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Feedback

看板China作者 (最愛小寶貝)時間20年前 (2003/12/05 15:2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0 (看更多)
為什麼台北沒有紫禁城, 沒有長安東街, 中正廟格局那麼狹小? 你要問這個問題為什麼? 很簡單的答案 台灣的領土格局太小, 這是島國的特性使然 就算去日本或英國, 也沒辦法造出同樣的東西 你要拿島嶼跟大陸比? 本來就不倫不類 尺有所短, 吋有所長 但是有廣大大陸領土的國家或者龍困淺灘的島嶼國家是否就注定有什麼大國氣度或只能是 小家子氣, 那也未必 不然我說俄羅斯人是全世界最具大國氣度的民族, 波里尼西亞人是全世界最小家子氣的民 族, 你同意我說的嗎? 至於見不見面會不會惹人煩, 抱歉, 更不在大國氣度裡, 只不過是人的心態問題罷了. ※ 引述《eslite12 (浮生若夢 )》之銘言: : 首先 關於有沒有政治主張 我想這種探討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 政治主張本來就是對社會各種需求的反應 要全然切割二者 : 並不大可能 或者說 政治主張只是某種心理需求的外顯 : 我是獨派 但當看到中國的文化橫遭摧殘 我心中依然不捨 : 就像一個基督徒或沒宗教信仰的人(我大約是這兩個50-50) : 看到帕米安大佛被塔利班破壞 也可能會感到難過惋惜 : 文化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共同傳承 假如台灣的本土化目的 : 是要把文化全然二分 我會非常反對 : 但是原作會引發批判 我想是基於由中國文化 導出大國文化 : 既而展露出對台灣本身短淺歷史的徬徨疑懼 從此推演出了 : 對台灣本土化自信不足 這種自信不足其實就是一種政治論述 : 其實我是一直覺得 當政治主張在所有可得而知的邏輯被考量 : 之後任何人所做出的價值決斷 都應該可以也必須被尊重 : (當然這句話本身也只是我自己的價值判斷) : 原作在此就會在邏輯上被檢驗 而這些檢驗出來的確有問題 : 我是指作者並沒有辦法說明"大國氣度"的假設根據 : 對於其在第一篇所說的"見世面"等 中國是很大沒錯呀 可是 : 中國人真的比較有見世面嗎? 我想就經驗邏輯推斷並非如此 : 天朝上國從來就只是一種自以為的假設 就像即使退到孤島 : 蔣介石的新聞媒體還是會整天報導著萬邦來儀的新聞 : 從中得到一種自我高貴的滿足感 對自己的國家是要有適度自信 : 但假如自信過了頭 甚至還寄託在其實根本不存在的國土上 : 那是會有一些問題的 : 這是從文化的角度看 至於說什麼要成為大國啊 美國日本的啊 : 我覺得假如你想當大國的地方要讓你管 當然可能是美事一樁 : 問題在於人家要讓你管嗎? 外蒙古之類的一大堆地方 : 可是蘇聯帝國主義擴張領土的過程中 少數經過了國際間認可的 : 公平自由的主權者自決的主權變更 假如人家不要讓你管 : 自我幻想大國到要人家來被管也實在想太多了 : 還有高中的比喻 我覺得也太不倫不類 講得好像反對這種看法的 : 就沒有使命感之類的 就不是什麼精英高中畢業生 : (我想作者指涉是民間所說的省中省女之類的 不然什麼是精英?) : 我想這也太失之武斷 台北的社區高中可比一些中南部省中(比如敝母校)高分多了 : 而且要說省中就比較有"視野" 社區高中就是在搞社區服務性質 : 我想也太過了些 現在的高中生真的會因為讀什麼學校 就會有不同觀點嗎? : 恐怕是因為整個家庭背景環境本來就怎樣 而有某些特質的人又集在特別幾間高中 : 而後出現的結果 這是個倒果為因的比喻 而且最後對原討論的涵攝也有問題 : 什麼台北當中華民國不當台灣第一大城 就不會被侷限 就法律層面來看 : (我再重申 這不是什麼法律比較了不起 而是國家本質本來就是法律問題) : 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啊 好吧 就算中華民國設為原來在南京那個(德國人稱:南京共和:P) : 也不會因為國土大人口多視野就會開擴吧 不然中國根本就是世界第一強 : 原作者那些美國日本的愁緒也就不需要了 : 總之 原作者的徬徨其實不難理解 就像<台北人>中的時代人物一樣 : 但是一來表達真的有問題 二來這些看法 要是轉為更嚴謹有組織的訴求 : 那會天下大亂 : ※ 引述《BlackRock (包心菜飛行)》之銘言: : : 對不起.看了這一系列的文章,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 : 我想U板友原作想表達的重點並不是在攻擊什麼或提出某種政 : : 治主張,或者該說,他甚至沒有提出政治主張.統獨問題本來就 : : 有許多角度層次可以探討,他只是稍微提到其中方面以引出 : : 本身的感想,並沒有表示特別的立場,更不用說所謂提出主張了. : : 我也許大致能夠了解U板友的意思.有時候討論到統獨這種議題 : : 的時候,我也會猶豫.有些東西就是會割捨不掉. : : 對岸有的不只是土地和人數而已.還有太多東西的累積.整個民 : : 族和文化的歷史.記憶..太多.雖然沒有親身經歷其中,但是那 : : 是我們一出生就有著的深厚背景和源頭,我們正在延續著的東西. : : 像是前一陣子長江三峽被淹沒,不知道有多少人感到不捨? 不 : : 捨什麼? 我想應該不僅僅只因為少了個風景名勝,更因為那是一 : : 個在這種深厚壯闊的背景中相當具代表性的象徵和記憶. : : 我想U板友大概就是這樣的感受.我也很希望能夠抬頭挺胸的置身 : :    並承繼著這樣的背景.驕傲.與胸襟.穩穩的立足,自信從容的展 : :    望世界與未來.如果沒有分裂,如果今天我們還可以理所當然的 : : 同時享受自由進步和宏大的疆域與過去,誰又不願如此呢? : : 然而現況是這樣.那麼自然會有猶豫矛盾了.對岸在這方面所擁 : : 有的比我們多太多.我們帶著的難免脆弱.這樣的情況下,統一 : : 本來就有助於回覆民族與歷史文化的完整性. : : 但是這並不是一種政治立場.只是陳述事實與一種眷戀不捨.這 : : 樣的眷戀相信不會是寥寥數人所存有.今天我們生於長於台灣, : : 這塊土地的精神和歷史也已經浸入我們的骨子.但這樣的懷舊還 : : 在.而事實上我們也還沒完全斷根.也許是離迫遷還不是太遠,也 : : 許是被授與的教育,也許是現下的特殊政治情勢,總之隔了一個 : : 海峽的彼岸所承有的土地與記憶似遠還近,仍未脫離. : : 這樣的戀舊與我們在台灣這塊土地所承繼和吸收的東西並沒有 : : 衝突.事實上今天若是我們擁有這些東西的事實有了危機,相同 : : 的也會有所不捨. : : 只是,談到當前所謂"本土化"的政策和努力目標,當然,我們的確 : : 必須找出台灣獨特之處與值得驕傲之處.我們必須這麼做,身為 : : 這塊土地上的人也希望這麼做.但是看著這樣的腳步越來越快,越 : : 來越急.會開始擔憂了.我們這代也許還沒有太大的感覺,(事實 : : 上也已經較為淡薄了)可是一代接著一代,我們最深遠的源頭會被 : : 洗得越來越少,甚或消失. : : 不諱言的說,如果今天我們真的丟棄了中國的文化背景而"只有" : : 台灣的本土文化,那跟現下比起來真的會更狹隘.就如假使今天 : : 我們丟棄了台灣的文化背景而完全投身於中國文化,也會窄化. : : 本土化有其必要性,保存我們的共同記憶與胸襟卻也依然重要. : : 甚至似乎不能只單單靠著生活中的習俗等等來無形式的保存.我 : : 只是認為,這些東西.這些源頭與背景,不僅是對岸的,也是我們 : : 的.我們沒有必要為了強調獨特而放棄了自身的豐富性和文化的 : : 持有. : : 我想U板友並沒有預設政治立場和貶低台灣文化的意思.每個人都 : : 會對自己重視的事物特別敏感,也許是詞句間理解的差異使得彼 : : 此有了誤解.(也許我也觸到哪位版友的地雷了)希望大家都能 呃 : : 祥和(?)一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202.106
文章代碼(AID): #_q3BlJi (China)
文章代碼(AID): #_q3BlJi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