片只是要講景深,翻譯的這位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161.12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DSLR/M.1400421223.A.29B.html

05/18 21:55, , 1F
實際焦距不是35嗎 70是等效吧
05/18 21:55, 1F

05/18 21:56, , 2F
重要的是可用光圈吧 M43幾乎都是全開 FF大部分都要縮
05/18 21:56, 2F

05/18 21:58, , 3F
等不等效其實一點也不重要 即時傳到ipad看細節較重要
05/18 21:58, 3F

05/18 21:59, , 4F
等效光圈 版上有幾篇文章講過
05/18 21:59, 4F

05/18 22:06, , 5F
這要看光圈在使用者心中是影響入光量還是背景虛化程度
05/18 22:06, 5F

05/18 22:09, , 6F
搜了等效光圈看起來還是跟景深比較有關,跟進光量無關
05/18 22:09, 6F

05/18 22:09, , 7F
所以是一個光圈各自表述嗎XD
05/18 22:09, 7F

05/18 22:11, , 8F
給個光圈快門iso,不同機種拍起來就算有差,也不會差一倍
05/18 22:11, 8F

05/18 22:12, , 9F
況且等效光圈在景深公式底下加上感光元件片幅影響
05/18 22:12, 9F

05/18 22:13, , 10F
43跟FF景深範圍一比可不是只有2X吧 XD
05/18 22:13, 10F

05/18 22:30, , 11F
原連結一樓馬上有人吐槽XD
05/18 22:30, 11F

05/18 22:34, , 12F
這篇就是全片幅中心主義阿,這樣比APSC都別買了(聳肩
05/18 22:34, 12F

05/18 22:36, , 13F
18-35在28mm上用於FF無明顯成像圈,不知道這樣1.8算
05/18 22:36, 13F

05/18 22:36, , 14F
不算灌水XD
05/18 22:36, 14F

05/18 22:37, , 15F
應該稱為等效景深,不該稱為等效光圈,因為單位面積的進
05/18 22:37, 15F

05/18 22:37, , 16F
光量仍然是相同的
05/18 22:37, 16F

05/18 22:38, , 17F
所以就算感光元件大小不同,但光圈、快門跟ISO一樣仍然
05/18 22:38, 17F

05/18 22:38, , 18F
會得到相同亮度的照片
05/18 22:38, 18F

05/18 22:42, , 19F
photozone評測都會算等效光圈 dx0mark會有iso灌水量
05/18 22:42, 19F

05/18 22:43, , 20F
當然以上是相機ISO沒有灌水相片亮度才會相同,但景深不同
05/18 22:43, 20F

05/18 22:44, , 21F
希望這篇有高手出來辨真偽XD
05/18 22:44, 21F

05/18 22:45, , 22F
感覺會出現專業討論串
05/18 22:45, 22F

05/18 22:48, , 23F
05/18 22:48, 23F

05/18 23:38, , 24F
整篇誤導
05/18 23:38, 24F

05/18 23:42, , 25F
DxOMark不止有ISO灌水量,還有光圈灌水量XDD
05/18 23:42, 25F

05/18 23:43, , 26F
但以上的討論應該都沒有考慮灌水這件事吧?如果照他等效光
05/18 23:43, 26F

05/18 23:43, , 27F
光來算進光量,算出來會不一樣吧?
05/18 23:43, 27F

05/18 23:49, , 28F
無聊測了一下 不同焦段同光圈基本上進光量差不多...
05/18 23:49, 28F

05/19 00:05, , 29F
DxO哪來光圈灌水?
05/19 00:05, 29F

05/19 00:09, , 30F
計算景深會用到光圈 但光圈不只是跟景深有關
05/19 00:09, 30F

05/19 00:11, , 31F
不好意思,我講光圈灌水不是很正確,我講的是鏡頭分數裡
05/19 00:11, 31F

05/19 00:12, , 32F
Transmission的部份,嚴格來說是透光率折損的程度吧?
05/19 00:12, 32F

05/19 00:13, , 33F
fuji就算扣掉iso值灌水 可用iso仍是aps-c中的佼佼者
05/19 00:13, 33F

05/19 00:13, , 34F
那確實不該算灌水,F光圈本來就不是以進光量來定義
05/19 00:13, 34F

05/19 00:14, , 35F
而且DxO的Transmission也不少奇怪的數據,我不太相信
05/19 00:14, 35F

05/19 00:17, , 36F
都講是"物理"特性了幹麻還要2X? 物理上就是12-35mm阿
05/19 00:17, 36F

05/19 00:17, , 37F
我是加減看啦,真的要當什麼依據還是看SHARPNESS XDD
05/19 00:17, 37F

05/19 00:37, , 38F
是景深
05/19 00:37, 38F

05/19 00:40, , 39F
光圈明明就有明確的物理定義 還在那邊扯東扯西
05/19 00:40, 39F

05/19 01:34, , 40F
x) 好好笑
05/19 01:34, 40F

05/19 02:18, , 41F
光圈已經有公認定義以及計算公式 推翻也不是這樣推翻的
05/19 02:18, 41F

05/19 10:56, , 42F
f值就是:鏡頭孔徑/實體焦長,物理定律都寫完了,這樣
05/19 10:56, 42F

05/19 10:56, , 43F
也能胡扯一堆還拍一部影片貽笑大方。景深會有差,一是
05/19 10:56, 43F

05/19 10:56, , 44F
物距不同二是實體焦長不同而已。
05/19 10:56, 44F

05/19 11:29, , 45F
也許來個等效光圈的試算表就明瞭了
05/19 11:29, 45F

05/19 11:47, , 46F
片幅會影響景深,但物距及焦長的影響比較明顯
05/19 11:47, 46F

05/19 13:25, , 47F
這篇文章有夠無聊 用自己的認知方式來算光圈
05/19 13:25, 47F

05/20 11:08, , 48F
smallpig你的公式.....
05/20 11:08, 48F
文章代碼(AID): #1JUBjdAR (DSL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UBjdAR (DS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