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什麼異世界看起來都一樣消失

看板C_Chat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1/28 00:20), 編輯推噓7(7037)
留言44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29 (看更多)
有幾個方向可以解釋 1,先從設計上來說。 刻板印象的關係,魔法比之於西洋風格。 當一個故事在設計的時候,他的設計理念通常會影響到整個城市的設計。 現在的作品都是賣人設居多,少部份賣故事,賣世界的幾乎沒有。 因為要架構一個新世界需要做很多的功課,蒐集各式各樣的資料。 這些資料還有很多平衡性與協調性的問題。 種族與建築 人文與習性 地理與歷史 環環相扣,牽一髮動全身。 只要有地方疏漏,後面只能吃書或是被酸。 還有人類對完全的未知,需要大量的解釋說明,否則作者會像中二病患者一樣,嚷嚷著一堆聽不懂的名詞。 但是解釋說明又拖節奏,在這個多說幾句歷史都有人閒無聊的閱讀習慣下,大家還是用保險的做法,也就是用已知的設定。 啊啊,一定有人要跳出來說硬奇幻。 硬奇幻也不是全架空,他們通常建立在讀者已經具備的知識上面。 就算那個知識也是架空的,只要那個知識對讀者來說已經是常識,那麼未知的部分就會少的多。 如,精靈矮人,哥布靈瑪那。過去未知的奇幻,已經成為常識,那麼使用上就不需要再度解釋,只要專心說本作新增的奇幻就好。 看似完善的奇幻,是建立在長時間的「訓練」上,訓練讀者。 回到前面,架空的奇幻吃力不討好,也不是每個人都擅長,主要客群也不是為了吃硬奇幻而來,所以如此操作,順理成章。 用西洋的關係只是為了凸顯「異世界」,這個主題,帶領讀者快速脫離現實的手段。 2,先天限制 「人是沒有辦法創造新事物的」 這句話各位是否聽過? 人類有的能力是粉碎與組合。 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粉碎,東拼西湊,然後聲稱這是我「創造」的。 我們把這個東西叫做,輪子吧。 由木板與木棍組合而成。 這個東西被另一位看見,正好可以加在他「創造」的拉板下面,於是拖車誕生。 以此類推…… 人類就是不斷的攝取他人經驗,拼湊。 原料越多,那麼拼出來的科學怪人,你越看不出原貌。 沒看過的東西是沒辦法想像的。 這樣吧,螳螂蝦的眼睛可以看見十二種顏色,比起人眼的藍綠紅整整多出九種啊! 試著想像著未知的那九種顏色吧! 如果你說你想像的出來,你八成是理組的。 或是想像其他人眼中的紅色吧。 他們一樣的鮮紅,還或根本就不是紅色呢? 如果你說大家看的根本一樣,你八成是文組的。 在不對的地方要求異世界,無異是緣木求魚。 別在賣人設的作品上抱怨,又是網遊,又是穿越,這樣不會讓你看起來博學多聞。 那些只是為了故事所做的「理由」。 其他眉角,在看看有沒有必要分享吧,以上。 ※ 引述《qaz01234567 (ナミネ)》之銘言: : 建築也好、政治也好、文化也好、經濟也好 : 跟中世紀的歐洲有87%像 : 而且是幾乎每部異世界都長成這樣 : 有八卦嗎?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M10h. -- 文與句之間,另一個世界。 http://home.gamer.com.tw/homeindex.php?owner=ctjh88010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27.1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485534057.A.9E1.html

01/28 00:27, , 1F
不知道為什麼 很喜歡這種文章^^
01/28 00:27, 1F

01/28 01:36, , 2F
仙水伊鶴說過:能創造出新事物的人才是真正的天才 可惜
01/28 01:36, 2F

01/28 01:36, , 3F
這種人少之又少" "能夠無中生有畫出從未見過動物的人
01/28 01:36, 3F

01/28 01:37, , 4F
才有才能,而你只不過跟大多數人一樣 把動物拼湊在一起
01/28 01:37, 4F

01/28 01:37, , 5F
而已"
01/28 01:37, 5F

01/28 01:38, , 6F
就算有,也只能說天才的腦子長的跟一般人不太一樣
01/28 01:38, 6F

01/28 01:51, , 7F
狼尾安安
01/28 01:51, 7F

01/28 01:52, , 8F
大帝安安
01/28 01:52, 8F

01/28 01:57, , 9F
推 粉碎與組合 這個厲害(・∀・)
01/28 01:57, 9F

01/28 02:03, , 10F
要無中生有也有難度吧 就算是魔戒也沒有
01/28 02:03, 10F

01/28 02:17, , 11F
你(對輕小說)的形容真毒辣。
01/28 02:17, 11F

01/28 02:31, , 12F
我是覺得滿可惜的啦 畢竟ACG甚至整個娛樂界對於故事劇本渴
01/28 02:31, 12F

01/28 02:31, , 13F
求慎大(快沒梗啦) 如果輕小說能在除了人物以外多作提升 對
01/28 02:31, 13F

01/28 02:31, , 14F
於整個ACG地位提升 以及肩負起部份的社會教育功能不是沒有
01/28 02:31, 14F

01/28 02:31, , 15F
機會
01/28 02:31, 15F

01/28 02:37, , 16F
如果持續這樣發展下去 餅只會越作越小罷了 至於創新部份倒
01/28 02:37, 16F

01/28 02:37, , 17F
不是一定要從無到有 嚴格說來真的從無到有的作品應該很少
01/28 02:37, 17F

01/28 02:37, , 18F
連魔戒裡頭設定也是借代許多北歐跟西方基督世界觀 重點應
01/28 02:37, 18F

01/28 02:37, , 19F
應該是你有沒有在你的故事構成每一點下了足夠功夫
01/28 02:37, 19F

01/28 02:44, , 20F
一個大眾經典作品如何產生的? 基本上就是作品能讓各個階
01/28 02:44, 20F

01/28 02:44, , 21F
級的讀者都能在作品上取得自己所需的驚喜和感受 甚至是不同
01/28 02:44, 21F

01/28 02:44, , 22F
年齡來看有不同的收獲 要滿足這點 你故事裡的點點滴滴就必
01/28 02:44, 22F

01/28 02:44, , 23F
須下足功夫去調味 才能夠讓讀者慢慢的品嚐出來
01/28 02:44, 23F

01/28 02:46, , 24F
亞洲風格也有魔法,阿拉丁之類的
01/28 02:46, 24F

01/28 02:53, , 25F
你看過那些經典奇幻文學跟ACG作品 應該都有我上面的成分在
01/28 02:53, 25F

01/28 02:53, , 26F
那些速成賣人設的輕小說就像現代速食一樣 嘴饞吃的很爽但
01/28 02:53, 26F

01/28 02:53, , 27F
但吃多就膩了 其他不吃那套的既覺得這些都是垃圾食物看不起
01/28 02:53, 27F

01/28 02:53, , 28F
也不會推薦其他人去吃 久而久之就在市場上沒落了
01/28 02:53, 28F

01/28 03:05, , 29F
小說和發明又不太一樣, 小說你採用的元素越跳脫讀者知
01/28 03:05, 29F

01/28 03:05, , 30F
識, 建立代入感的門檻就越高, 拿老梗的好處至少是讀者
01/28 03:05, 30F

01/28 03:06, , 31F
熟悉很容易就能有共鳴
01/28 03:06, 31F

01/28 03:18, , 32F
也更容易膩吧? 而且說真的 那些常見老梗 當年紀越大越理
01/28 03:18, 32F

01/28 03:18, , 33F
解社會發展文明史 就越覺得那些設定才是跳脫現代發展知識
01/28 03:18, 33F

01/28 03:18, , 34F
的存在 能夠取得共鳴 是因為一開始就鎖定那些熟悉那套梗的
01/28 03:18, 34F

01/28 03:18, , 35F
特定族群產生的
01/28 03:18, 35F

01/28 03:20, , 36F
這就要看讀者類型, 只想輕鬆讀的要去重新認識一個陌生
01/28 03:20, 36F

01/28 03:21, , 37F
但對於不熟那套的圈外人則沒有什麼加分作用 這樣作其實從
01/28 03:21, 37F

01/28 03:21, , 38F
投資角度無可厚非 只是終究會像台灣科技業一樣賣久了要面
01/28 03:21, 38F

01/28 03:21, , 39F
世界觀很累的.. 而且奇幻要顧實際文明發展很難啦, 現
01/28 03:21, 39F

01/28 03:21, , 40F
對產業轉型的時機點 不然就只能是紅一波就收掉
01/28 03:21, 40F

01/28 03:22, , 41F
實你光要預測現代文明走向就辦不到了, 更何況是一個完
01/28 03:22, 41F

01/28 03:23, , 42F
全架空的世界, 而且可以重複驗證使用的魔法, 講白了就
01/28 03:23, 42F

01/28 03:23, , 43F
跟科學有九成像..
01/28 03:23, 43F

01/29 04:47, , 44F
喜歡作者的論述
01/29 04:47, 44F
文章代碼(AID): #1OYtDfdX (C_Cha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29 篇):
文章代碼(AID): #1OYtDfdX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