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請問大家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證入手法門?

看板Buddhism作者 (create)時間6年前 (2018/04/22 02:21), 6年前編輯推噓6(6076)
留言82則, 6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你好 雖然原po是想詢問他人的經驗 但我還是忍不住出來想給意見 還請海涵 首先我想先確認一件事 你知不知道南傳所定義的 止跟觀是什麼? 什麼是毗婆捨那? 純觀行者是什麼意思? 如果不知道的話 我會建議要先補這段 建議的書是 葛印卡老師的生活的藝術 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因為例如你知道其實上一篇i大寫的觀音法門比較接近南傳的觀禪嗎? i大寫的那個不是耳根圓通 反而靠近南傳毗婆捨那的初步功夫 他對於大念頭會壓制小念頭的講法 跟葛印卡老師的書上講的一模一樣 依南傳的說法在選擇白骨或聽聲音 是在選擇觀禪的標的物 每個人適合的可能會不同 但是他在深入的階段不是照南傳的走法 進i大道家的功夫去了(我不熟道家不保證...) 我會希望原po先知道什麼是 南傳或是說阿含系統的止禪跟觀禪是什麼? 如果沒有基礎可能會需要幾個月的學習跟消化 或是去找MBSC馬哈希傳統看看 ============================================================================ 等到上面已經懂了 說不定原po是知道的也說不定 第二步 再來碰大乘的議題 什麼是本心或是本性? 大乘在處理的議題像是 能觀照的是什麼呢? 要怎麼破這個能觀照的我能我所? 大概是智者大師六妙門第五門還門之後的事 到這個地方才是楞嚴經上面的耳根圓通 或是禪宗參話頭想要直接照見本心 要的功夫 ============================================================================ 雖然我幫不上找禪宗老師的忙... 但我會建議還沒有找到老師的機緣前 要先多讀書把修行的理路弄清楚 會有越好的找老師的眼光 就像藏傳的板友一再地在板上說 道次第 道次第 三乘修行的理路要整個理解會比較好 漢傳所說的一位明師提點 打破關卡直接照見本心 雖然道理上是可以的 但是難度好高耶 而且漢傳系統的明師要怎麼找呢? 廣開法門的漢傳的禪宗老師在哪裡呢? 現代人還適合需要集中全心全意投入的參話頭功夫嗎? 我覺得可能需要大的學佛機緣才能遇到 或許您遇得到 但無論如何多讀書可以幫助不會錯認 希望能幫得上忙 所以寫了這篇 希望一切祥和平安 般若智慧常照 另外備註 我是依徹悟禪師語錄淨土的道理在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128.1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524334900.A.D8D.html

04/22 02:40, 6年前 , 1F
大念頭會壓制小念頭的觀點,是我修習將近一年多持咒+觀
04/22 02:40, 1F

04/22 02:41, 6年前 , 2F
想的方法,後來轉為不止不觀的道家無為心法的經驗及心得
04/22 02:41, 2F

04/22 02:42, 6年前 , 3F
。我並不是從葛印卡或其他人的書上知道這個東西,這是我
04/22 02:42, 3F

04/22 02:42, 6年前 , 4F
自己的經驗及心得。
04/22 02:42, 4F

04/22 02:42, 6年前 , 5F
我以前持咒+觀想時,可是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大概就是
04/22 02:42, 5F

04/22 02:43, 6年前 , 6F
眼見金光,身上氣機發起及運轉(但這種氣機偏向溫熱性,
04/22 02:43, 6F

04/22 02:44, 6年前 , 7F
跟頭部發起的清涼之氣性質是不同的。)
04/22 02:44, 7F

04/22 02:45, 6年前 , 8F
改練我大道家不止不觀的道家自然無為心法,一開始不但眼
04/22 02:45, 8F

04/22 02:45, 6年前 , 9F
前無明、一片黑暗,而且氣機根本發動不起,還念頭不斷出
04/22 02:45, 9F

04/22 02:45, 6年前 , 10F
現,搞到我自己都快練不下去了。
04/22 02:45, 10F

04/22 02:46, 6年前 , 11F
所以,我談的是我的經驗及心得。
04/22 02:46, 11F
大道家 聽起來很帥XD 我那段想指出i大所談的修行經驗跟南傳所談的初步功夫一致 而南傳是現在資訊很好獲得以及實修老師相對容易找的傳統 我會建議學佛者可以接觸看看 至少知道什麼是四念處 跟觀禪是什麼 以及阿含要的目標是什麼 這些其實都相對於大乘的道理好懂也好找資源

04/22 02:47, 6年前 , 12F
 
04/22 02:47, 12F

04/22 02:48, 6年前 , 13F
聖嚴法師有一個對耳根圓通法門的入門方法,就是把自己當
04/22 02:48, 13F

04/22 02:48, 6年前 , 14F
作吸音板。
04/22 02:48, 14F

04/22 02:49, 6年前 , 15F
我自己會把觀音法門,用我自己創的分類為觀內音及觀外音
04/22 02:49, 15F

04/22 02:49, 6年前 , 16F
,如果身體裡的聲音聆聽不會有負面作用的話,那觀內音入
04/22 02:49, 16F

04/22 02:50, 6年前 , 17F
定的效率是比較好的,觀外音很簡單就是聆聽外界的一切聲
04/22 02:50, 17F

04/22 02:50, 6年前 , 18F
音,我並不覺得這是觀禪,相反的就因為是止禪,我才會發
04/22 02:50, 18F

04/22 02:51, 6年前 , 19F
起身輕安。
04/22 02:51, 19F

04/22 02:51, 6年前 , 20F
如果不練止禪就能得定的話,我練大道家那種不止不觀的自
04/22 02:51, 20F

04/22 02:52, 6年前 , 21F
然無為心法,早就入三摩地了。
04/22 02:52, 21F
止禪跟觀禪有機緣的話請專修南傳的版友討論嚕~

04/22 02:53, 6年前 , 22F
 
04/22 02:53, 22F

04/22 02:53, 6年前 , 23F
至於參話頭的法門,我建議找明師指點,閉關修練。
04/22 02:53, 23F

04/22 02:54, 6年前 , 24F
我當初是鑽研一個道字,想了解「道是什麼?」日夜不停地
04/22 02:54, 24F

04/22 02:54, 6年前 , 25F
想,大概兩三個月就有成效了。
04/22 02:54, 25F

04/22 02:55, 6年前 , 26F
但我那算是自悟,有可能是過去世的因緣,但後來我發現也
04/22 02:55, 26F

04/22 02:56, 6年前 , 27F
有人提到道家也有類似禪宗參話頭的法門(只是我並沒有看
04/22 02:56, 27F

04/22 02:57, 6年前 , 28F
到道家經典有提到這種法門,可能我還沒有找到也有可能。
04/22 02:57, 28F

04/22 02:57, 6年前 , 29F
)但儒家的格物致知,我認為跟禪宗參話頭有點類似就是了
04/22 02:57, 29F

04/22 02:57, 6年前 , 30F
04/22 02:57, 30F

04/22 02:58, 6年前 , 31F
我會建議修參話頭的人,最好先習得適當的靜坐方法。
04/22 02:58, 31F

04/22 02:59, 6年前 , 32F
參話頭的東西,我就不講太多了,講得太明白,反而是斷人
04/22 02:59, 32F

04/22 02:59, 6年前 , 33F
慧命。
04/22 02:59, 33F

04/22 03:09, 6年前 , 34F
而且如果我依我的經驗講出來的東西,大概很多人會不認同
04/22 03:09, 34F

04/22 03:09, 6年前 , 35F
,想想還是不要在這裡講得太明白好了。
04/22 03:09, 35F

04/22 09:39, 6年前 , 36F
感謝c大,現在覺得有點像兩腳走路,先讀書,讀了一些發
04/22 09:39, 36F

04/22 09:39, 6年前 , 37F
現需要修證所以打坐,打坐以後發現不懂方法再讀書,總要
04/22 09:39, 37F

04/22 09:40, 6年前 , 38F
找到可以鑽的洞。昨天看南老師的書,自述年近90沒有找到
04/22 09:40, 38F

04/22 09:42, 6年前 , 39F
能傳承中華文化與禪學的人,覺得一輩子白活了。
04/22 09:42, 39F

04/22 09:43, 6年前 , 40F
很多善知識,如果沒有文字記述,沒有人修習體證,最後也
04/22 09:43, 40F

04/22 09:44, 6年前 , 41F
消失了,真的可惜。謝謝i大與c大兩位分享經驗與看法。
04/22 09:44, 41F
我這邊還有一點經驗談可以說... 請再看我嘮叨吧 淨空法師說法時提過漢傳佛教衰了 是因為漢文化衰了 法師還有一種說法是 漢傳佛教用儒跟道代替小乘佛教 有機會我想談談這個 我在研究三個傳承 各種修行法門系統時發現 其實各傳承會受到本身文化跟歷史時空背景的影響 藏傳有他發展道次第的歷史因素 而南傳或是說原始佛教 都是依附在印度的文化下發展出來的 以傳承來說並沒有"純"佛教這個東西 漢傳就更明顯了 舉例來說 以前學習漢傳佛教的人 其實都是讀儒家書長大的 所以有很強的儒學背景 而在這個條件下 像是漢傳的禪宗 入門就直接談真心了 而讀書就直接來金剛經解真空 漢傳淨土就直接阿彌陀佛求生極樂 這是我的理解 因為儒學修行的好的人都會想要實現禮運大同 這"接近"一種菩提心 細節是不同 但是儒學的行者是會想要拯救世界的 這個心跟菩薩道相應 有各樣的背景 加上本身儒學修行也都在關照身心有基礎定功 漢傳 尤其像是本土發展的漢傳禪宗 就有資格離開阿含 直接談明心見性的事 但是到了現代 就算是台灣 我們社會上傳承儒學的道理很少了 除非自己有在讀 不然我們並沒有把他當成日常的精神修行在做 這嚴重影響漢傳佛教的教法成效 現代人很難有資格直接談空性 (菩提心沒有 對身心的覺照也沒有) 漢文化會衰弱我重讀歷史之後發現 是好幾代前 被遊牧民族打 從宋之後開始就衰了 而近代中國直接跟現代化以及資本主義接軌 更是把漢文化打趴到不行 我讀懂了之後都想哭 怎麼會這麼辛苦呢 ====================================================================== 總之 我想提醒的是 如果是讀漢傳佛教的書 (要注意學者都有儒學的背景) 他們在安排修行方法時也有可能是在這個背景下運作的 (所以可以直接解大經大論) 但是現代漢傳學佛人 沒有這麼強的儒學背景 應該要補起來 一種方法是去學習一種傳統的東方技藝 傳統武術 中醫 道家 易經 古琴 書法 等 可以把自身的狀態調整到與幾代前漢傳佛教假定的學習者一致 (擁有漢文化) 另一種則是走佛學的學習路線 那就要從阿含開始學習 心經 或是金剛經 大乘真空的各種道理 學佛者都應該要有阿含的基礎才可以教 只有漢傳有的特殊背景才會直接從金剛經入手 解明心見性 幸運的是 南傳保有阿含跟實踐四念處實修這塊 而藏傳的道次第是很好的參考 可以讓人知道學習的路線 各傳承之間的關係像表兄弟 應該互相幫忙 無論是哪一種學習我覺得都可以... 我個人佛學入門聽淨空法師說法 另外長期練習傳統武術 南傳也讀過一些書去坐坐幾座 後來喜歡徹悟禪師語錄 把這幾年的心得寫出來 請當故事看看 祝 平安祥和

04/22 11:34, 6年前 , 42F
其實你遇到的問題,是絕大多數人都會有經驗的。
04/22 11:34, 42F

04/22 11:34, 6年前 , 43F
我遇到的問題,有些是找很多書還找不到有寫出來的。
04/22 11:34, 43F

04/22 11:36, 6年前 , 44F
兩三個月只是個零頭,靜坐真要有像樣心得的話,沒幾十年
04/22 11:36, 44F

04/22 11:36, 6年前 , 45F
功夫也無法深入。
04/22 11:36, 45F

04/22 11:42, 6年前 , 46F
靜坐先不談效果,不要走火入魔是最基本的。
04/22 11:42, 46F

04/22 11:42, 6年前 , 47F
剩下的,再來尋找對自己事半功倍的法門。
04/22 11:42, 47F

04/22 11:44, 6年前 , 48F
現代人這方面最大問題(包括我自己)講得多看得多,但做
04/22 11:44, 48F

04/22 11:44, 6年前 , 49F
得少。
04/22 11:44, 49F

04/22 11:47, 6年前 , 50F
愛談明心見性、開悟之類的話,卻連禪宗流傳至今還稱得上
04/22 11:47, 50F

04/22 11:47, 6年前 , 51F
還有傳承的話頭禪、默照禪別說有修習過了,恐怕連內容都
04/22 11:47, 51F

04/22 11:48, 6年前 , 52F
不清楚。
04/22 11:48, 52F

04/22 11:49, 6年前 , 53F
動不動就談空性,連個色界初禪都入不了,也不知道談這個
04/22 11:49, 53F

04/22 11:49, 6年前 , 54F
玄之又玄的東西有何意義?
04/22 11:49, 54F

04/22 11:51, 6年前 , 55F
修行這種東西,並不是花時間花精力花錢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04/22 11:51, 55F

04/22 11:51, 6年前 , 56F
,甚至有可能最後得到的是負面的效果。
04/22 11:51, 56F
同意 修行應該理路要先對才行 ※ 編輯: creative88 (118.167.166.63), 04/22/2018 18:22:39

04/22 20:24, 6年前 , 57F
金剛經是大般若經裡的一品,依古印度大乘佛教的傳統,般
04/22 20:24, 57F

04/22 20:25, 6年前 , 58F
若經的見與行,由龍樹中觀理聚六論傳承般若經的顯義空正
04/22 20:25, 58F

04/22 20:26, 6年前 , 59F
見,由彌勒現觀莊嚴論傳承般若經的隱義道次第。藏傳佛教
04/22 20:26, 59F

04/22 20:28, 6年前 , 60F
主要修學般若經,其修學的依循依此深見與廣行二大車軌。
04/22 20:28, 60F

04/22 20:30, 6年前 , 61F
而起前行的基礎課程,有攝類學(主要是對境的認識)、心類
04/22 20:30, 61F

04/22 20:32, 6年前 , 62F
學(認識心的運作方式)、因類學、宗義建立(關於真相的理解
04/22 20:32, 62F

04/22 20:34, 6年前 , 63F
)、地道建立(道次第)、般若八事七十義等,透過這些基礎課
04/22 20:34, 63F

04/22 20:35, 6年前 , 64F
程能深入學習深見與廣行二大車軌,從而總攝般若經的行持
04/22 20:35, 64F

04/22 20:36, 6年前 , 65F
(以上略作補充)
04/22 20:36, 65F

04/22 20:36, 6年前 , 66F
去年在佛陀教育基金會華藏園區舉辦過金剛經空性觀修營,
04/22 20:36, 66F

04/22 20:37, 6年前 , 67F
可參考本板po文:
04/22 20:37, 67F

04/22 20:38, 6年前 , 68F
#1Q3OajaW [活動] 2017/10~菩提道次第(空性-金剛經)
04/22 20:38, 68F

04/22 21:04, 6年前 , 69F
感謝C大補充~
04/22 21:04, 69F

04/22 21:13, 6年前 , 70F
( 印順法師:「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增上生攝共下
04/22 21:13, 70F

04/22 21:14, 6年前 , 71F
士道),決定勝就是中、上的究竟解脫法(共中士道攝二乘解
04/22 21:14, 71F

04/22 21:15, 6年前 , 72F
脫,上士道攝大乘佛果)。這一次第,本是《阿含經》中所說
04/22 21:15, 72F

04/22 21:17, 6年前 , 73F
的諸佛常法。」除了印順法師提到的三士道次第,藏傳佛教
04/22 21:17, 73F

04/22 21:19, 6年前 , 74F
更有如上提到的修學科目以趣入廣大的經論等,故而補充。)
04/22 21:19, 74F

04/23 09:56, 6年前 , 75F
末法時代,佛法沒有力量,因為大家不願下功夫修止觀,沒有人
04/23 09:56, 75F

04/23 09:58, 6年前 , 76F
證果,都只想要簡單,容易的法門.
04/23 09:58, 76F
沒有啦~ 我這篇想說的點不是在談要不要修止觀啦 我想說的意見濃縮到一句話大概是 如果楞嚴經 耳根圓通章弄不懂 不會修 那建議先把阿含經跟四念處弄懂 觀身如身 觀受如受 觀心如心 觀法如法 大家加油~

04/23 11:29, 6年前 , 77F
其實我碰過最白目的一個狀況就是在某次戒會圓滿、禁語結束後
04/23 11:29, 77F

04/23 11:29, 6年前 , 78F
,有個貌似修淨土的師兄跑來我們這間寮房跟另一位修習華嚴宗
04/23 11:29, 78F

04/23 11:29, 6年前 , 79F
,每天睡前有打坐習慣的師兄說:「打坐沒用啦,現在末法時代
04/23 11:29, 79F

04/23 11:29, 6年前 , 80F
念佛才能……(下略300字套路)」
04/23 11:29, 80F
※ 編輯: creative88 (118.167.163.60), 04/24/2018 07:24:16

04/24 08:41, 6年前 , 81F
這樣想就像是:"無勞我修,將謂如來,賜我三昧"
04/24 08:41, 81F

04/24 09:39, 6年前 , 82F
我覺得我不是那個意思XD
04/24 09:39, 82F
文章代碼(AID): #1Qsu4qsD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su4qsD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