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界"與"門"誰的生物種類多?

看板CS_TEACHER作者 (一招打倒巨魔像)時間15年前 (2009/05/14 22:16), 編輯推噓2(209)
留言11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 引述《lifesaver (彳亍地平線)》之銘言: : 抱歉,原先我覺得爭議點可以在推文中解決,但米老師齒及賤名 : 因此我回文解釋。 : : for lifesaver老師 : : 在板上討論時,我不會當作你是學生,而是會尊敬你老師的身分 : : 跟你討論專業,既然是討論專業,我就不會把你當國中生看,這是尊 : : 重請您老師身分的做法。我說話向來實事求是,你的說法有問題時, : : 我是不會客氣的。 : : 就算是教國中生,當學生在問問題的時後,我也不是直接給他答 : : 案,我會用引領的方式讓他自己發現答案,直接給答案只是你在幫學 : : 生唸書而已。相對的,對老師的討論,其實我在推文中,已經都提示 : : 過了,只是您沒仔細去推敲罷了。 : 抱歉,我資質駑鈍,真的不清楚那些提示。 : 我再一次釐清問題好了。 : : 分類的基本定義 : : http://0rz.tw/n31Bz : : 動物學名作者引用 : : 動物學名只用作者的姓,而且必須給出全寫而不得縮寫, : : 不寫作者名字。如果有兩位作者的姓相同,則加上其名字的首字母縮寫。 : : 首次發表日期也應註明,與作者間用逗號分隔。 : : 例如弓頭鯨(Balaena mysticetus Linnaeus, 1758)是由卡爾·林奈描述的, : : 林奈的姓氏Linnaeus用全寫給出,並註明了出版日期1758年。 : : 同樣的規則,再引用其他階層的時候也需套用 : : 我在推文中提供的連結 : :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mmalia : :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en_Monkey : :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man : : 請看右邊圖下方的界門綱目科屬種尾巴的字 : : 是不是都寫著Linnaeus, 1758 : : 代表在當時林奈就把人跟猿一類歸類在同一綱之中 : : 類似的例子我可以舉一堆出來,你找不到並不代表沒有 : : 所以我才會說你連分類的定義都不懂,讓您試著去找答案 : : 老師您還酸我''老師如果連學生的錯都指不出來,這......'' : : 引導您找答案還被說成這樣也真是心酸了阿 : : 這是第一個證明 : 請注意看我之前一系列的推文,我並沒有討論雙名法,因為我認為這是我們討論的基礎 : 我們都認可的,如果連這點認可都出現問題,那真的討論不下去。 : 老師是給了一堆連結沒錯,但老師可能沒看清楚我的問題, : 而且假設了我根本沒仔細看這些wiki網頁 : 這些證據都只說明到林奈只有達到,人猿同"類"啊,並沒有提到人猿同"源"啊 在林奈那個時期 林奈認為 第一 年輕時他認為 世界上有很多物種 他們各自有自己的祖先 所以他建立了階層分類 第二 之後他修正的理論 生物可能因為環境而有限度的改變一些外觀 (還不能說是他提出演化論) 第三 哺乳類有一個很大的特徵 就是只餵奶給自己的小孩 所以哺乳類應該有一樣的祖先 (林奈說的) 第四 在他自己的拉丁文手稿中有寫到 一定有人會懷疑他為何把猴子和人歸在一類 (他用字是 differentiam genericam) 他說他也不能提出證據說明他是不同的 = different generic (源) 但是他也不能提出證據是相同的 但是要是有人可以告訴他人和猴子是不同類 他會叫所有的科學反對他自己 所以在他分類人和猴子為同一類時 他已經認為他們是同源 (同是哺乳類) 但是沒有科學證據 (他自己都希望不要是 但是他的科學認知上 是同源) 基本上分類這件事情 在 19 世紀前 同功和同源並沒有分很清楚 甚至可以說當時認為同功同源可能差不多 是現在分子生物學進步後 才開始用 DNA 鑑定親源 大學生物課本在幾年前 分類的部分有大改版 但是還是有很多是不改變的 表示主幹還是林奈的分類 表示他的分類還是有正確性 很多事情不可考 但是他的分類並不只侷限在物理特徵 (課本沒說 不代表就沒有) 對於親源 相信他的分類是有根據的 至於現在的分類 我們希望同類最好就是同源 (以前以為同功就是同源 所以有錯誤) 所以會把親緣相近的 但是過去是不同類的 放在同一類 所以現在說 同類就"可能"是同源 (我用可能兩個字 是因為科學還是有機會改變) 現在的分類 (還是有派別之分) 但是主要是用演化樹 (也就是親源) 所以現在科學家 希望讓同類就是同源 避免大家搞混 所以林奈的分類系統 是有同源的概念 跪是可以不用 但是希望你能知道真正的原因 : 這個問題我之前推文就提出了啊 : 將兩個物種分類放在同樣的體系下,跟找出兩種物種的親源關係是不同概念啊。 : 除非米老師認為這兩種個概念是相同的,那我跪了。 : 下面是我之前的推文 : [ : *不過林奈的分類系統並不存在親源的概念 : *林奈的物種起源概念,還是在神創論的框架下。 : *3.米老師提供的wiki網頁,裡面只提到把人與猿歸類到同一類,並沒有提到人猿同 : "源",wiki裡面提到的是人猿同"類",人猿同"源"與人猿同"類"是不同的概念啊 : 。這資料仍無法反駁我最初說的"林奈的分類系統並不存在親源的概念"。 : *強調一次我們討論的部份,我之前說的"林奈的分類系統並不存在親源的概念",米 : 老師只要"明確"指出林奈的分類系統有親源的概念就好,這就夠反駁了。要是"林 : 奈的原創(林奈的著作、林奈自己說的)"喔! : ] : : 另外,老師您要我提出證據,"米老師只要"明確"指出林奈 : : 的分類系統有親源的概念就好,這就夠反駁了。要是"林奈 : : 的原創(林奈的著作、林奈自己說的)"喔!" : : 我一開始就提供了人猿理論了阿? : : 就算我再找出來好了,恐怕老師又要再說一次 : : ''作者要不沒提供要不佚名。資料可信度.... '' : : 你只相信你手上的書阿,你的世界就那麼小。 : : 氣話就說到這邊,我只是討厭說服不了人家就開始說話很酸而已, : : 其實證據早就在推文裡面了,只是你根本也沒去查證過, : : http://0rz.tw/kI9nf,老師可能以為沒有什麼, : : 不過這是當年林奈System of Nature出版一書中的手稿 : : 一開始就把人跟猿類歸類在同一個區塊中 : : 答案早就給你了,你真的有認真看那張手稿嗎? : : 這是第二個證明 : 1.人猿理論,我真的在教科書及網頁上找不到可信度夠高的證據。 : (寫論文能引用的、能敎給學生的) : 2.米老師找的手稿還是如同上一段解釋,根本沒回答到我的問題啊。之前我的推文。 : [  : 3.米老師提供的wiki網頁,裡面只提到把人與猿歸類到同一類,並沒有提到人猿同 : "源",wiki裡面提到的是人猿同"類",人猿同"源"與人猿同"類"是不同的概念啊 : 。這資料仍無法反駁我最初說的"林奈的分類系統並不存在親源的概念"。 : ] : 而老師這段論述中所說,老師還是提到"歸類",還是沒提出"親源"啊。 : 我們一直繞著這問題打轉,但是我想問的我很早之前就問了,還是沒解啊。 : "歸類"跟"親源"是不一樣的東西啊,除非我們又要再次名詞釋義 Orz.... : 以下是老師的回文 :  [ : http://0rz.tw/kI9nf,老師可能以為沒有什麼, : 不過這是當年林奈System of Nature出版一書中的手稿 : 一開始就把人跟猿類歸類在同一個區塊中 : 答案早就給你了,你真的有認真看那張手稿嗎? : 這是第二個證明 : ]   : 3.至於老師談到酸人的問題,我想追溯一下酸人史好了。 : 老師提到兩點老師覺得酸的,我提出我覺得酸的,跟據推文次序如下 : [ : 米:人猿同源這個論點,在當初他動物界分類中就分出來了 :    這個隨便找都有資料,你找不到我也沒辦法 : 我:我google了"人猿同源"、"人猿同類",找到了一些網頁, : "作者要不沒提供要不佚名。資料可信度...." : 米:"結果你連分類的完整定義都沒搞懂..." :   "不過我覺得你連要看哪裡都不知道= =..." : 我:"老師如果連學生的錯都指不出來,這......" : 米:"引導您找答案還被說成這樣也真是心酸了阿" : "其實證據早就在推文裡面了,只是你根本也沒去查證過" : ] : 資料可信度在討論的時候,在研究論文提出來的時候都會被argue的,這不算酸吧? : 況且在這之前老師還沒提供任何資料呢,資料是我自己找出來的。 :    : 又,老師憑哪一點指出我沒看過您提供的資料呢? :  只是老師提供的資料根本沒法符合我問的。 : 4."你只相信你手上的書阿,你的世界就那麼小。" : 是的,真的很小。 : 但推文中我早說過了,米老師與我都不是這方面的研究者, : 討論的、要敎給學生的必然要有個根據, : 如果我不根據可信度夠高的資料,我要怎麼敎給學生? : 如果我以這些可信度不夠高的資料來討論並敎給學生,這是負責的態度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235 ※ 編輯: YuChHa 來自: 140.112.4.235 (05/14 22:19) ※ 編輯: YuChHa 來自: 140.112.4.235 (05/14 22:20)

05/14 22:37, , 1F
謝謝YuChHa老師回應 :)
05/14 22:37, 1F

05/16 11:53, , 2F
是這樣,YuChHa老師,我剛找到之前我所談的概念的來源了
05/16 11:53, 2F

05/16 11:53, , 3F
無意繼續考究,因為這方面您比我了解,只提供參考用。
05/16 11:53, 3F

05/16 11:54, , 4F
Campbell & Reece, Biology 7ed, p.439的一段話。
05/16 11:54, 4F

05/16 11:54, , 5F
To Linnaeus, the observation that some species
05/16 11:54, 5F

05/16 11:54, , 6F
resemble each other did not imply evolutionary
05/16 11:54, 6F

05/16 11:54, , 7F
kinship, but rather the pattern of their creation.
05/16 11:54, 7F

05/23 00:00, , 8F
就跟你說這是他年輕時的想法 多物種起源 本文第一項
05/23 00:00, 8F

05/23 00:01, , 9F
不敢說所有物種都有用到演化觀念 但哺乳類中的人和猿有用到
05/23 00:01, 9F

05/23 00:02, , 10F
我認為你就接受這個概念吧 不要再掙扎了
05/23 00:02, 10F

05/23 00:06, , 11F
念生物不要斷章取義會比較好
05/23 00:06, 11F
文章代碼(AID): #1A32VIC1 (CS_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32VIC1 (CS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