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我收到同性戀基督徒的求救信

看板Christianity作者 ( Delusionist)時間14年前 (2009/12/15 19:0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轉錄兩篇新聞(舊聞), 走出埃及的"作法"及"成效", 想必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至於為什麼走出埃及一直沒有倒閉, 有靈糧堂在背後苦苦支撐是主要原因。 不然他們一定會在反同志遊行上來發聲, 今年這麼沉默很詭異。 大概真的要倒閉了吧。 ========================================================== 同性戀改變性向療程 美國心理學會反對 (法新社)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19:20 (法新社華盛頓 6日電) 美國 的心理學專家們反對把同性戀當成 一種疾病來治療,並警告心理健康執業人員勿向病人承諾,可改變 他們的性向。 成員高達15萬人的「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在一項報告中指出,心理健康執業人員「應避免向 客戶宣稱,可透過治療的程序改變他們的性向」。該學會在加拿大 多倫多(Toronto )召開的會議中發表這項報告。 會議目的在檢視所謂「矯正治療」(reparative therapy),或「 性向改變療程」(sexual orientation change efforts, SOCE) 其效果的相關研究報告。會議共檢視了自1960年至2007年期間針對 這種爭議概念所提出的83篇研究報告。宗教上保守、且對本身同性 戀性向不自在的病患,特別歡迎此種爭議性概念。 領銜發起相關工作的格拉斯戈德(Judith Glassgold)提醒,「與 提倡改變性向者所宣稱的適得其反,並無足夠証據支持這種以心理 學手法干預,以改變性向的作法。」 報告指出,多年來,行為治療師對所謂的「趨避治療法」 (aversion treatments)提出各種作法,包括引發噁心、嘔吐、 癱瘓、電擊,或要求受治療者在自覺對同性性行為圖像或念頭產生 性衝動時,自彈手腕上橡皮筋等。 其他趨避行為治療手法包括羞辱趨避法(shame aversion),即當 眾羞辱受治療者,以去除這種行為;以及常用於克服恐懼症 (phobias)及焦慮症 (anxiety disorders)上的系統減敏法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該學會在聲明中指出,「在這個領域上許多以嚴謹科學方式作成的 研究都發現,類似治療方式不太可能改變個人的性向。與SOCE執業 人員及支持者宣稱的相反,由於研究方式並不足以判斷這種干預式 療法的有效性,最近的研究結果均無法証明其改變個人性向的療效 。」 早自1970年代起這種治療方式即被批評不人道,但它們仍風行不絕 。 美國心理學會指出,這些療法的副作用包括引發自殺念頭、憂鬱、 性無能、人際關係失能及高輟學率等。(譯者:中央社楊超寰) ==================================================== 國「前同性戀」團體宣告放棄 【PlanetOut2001/1/31╱同志新聞通訊社白小豆編譯】 一位英國「前同性戀」領袖承認,他從來都沒辦法改變自己 的性傾向,更遑論是改變別人,並宣佈「走出」「走出埃及 」。 1月29日同志網(gay.com)報導,英國一位「前同性戀」團 體的長期領袖,已證實:性傾向是無法改變的,停止了他企 圖扭轉性傾向的計劃。國際「走出埃及」支持其旗下——傑 瑞米馬克所屬的黑韋坎貝區團體——「勇氣」以兩年的時間 ,去發掘新的方向和實踐並且回報。「勇氣」一直有個任務 ,幫助「那些被困於同性戀和基督教之間」的人們,他們以 祈禱支持這些人選擇「走出同性戀的路」——以走出埃及的 話來說,就是以宣告脫離同性戀來達成「性的純潔」——。 但是現在,引述一個同性戀神職人員馬克所說:我們明確地 想脫離「前同性戀」的標籤,而致力於支持同性戀基督徒們 。經過了十四年,他說:「我們輔導的人之中,不論多麼盡 力並祈禱,卻沒有一個人可以改變。誠實地面對是比較好的 。」 美國心理學協會和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已對未經證實有效、且 可能會有害的「扭轉性傾向」方案發出警告。馬克發現「前 同性戀」運動的害處,就是它預設男女同性戀就是當不成好 的基督徒,讓他們「內在交戰」。當馬克依然保留他對九年 的妻子的忠誠誓約,他承認——「我克制」和「我不是」是 有差別的——「事實上,我的性傾向沒有改變。」 離「走出埃及」的樣板模範生約翰蒲克出現在華盛頓男同志 酒吧的尷尬事件,不出五個月的時間,又爆發「勇氣」生變 的消息,男女同性戀人權運動組織(HRC)針對企圖扭轉同 性戀變成異性戀的方案對個人造成的傷害進行研究,並藉這 個機會,呼籲包括正在克羅拉多所舉行「家庭的愛終將獲得 勝利」為主題的研討會的走出埃及會員們,以這些事件去勸 說參與者,這些「脫軌」事件,好過固守謬誤所造成的罪惡 。 馬克說:「大部分走出埃及的領袖們都是有愛心的好人,現 在都正在面對改變同性戀性傾向這件事可能是錯的,這有可 能將是25年來轉型的契機。」男女同性戀人權運動組織的韋 恩貝森認為,這個失敗結果提供走出埃及一個很棒的機會, 使他們可以重新評估他們的任務,並開始誠實與自己、與公 眾對話。然而,馬克比較保留地說:「這個機會不大。」 此外,附上wiki百科的"脫離同性戀"條目。 http://0rz.tw/UVhF1 "爭議及醜聞"的那段很值得一看。 -- 你幾歲,我不感興趣。 我想知道你是不是願意冒看起來像傻瓜的危險, 為了愛,為了你的夢想,為了生命的奇遇。 我想要知道你是不是能跟你自己單獨相處, 你是不是真的喜歡做自己的伴侶,在空虛的時刻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0.136.219 ※ 編輯: zeus1984 來自: 118.231.90.187 (12/15 21:00)

12/15 22:09, , 1F
我看過這些報告了 謝謝你提供的資料
12/15 22:09, 1F
文章代碼(AID): #1B9sq7Cu (Christianit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9sq7Cu (Christi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