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Feedback

看板China作者 (辱)時間20年前 (2003/12/04 09:2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0 (看更多)
您寫得很多,其實爭議也不少,不過一時無法說明清楚, 但我要做一點澄清。 一、原作有提出政治主張,甚至可以說他以他的美感體驗   作為某種政治主張的理由,我們可以在文中看到他認   為要對教改做出反省,甚至一開始是以「統一的好處   」出發的。不能因為他提的是文化理由,就否定對他   的主張為政治論述的重要性。 二、為何我一直要作者將大國氣度說清楚(事實上您最後   一段也沒有說明什麼是大國氣度),因為我認為不說   清楚無法擺脫一種危險,就是基於一種美感上的體會   ,提出恐怖的政治主張,法西斯主義的一項特徵正是   強烈的政治美學化。   所以我才會一直舉一些民族主義高漲的中國青年為例   子,如果這些人是「大國氣度」的體現(他們也的確   是具有使命感,或可能是您所說的一種氣質),那大   國氣度對我來說是滿危險的東西。因此我並不是將憤   青當成中國文化的代表,而是質疑憤青是不是正好是   大國氣度的代表,當然,這也是因為原作行文中提到   「大時代的兒女」之類的話,我很自然的想到我被教   導的民初時的社會氛圍,基本上我認為這種精神固然   美麗,但非常的危險,特別是當「大時代」已經不應   是一個武力衝突的時代了,召喚武力衝突、動亂時代   的精神象徵,我認為非常危險。 三、而就算是談論文化,其實一直以來談論的重點都不是   中國文化本身,而是「大國氣度」(這我必須承認我   因為認為這也是可以說明臺灣的中國文化霸權的好例   子,所以提出了旁論),問題是在於,大國氣度是什   麼一直沒有說清楚,為什麼本土化會失去大國氣度這   個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答,而就算會失去部分,是否   值得也不知道。   或許是我的質疑不清楚,語氣太尖銳了吧,在這裡再   重新整理一下我的問題。 -- 自傳: 我已出生,我尚活著,我將死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4.136 ※ 編輯: TMWSTW 來自: 140.112.214.136 (12/04 09:51)
文章代碼(AID): #_peqaTa (China)
文章代碼(AID): #_peqaTa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