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甄嬛傳到第47集的心得(多負雷)

看板China-Drama作者 (明太子玉子燒)時間11年前 (2012/11/15 20:32), 編輯推噓20(20016)
留言36則, 1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單就原po不喜歡他引用詩詞典故的方式 我是有其他看法 或許是原po看太多電視戲劇了 已經習慣了 非常口語化、簡潔引用經典的方式 但引用就是引用了 記得住翩翩長詞 卻不說出短短幾個字詞名 我反而覺得假 怎說呢 因為 能夠引用出來的人 必定從小飽讀詩書 那麼 哪有哪個小孩是從小就自願背書頌詞的呢 總是被逼的 簡單說 幾乎所有能引用古文的人 都經歷過被填鴨教育的一環 那麼自然在同時也被灌輸了 一個文學作品的名字和作者生平有極大的關係 詩詞本身在我們的教育過程裡 從來不曾與作者生平和詩詞名分開過 所以在當下觀賞這首詩詞的時候 我們不只是在欣賞詩詞本身和引用的當下情境 更是在共同經歷一段 一起曾被填鴨教育荼毒的孩童回憶 引用的人引用出來 不免因習慣老師和考試的模式 連帶想起詩詞名和作者生平 所以當甄嬛說:你也讀xxx? 或許更帶出了一絲 小時候共同被父母師長荼毒的回憶 而且更重要的是 父母師長居然還選擇同一件教材來教育 或者在這茫茫的文海中 居然兩人都選擇相同作品來反覆閱讀 相似的孩童回憶、相似的靈魂共鳴、同等級的文化層次 益發顯出彼此的惺惺相惜之情 此外,背誦這些詩詞的時候,誰懂得其中意境呢 背誦的時候是苦的 因為不懂深層的感情、情境 小孩貪玩 被逼著靜坐著硬背、填鴨當然痛苦 但是引用的時候必然不是 引用之際 那人已經從懵懂的小孩蛻變成長 進入了詩詞內的境界了 那一刻的領悟 是成長的喜悅和痛苦 慶幸自己終於懂了 卻也感傷自己已經不再年輕了 接下來 他從當下的情境 引發連結到多年前記憶深處的記憶 甚是至百年前作者生平的故事 那一刻 世界是不一樣的 比起不曾讀過詩書的人 能夠連想古人的情境、生平 讀過詩書的人更能從更高的脈絡中了解自己當下的處境 並且從作者的生平 預估自己可能的會因為此種經歷會有怎樣的後果 當下的思緒除了簡單的情緒 更多了廣闊深刻 甚至有些文學作品 因為極為有名 其名又能與之後許多的歷史事件連上關係 就像原文中 牡丹亭和甄嬛傳 本是兩個作品 但因為甄嬛傳引用了牡丹亭這詞 所以在同時讀過這兩件作品的觀眾裡面 《甄嬛傳》是為幫《牡丹亭》一整串的文化脈絡 又多添了一筆 以後 看到牡丹亭這劇名 難免又想到甄嬛傳 所以 這就點出了 「名字」的重要 一個文學作品的名 除了代表文學作品所有的內容 更可以引出 整個文化對這個作品的定位 文學作品的內容又長又雜 大家也都會因情境引用到不一樣的部份 但唯有名字 才是反覆出現在文化中被一個個的文人雅士再三引用 再三註解 所以 只是說出文學作品其中一句的內容 引用的當下反而單薄 就單單只是文學作品內那一點情境罷了 說出了作品名 點出整個文化對此作品的添彩 更豐富 說出了作者名 引出了作品與人一生的經歷的關聯 更深刻 名字和作者都有其情境營造功用的話 自然不只是賣弄那麼簡單了 若一心認定是賣弄 或許會不小心錯過很多 細節上所帶出的情緒和豐富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27.116

11/15 22:45, , 1F
推~ 我覺的不是賣弄XDDD
11/15 22:45, 1F

11/15 23:11, , 2F
的確~恰當的引用可讓剎那的氛圍更融洽,讀者更容易融入~
11/15 23:11, 2F

11/15 23:13, , 3F
而且作者較不像其他作家喜歡把古人詩詞當作自己的筆下人
11/15 23:13, 3F

11/15 23:13, , 4F
物的作品,這點讓人很欣賞~
11/15 23:13, 4F

11/16 00:07, , 5F
推,覺得不是賣弄+1而且我覺得他們講得很自然,也推樓上
11/16 00:07, 5F

11/16 00:08, , 6F
說的,不會把古人詩詞當成筆下人物的作品+1
11/16 00:08, 6F

11/16 00:09, , 7F
這尤其對念中文出身的來說更是親切萬分
11/16 00:09, 7F

11/16 00:09, , 8F
推~ 說的好極了^^
11/16 00:09, 8F

11/16 01:02, , 9F
推這篇
11/16 01:02, 9F

11/16 01:11, , 10F
大推這篇!
11/16 01:11, 10F

11/16 02:47, , 11F
推這篇!!!!而且長大了才開始看得懂古人詩詞裡的感情
11/16 02:47, 11F

11/16 08:51, , 12F
推!! 引用的很自然 有些知道的典籍會覺得很有共鳴
11/16 08:51, 12F

11/16 10:07, , 13F
大推!
11/16 10:07, 13F

11/16 15:21, , 14F
大推這篇,我也覺得牡丹亭那裡,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
11/16 15:21, 14F

11/16 15:22, , 15F
卷頭詞來間接引喻果郡王的感情,實際上滿恰當的,而且相較
11/16 15:22, 15F

11/16 15:22, , 16F
於牡丹亭的男女主角,兩人不畏世俗禮教,勇敢追求真愛的過
11/16 15:22, 16F

11/16 15:25, , 17F
程,和甄嬛傳束縛壓抑的無奈境況相比,反襯的恰如其分
11/16 15:25, 17F

11/16 16:20, , 18F
敢問如果甄果是牡丹亭的話 慎嬈劇中有點出應該是元好問那闕詞
11/16 16:20, 18F

11/16 16:20, , 19F
有何典故呢 謝謝
11/16 16:20, 19F

11/16 18:41, , 20F
11/16 18:41, 20F

11/16 20:20, , 21F
我也覺得不是賣弄 是原著中的那個文學氛圍使然
11/16 20:20, 21F

11/16 20:21, , 22F
而且劇中皇帝本來就喜歡頗讀詩書的人
11/16 20:21, 22F

11/16 20:39, , 23F
回o大,因為慎郡王和玉嬈兩個人都喜歡大雁(當時兩人正在觀
11/16 20:39, 23F

11/16 20:40, , 24F
畫)玉嬈說元好問的那一闕詞,她覺得很好,我覺得那裡是表
11/16 20:40, 24F

11/16 20:40, , 25F
示她非常期待忠貞不二、專一的愛情,因為元好問的那一闕詞
11/16 20:40, 25F

11/16 20:43, , 26F
是用大雁來描寫愛情的忠貞可貴,因此玉嬈在那裡點出那闕詞
11/16 20:43, 26F

11/16 20:43, , 27F
一方面表示出她不會服侍皇上的心,一方面應該也是對慎郡王
11/16 20:43, 27F

11/16 20:44, , 28F
表達她自己的看法
11/16 20:44, 28F

11/16 20:46, , 29F
若想了解整闕詞,關鍵字請打 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
11/16 20:46, 29F

11/17 00:44, , 30F
謝謝s大的解說 元好問這闕詞 太有名 我讀過 尤其第一句..
11/17 00:44, 30F

11/17 00:45, , 31F
想詢問在劇中的涵義 謝謝s大解說
11/17 00:45, 31F

11/17 07:22, , 32F
推,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要以今非古
11/17 07:22, 32F

11/17 11:09, , 33F
大推
11/17 11:09, 33F

11/17 15:38, , 34F
推不要以今非古
11/17 15:38, 34F

11/20 09:42, , 35F
古代有共通啟蒙教材,三百千千
11/20 09:42, 35F

11/28 01:30, 5年前 , 36F
推,覺得不是賣弄+1而 https://daxiv.com
11/28 01:30, 36F
文章代碼(AID): #1GfE3ugb (China-Dram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fE3ugb (China-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