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儒家vs道家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蕭邦式卡門)時間19年前 (2004/12/13 20:55), 編輯推噓3(305)
留言8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22 (看更多)
我是個沒有信仰的人 也因此我對於佛家的理論是不怎麼採信的 雖然他的理論確實有可取之處 不過我不認為有什麼輪迴轉世的 畢竟這是毫無根據可言的東西 我只相信有實證的科學。 再者說到儒家的倫理, 其實我覺得有趣的是 除去科學所說怕近親結婚容易引發隱性遺傳疾病 我還挺好奇為什麼一定要遵守倫常呢?? 雖然"敬老尊賢"確實是一種好的行為 但假若我認為"人人平等"的觀念下 這樣"敬老尊賢"的行為動機就站不住腳了 不知道"敬老尊賢"這樣的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喔?? (不知道你們之不知道我再說什麼....XD) ※ 引述《zeuklie (Unlimited blade works)》之銘言: : 古典儒家最重視的是政治 修身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 : 儒家的理想是以倫理作為天下的綱常 : 將天下從國政以至家庭 都納入倫理的體系之中 以達到大同的和諧境界 : 所以 儒家總是現實的 積極的 從己身周圍的環境開始改造 : 更重視學而優則仕 掌握權力以實踐理想 : 道家也是政治的 同樣追求和諧的理想境界 但是採用了截然不同的切入點: : 往自然界中探求終極價值 達到了人的社會行為與自然循環是相背的結論 : 因此 主張返璞歸真 順其自然 : 一方面不像儒家來得有侵略性 : 而另一方面追求終極價值的這一點十分容易與宗教相結合 : 而佛教是另外一回事 : 起源於完全不一樣的地理文化背景 也繼承了不同的文化傳統 : 其起因為苦難 切入點在靈魂 追求的是超脫 : 因為希望寄托於來世 所以今世最重要的就是修行 : 進而發展出五花八門的修行法門 : 但經過了千年的互相影響 : 儒道佛生出了理學 : 佛道教分別掌握了上下階層人的精神世界 : 而政治上則以儒家為看板 法家為手段 : 混合之後的中國人思想 已經很難在去強分彼此了 : ※ 引述《Irence (慈悲喜捨)》之銘言: : :      : : 我也來分享一下個人的一點看法吧。 : : 其實我覺得儒家與道家都各有各的優點、長處, : : 不管是以儒家、道家或是佛家的方式修行, : : 都可以修身養性,進而提升生命的品質。 : : 所以楞嚴經中也提到:『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 : 雖然修行的法門千變萬化,但是同樣都可以到達目的地。 : : 儒家的優點,在於他兼顧了修身大綱與細節, : : 儒家以仁義為中心思想,在細節方面則以禮樂為配套措施, : : 而他的出發點則十分入世、貼近我們日常的生活。 : : 也就是藉由詩、書、禮、樂等具體的外在教化,來啟發內心本有的仁、義。 : : 此外,論語乃是孔子與學生之間的對談,談的事則是千變萬化, : : 從事君、事親的笑悌之道、交友、藝術修養談到敬天,內容可謂無所不包。 : : 所以採用儒家的教法來修身養性,的確是非常方便的入門途徑。 : : 因為儒家提供了十分精確細微的修行準則,教導你如何從日常生活去實踐體驗, : : 進而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孔子本身則是儒家修行階次的最佳示範。 : : 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順到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 : : 的確展現了修行一步一步走來的階次。 : : 也許有人覺得儒家只有一堆繁文縟節,但是這些禮教的約束, : : 其實最終目的是要啟發內在的純良的本性,讓仁義真誠流露表現。 : : 等到從心所欲不踰矩時,其實已經和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是同等境界了。 : : 此外,儒家並不只有提共戒條與約束,也強調定力的修持, : : 像是孔子曾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仁者靜。 知者樂,仁者壽。 ... : : 就是強調定慧等持的重要性。 : : 而在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 也同樣強調定力與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重要性。 : : 總而言之,對於戒、定、慧三學,儒家一樣都沒有少, : : 只是他強調的層面是從戒入手,而且提供行者一套詳細而完整的修行地圖。 : : 喜歡一步一步慢慢來的風險規避者,修習儒家我想再適合不過了。 : : 可是道家不是無為嗎?儒家看起來怎麼都是有為法? : : 其實並沒有一個方法叫做無為,因為只要有方法就是有為。 : : 而有為的方法在佛家姑且稱為加行, : : 因為教你放下,你還是放不下, : : 所以就較你一直背東西,等到你背不動時,你自然就放下了,這就是儒家的修法。 : : (個人覺得儒家有點像佛家的律宗) : : 至於道家,則是另外一條途徑。 : : 道家沒有儒家的繁文縟節,而採用直指本心的方式。 : : 他勾勒出了一個大綱,展示了不可言說的形上之『道』與清淨無為等思想, : : 道家認為有無相生、陰陽相成乃是自然運行的真理,而道就是自然的法則, : : 而人的生命價值其實是可以透過修行與道冥合、等齊的。 : : 所以道家以無為為原則,揭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修行歷程。 : : 與儒家相較,道家給人的感覺就比較形而上, : : 雖然描述的境界比較接近真正的生命本質,但是難度也提升了很多。 : : 對於初學者而言,道家的確不容易入手,因為他比較虛無縹緲。 : : 道家要如何修?也許你會說要無為而無不為,但是如何達到無為而無不為? : : 怎樣才算是無為而無不為?這中間有許多不明確存在。 : : 也就是因為不容易體會,所以莊子採用許多寓言來啟發世人, : : 而這也就成為了道家的一大優點,因為寓言增加了理論的真實性與趣味性。 : : 儒家由身入手,藉以修心;道家則從心領悟,藉以調身, : : 而這兩種方法各有難易、方便,不同的人有不同適合的法門。 : : (個人覺得道家有點像佛家的禪宗) : : 而佛家,則融合了儒道兩家的優點, : :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可以說是佛家修行階次的大方向。 : : 而在細節部分,佛家也提供了許多實踐的方法, : : 諸如唸佛、禪坐、持咒、誦經、佈施、參禪..等等方便,都是初學者的入手處。 : : 佛家的大方向明確,實修的細節也交代得十分清楚, : : 所以初學者入門不易迷惑。 : : 佛家所說的放下、無我,與道家的無為無不為,以及儒家的從心所欲不踰矩, : : 其實都同樣是修行的最終目的。 : : 至於哪一種較好,我只能說每個人適合的法門不同,沒有所謂好壞之別。 : : 個人的一點小意見~~ ^^b -- ★dpqb 安朵不要滾了 聽愛立刻濕說你很會吃 不過我覺得你很會滾먠 [12/05/2004 16:2 5:58] To dpqb: 我要把剛剛那句話做成簽名黨...>//////////< [12/05/2004 16:26:36] ★dpqb 這這 好吧你做成簽名黨~~~這也是特色 [12/05/2004 16:27:2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67.109

61.229.165.185 12/14, , 1F
儒家幾時標榜過平等了?
61.229.165.185 12/14, 1F

61.229.165.185 12/14, , 2F
動機是要建立一套倫理體系 而不管平等與否
61.229.165.185 12/14, 2F

61.229.165.185 12/14, , 3F
平等是源於一神教 人人在神前皆平等的概念
61.229.165.185 12/14, 3F

61.229.165.185 12/14, , 4F
吧 這是我的推測
61.229.165.185 12/14, 4F

140.109.191.180 12/16, , 5F
背後的動機應該是"禮"
140.109.191.180 12/16, 5F

211.151.89.114 12/17, , 6F
儒家定的這些條條框框,反映了那個時괠
211.151.89.114 12/17, 6F

211.151.89.114 12/17, , 7F
德,德是符合道的標準,衍生了仁義忠孝禮
211.151.89.114 12/17, 7F

211.151.89.114 12/17, , 8F
可惜呀,這些條條框框不會變,道卻會 XD
211.151.89.114 12/17, 8F
文章代碼(AID): #11lP4fI_ (Confucia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1lP4fI_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