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何謂「中華」─「中國」與「華夏」的原始意涵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東岐明)時間18年前 (2006/06/07 22: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 引述《redland (雪白血紅)》之銘言: : 林西莉一書未曾見過,不過我可以肯定釋甲骨、金文的中字為「軍 : 隊指揮中樞的旗鼓形像」的說法是有問題的。根據唐蘭先生的考證,中 : 字的「口」形乃直線中間加點,「雙勾寫之」而成。更早的王國維先生 : ,則認為以「口」或「O」為符號「以指明其部位,指中點為中,故為 : 指事字...」。無論如何,中字本義大概不出旗幟之屬。姜亮夫、黃德 : 寬先生等人還有有不同的說法,文繁不述。 :   再者所謂的「在商周時期的青銅雕飾裏也有類似圖像」,應當注意 : 的是「圖像」和「文字」是有區別的,我們既然有了青銅器銘文、甲骨 : 刻辭作為材料,就沒有必要依照「圖像」做過多的詮釋。 : 此外,「四方蠻族包圍下的文明中心國度」這句話在春秋時代是很 : 有問題的。 我在書上看見許多「中」的金文與甲骨文的形狀,都是有鼓與旗。 到篆文時期的古字,還有旗的形象遺留;旗與鼓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說文解字》裏,「中」有兩個篆字形狀。 一個是中央一豎直通,另一個則是中央一豎還有下方一彎扭曲。 許慎注釋說:那另一字是古篆字,而可能是誤字,因為「中」的一豎不應有彎。 但依書中的考古發現,那一彎應是代表原來的旗幟形象。 還有考古挖出的先秦旗鼓,就是旗桿貫穿戰鼓。 我所謂圖像,是指以此可以證明先秦戰鼓與旗桿正是如此。 春秋時代使用「中國」一詞,常是與蠻夷相對而論。 -- 東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遊混跡 潛心覺靈 顛思覆想 因成緣熟 了塵離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53.73
文章代碼(AID): #14XkCHEd (Confucia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4XkCHEd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