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清朝敗亡的一大原因

看板CHING作者 (sasaki)時間14年前 (2010/07/24 20:01), 編輯推噓2(208)
留言10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8/29 (看更多)
※ 引述《brilliantw (123)》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 引述《galen81 (無眠的夜)》之銘言: : : 這問題有那麼難嗎?其實前面都有人講過了,只是講得不夠白話而已。 : : 最淺顯的解釋就是中央對地方沒有控制力了,中央政府只是一種共主的角色, : : 國家的運作主要是靠著中央和地方的溝通協調,而不是中央權威和強制力。 : : 這種統治結構一旦形成就不是輕易可以重回中央集權制度的, : 清政府中央權威的喪失,大部分還是得怪自己。從甲申易樞開始,不到三十年 : 的時間,大的政潮五六次,大家你殺我來我殺你,能有權威才怪。特別是從甲 : 午到庚子幾年,有點本事的或者對清政府忠心的都被殺光了,剩下的不是載灃 : 這種伴食中書,就是慶王那桐這種光想著撈錢的。 我覺得由另一方面來看, 其實清政府中央權威的喪失和對各國宣戰後引起八國 聯軍入侵北京一事也有關係. 在決定對各國宣戰的幾次御前會議中, 慈禧的態度 已完全倒向支持義和團, 甚至認為"民心可用,人心足恃", 想藉義和團之手將外 國勢力逐出中國. 但中央的這種想法在張之洞,李鴻章...等地方大員看來卻十分 可笑, 區區赤手空拳的拳民又怎能敵過洋槍洋砲?? 因此後來他們還大膽違抗中央 的宣戰決策, 聯手搞出了東南自保一事. 聯軍攻入北京後迫使兩宮西狩,最後只得 急忙電召李鴻章全權善後. 中央的威信到此應該是掃地出門. 而且後來簽訂的辛丑條約的條款中還明定: 第七款,北京的大使館區內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以派兵保護。 第八款,大沽炮台以及北京到天津之間的炮台一律拆毀。 第九款,外國可以在北京至山海關之間駐紮軍隊。 第十款,中國對將來一切抗外行為予以懲罰。 如此一來清朝北京中央根本就成了不設防的城市,更註定往後清朝只能淪為列強的附庸 . 藉著討好與列強的關係維繫統治權而無力抵抗列強的侵略.中央的統治更無威信可言. : 本來前幾次政潮,還沒有明顯的滿漢界限,比如甲午,看起來更像漢人互鬥。 : 等到了丁未政潮以及載灃倒袁,已經明顯是漢人和滿人之間的矛盾了。當初不 : 管漢人南派還是北派,都還是忠于中央政府的,等南北派互相殘殺光了後,載 : 灃再也找不到一個可以幫忙的漢人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10.7

07/24 21:01, , 1F
不宣戰就變成義和天國在近畿直隸山東造反了。
07/24 21:01, 1F

07/24 21:36, , 2F
那時沒兩宮吧
07/24 21:36, 2F

07/24 22:05, , 3F
所謂的兩宮是指慈禧和光緒...
07/24 22:05, 3F

07/25 10:39, , 4F
當時慈禧幾乎被傾向義和團的人包圍了,自然以為義和團
07/25 10:39, 4F

07/25 10:40, , 5F
可用。夢蕉亭雜記中光緒拉著許景澄的手哭,讓他把實情
07/25 10:40, 5F

07/25 10:43, , 6F
說出來,高陽幾乎原封未動的放到他小說裡了。
07/25 10:43, 6F

07/25 10:46, , 7F
慈禧信任的慶王榮祿當時都不太敢說話,他倆當時自顧不
07/25 10:46, 7F

07/25 17:33, , 8F
榮祿其實剛開始有跟慈禧表達反對支持義和團之意, 但是後來因
07/25 17:33, 8F

07/25 17:34, , 9F
礙於支持義和團聲浪高漲與慈禧本人的態度, 也就不再說話了..
07/25 17:34, 9F

07/26 01:55, , 10F
那段不只夢蕉亭雜錄有,我記得崇陵傳信錄也有。
07/26 01:55, 10F
文章代碼(AID): #1CIjOjAZ (CH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8 之 29 篇):
文章代碼(AID): #1CIjOjAZ (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