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佛陀說如何修「止」(九住心/奢摩他安止)

看板Buddhism作者 (silence)時間8年前 (2015/08/01 12:55), 8年前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依是四種奢摩他毘缽舍那所緣境事,能求奢摩 他能善毘缽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誦、記別、 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 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 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 奢摩他。」 《瑜伽師地論》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云何無分別影像?謂修觀行者,受取如是影像相已,不復觀察簡擇、極簡擇、遍尋 思、遍伺察,然即於此所緣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靜其心,即是九種行相(九住心)令心安 住,(九住心次第)謂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一趣、等 持。彼於爾時成無分別影像所緣,即於如是所緣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復觀察簡 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是名無分別影像。」 ─────────────────────────────────────── ■ 釋義──止觀禪修,佛陀說如何修「止」 .止觀所緣二諦隨一,修習止觀的所緣,可緣世俗諦的法類,也可緣勝義諦的法類。 根據佛陀所宣說的十二分教(如蘊、處、界等道理),(行者)這樣一心專注地思惟 (所聞)法義,獨自端坐在寂靜沒有干擾的空間,內心安住(憶念安住,而)作意思 惟;對這樣的所緣境能思惟的心,在內心當中相續不斷地朝向所緣境作意思惟,依照 這樣如理修持,令心反覆多安住之後(去除粗分與細分的沉沒與掉舉),(當圓滿的 專注力)生起身的輕安和心的輕安,(得到這種禪定安止)就稱為奢摩他。照著這樣 (修持的話),菩薩就能夠求得奢摩他(止)。(獲得正式奢摩他安止會產生具相的 身心輕安,修習安止未得具相身心輕安時,是隨順的修止、隨順奢摩他相應作意。) 《瑜伽師地論》:「云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 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 」「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 為九種心住。」 ------------------------------------------------------------------------------ 修習奢摩他的進程: (一)修習禪定安止所緣的對境,不是前五根識的對境,而是意識的對境。「如是善 思惟法」,法是妥善去思惟的那個對象,是意識的對境(義總/義共相)。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唐.三藏法師玄奘譯):「佛告慈氏(彌勒)菩薩曰: 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止)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義總/義共相);一是毘缽舍那( 觀)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 (二)「善思惟法」:心安住於善所緣境(義總/義共相);「獨處空閑」:無人干 擾的寧靜環境;「內正安住」:內心平靜專注,憶念安住於善所緣境。 (三)「作意思惟」:奢摩他的本質是定,修定的行相,是無分別(此處的無分別, 是指專心不散亂,不分心到其他所緣)不散動到其他所緣,作意思惟是指心不間斷地朝向 專注於善所緣境(義總/義共相)。 (四)「內心相續作意思惟」:修定的過程中,以憶念安住,正知觀察,內心不間斷 地朝向專注於善所緣境,遠離心的沉沒、遠離心的掉舉,來成辦所有的專注。 (五)「如是正行多安住故」:照著這樣如理修持,繼續安住在善所緣境,前心安住 、後心亦繼續而住,不斷地安住沒有散亂到其他所緣,遠離所有粗分、細分的沉沒與掉舉 。能緣的心清明地安住、有力執持地安住於善所緣境。 (六)「起身輕安及心輕安」:因為前面正行多安住的原故,而得到身輕安、心輕安 的修定之果。 “輕安”指輕利喜樂,止息身心的粗重障礙,而得身心的堪能。身心粗重,謂其身心 於修善行,無有堪能隨所欲轉,能治此者為身心輕安,由離身心二種粗重,則其身心於善 事轉,極有堪能。由於獲得身心輕安,無罪悅適相應令心相續,貪欲蓋、瞋恚蓋等五蓋多 不現行,於善所緣進行實修時,心能如意而轉,隨心所欲地趣入修學善法。 (七)身心輕安樂是在圓滿九住心之後生起。 >>>>九住心過程──>>>>>>>>>>>>>>>>>>>>>>>>>>>>>>>>>>>>>>>>>>>>>>>>>>>>>>>>>>>> (1)內住心:從一切外所緣境攝錄其心,心住內所緣,內住於已經抉擇決定之所緣上 ,以嘗聞何者為所緣教授、如何住所緣教授,而收攝外散之心向內,心首度變得不受外境 影響的一種狀態,能夠住於禪修所緣上(聽聞力/力勵運轉作意)→ (2)續住心:初所繫心令不散亂,於所緣相續而住,心識之流的建立,藉著把心強制 在所緣境上,使得心能夠安住在所緣上一段時間。最初心住所緣之續流,數數思惟所緣而 修,第二住心將初住時能住之時間延長(思惟力/力勵運轉作意)→ (3)安住心:經過一段時間的續住,若因忘念忘失所緣時,由憶念先前的所緣攝回, 使內心與所緣相安而住。 修定過程中,會出現兩種障礙,即沉沒與掉舉,若是前者,心會慢慢的陷入境中引發 睡意,而後者則是心開始散亂並追逐其他的對象。 住心發展至第三住心時,能於粗分的掉舉散亂迅速覺察,當心被干擾,藉有憶念力能 夠立即把心帶回到所緣境上,分神可以很快恢復,由忘念向外散時,速知散已,還復安置 前所緣境(憶念力/有間缺運轉作意)→ (4)近住心:當心開始擴張的時候需要憶念的力量來加以限制,避免它又跑到別的境 相上。透過憶念力的發展,到了第四住心時,不但攝回向外散亂的心,且能令心住前所緣 不離開所緣境,不會令心遠住於外,於所緣境有強烈的專注力。 前第三安住心,尚有忘失所緣的時候,到了第四近住心,透由憶念力達到圓滿,斷除 了粗分的掉舉,不會忘失所緣。 第四住心階段,雖然斷除了粗分掉舉,然由數數收攝內心,漸入細微的內心逐漸會產 生粗分的沉沒,此時亦要透由憶念力對治粗分的沉沒。 第四住心時,透過憶念力去除了粗分的掉舉,心有不離開所緣的住分;雖有住分,但 逐漸產生粗分的沉沒讓所緣不明晰,亦要以憶念力提策而住(憶念力/有間缺運轉作意) → (5)調伏心:住心發展的過程中,行者雖然能住於所緣境,然而五欲(色聲香味觸) 、煩惱(貪瞋癡)等念頭和染污重複地出現,需藉由正知的力量觀察,看清楚散亂念頭和 煩惱的過患,同時意識到定的利益。 住心發展到第五住心時,已無粗分的掉舉,心有不離開所緣的住分,且斷除了粗分的 沉沒,心於所緣能夠明晰,此時心有住分、明分,有似空明狀態,容易讓人誤以為得定。 此是關要,住心發展至此,所緣雖然能夠明晰,有住分、明分,但若缺乏正知觀察, 住心逐漸會有陷入細分沉沒的障礙,於所緣境無法有力執持。 許多修行者於此無法覺察辨別,誤以為微細沉沒是得到了定境,然而長期處在此種狀 態下,是能夠令心闇鈍,讓智慧蒙昧的因緣,離真實定境尚很遠。需透過專注的正知力, 覺察細微的沉沒,當內心陷入細微的沉沒時,藉由思惟正定功德,令於正確的定境心生欣 悅,讓心策舉斷除細分沉沒。 第五住心階段進一步對治了細分的沉沒,斷除微沉,除了有住分、明分,心亦不沉沒 ,於所緣境有執持力(正知力/有間缺運轉作意)→ (6)寂靜心:於散亂觀其過失,於三摩地止息不喜。 第五住心時,由正知的覺察力對治遮止了細分的沉沒,因由對治細分的沉沒而又產生 細分的掉舉,需要持續發展正知覺察細分的掉舉。 第六住心時,正知的力量達到圓滿,透過正知的覺察,進一步息止了諸隨煩惱的細分 掉舉,心能安住在寂靜的狀態下,一心專注於三摩地,於三摩地沒有絲毫不喜之心,與定 境敵對的感覺被平伏,不會因感官的渴望而對定境生起厭倦(正知力/有間缺運轉作意) → (7)最極寂靜:雖然過失和染污習氣已經被壓伏,但不代表它們不會再生起,當這些 習氣在心中生起,不管這些貪、瞋、無明習氣,是以粗糙或是微細的形式呈現,透過覺知 的力量將他們息止。第六住心時,進一步息止了細分的掉舉。 透過前面的住心發展,達到第七住心時,雖已無粗分、細分的沉沒與掉舉,但有最極 微細的貪等將起之勢,需要透過精進的力量,以精進的力量不斷覺察潛伏的煩惱勢力。 第七住心階段,透過精進力,若心生貪心、憂戚、昏沉、睡眠等胚兆,此將起之勢力 (尚未真正生起)將生即斷、尋生尋斷,此時所有已生、將生未生的煩惱障礙被調伏,由 第六住心的寂靜達到第七住心的最極寂靜(精進力/有間缺運轉作意)→ (8)專注一境:第三住心到第七住心,心已經多少能夠專注到某一個程度,且能安住 在禪修的所緣境上,過程中會出現沉沒、掉舉等染污的干擾,總是隔有一段時間定境又被 打破,因此在住心品質的提升發展中,必須透過開展憶念力、正知力、精進力,對治掉舉 與沉沒,當掉舉、沉沒不再生起成為定境的障礙,這樣的結果就是修行像一條沒有中斷的 河流,此時進入第八住心。 第八住心是由第七住心的精進力而專注一趣,第七住心在精進力下,已不受貪等各種 煩惱擾動、不受沉沒與掉舉之害。第八住心時,精進力達到圓滿,微細的沉掉將生未生之 相,也已平伏隱沒,完全無有沉掉障礙,能於三摩地相續無間而住,此時尚有功用,由有 作行令定境無間斷,尚未成就任運(精進力/無間缺運轉作意)→ (9)平等住心:行者由第八住心繼續堅定而謹慎地用功,不再有沉沒和掉舉打斷定境 ,透過這樣的串習,堅定不移且持續不斷地開展定境,所緣境會變得非常清晰。在這種狀 態下,由串習純熟,心無須用力,也不必透過憶念和正知力量的支持,就能安住在所緣境 上。此時行者達到心的第九住心平等捨,解脫了所有讓心不平等的沉、掉,專注力產生圓 滿平衡的等捨(等持),內心於所緣境成就自在任運而轉。 第八住心專注一趣時,尚不離精進心的加行功用,第九住心平等住的等持,是由精進 不斷的串習成就任運的行捨。 第九住心時,憶念力、正知力、精進力、串習力,皆已達到圓滿,解脫了所有粗分、 中分、細分的沉沒與掉舉,能緣的心達到等持平等的行捨,於止觀品調柔正直,成就於所 緣境無功用轉的等持,心住三摩地任運相續。 住心專注力的發展,成就第九住心時,圓滿了欲界定(串習力/無功用運轉作意)。 <----------------------------------------------------------------------------> (八)專注力圓滿具足第九住心,解脫了所有讓心不平等的沉、掉,心達到平等住的 任運等持,此時內心具有圓滿的住分、明分、執持力。 透由第九住心任運等持心的增長,次第引發“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樂” →“心輕安樂”。 圓滿九住心的專注力,產生心的輕安,而得身的輕安(輕便堪能);再由身的輕安( 輕便堪能)產生身的輕安喜樂,而由身的輕安喜樂,產生心的輕安喜樂。 (九)專注力圓滿具足九住心,降伏了五蓋:貪欲、嗔恚、掉舉惡作、疑、睡眠。 平靜的力量增強之後,僵硬的身心也會柔軟,此僵硬、遲鈍、難以運轉的心,伴隨著 沉重和心智的怠惰,這些根本原因,都是來自粗重的煩惱、妄想。平靜的力量增強之後, 會帶來身心的輕安,對治身心的粗重。 在平靜的心中,輕安喜樂會生起,因為這樣,心變得更能安住於禪修的所緣境,輕安 與心一境性展轉相互增長,成為良性循環。 心輕安起身輕安,平靜的心也帶來安穩和放鬆的身體。身體的輕安對於行者非常有幫 助,除遣了所有善法上的不堪能性,於身所作事輕利生起,例如行持拜佛、念誦、禪坐、 聞思、六度四攝等不疲倦,對於善所緣進行實修時,隨心所意的趣入修學善法。 當身心輕安樂所攝持的定境再進一步時,身心輕安的喜樂會減弱,由平靜取代,心更 能安住在定境上,此時行者獲得了近行定(初禪近分定/奢摩他為初禪近分最初作意)。 (十)「是名奢摩他」:專注力次第圓滿九住心(欲界定)後,由第九住心引生身心 輕安,進一步引生身心輕安樂所攝持的定,就稱為奢摩他(九住心以上/色界初禪近分定 最初作意)。 第九住心尚不得正式具相的輕安,成就第九住心後,透由第九住心增長引生身心輕安 (次第引生“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樂”→“心輕安樂”)後,才是得到奢摩 他安止,此時得到上界(色界初禪)所攝近分定(色界初禪正行定又名離生喜樂地)。 《成唯識論》:「輕安唯在定有,由定滋養有調暢故,論說欲界諸心心所,由闕輕安 名不定地。」欲界眾生於入定之加行(九住心過程),由伏惑故,亦有微劣少分輕安,說 為相似輕安,九住心過程中的輕安,不是得到正式奢摩他(初禪近分)的輕安。 (十一)正式具相的奢摩他安止(初禪近分),具有身心輕安樂,未得具相的身心輕 安樂時,是隨順奢摩他相應作意。《大集法門經》:「心生歡喜,以喜心故,身得輕安, 由身輕安,即樂受相應,由樂受故,心住三摩呬多;住彼心故,能如實知,復如實觀,如 實觀故,即離塵離貪,得解脫智。」《深密解脫經》:「世尊!世尊菩薩未得內心觀像, 未得身樂未得心樂,佛說彼觀名何等觀?佛言:彌勒!非奢摩他,是隨順奢摩他。」 (十二)修定的過程中,只有身心輕安還不是具相的奢摩他,九住心也有身心輕安, 九住心為隨順的奢摩他安止。圓滿九住心之後會有身心輕安,此時還是隨順的奢摩他,由 圓滿九住心之後的身心輕安(心輕安→身輕安),進一步引生身心輕安樂,此時由身心輕 安樂所攝持的定,才是具相的奢摩他安止(初禪未到地定)。 (十三)解深密經的早期譯本,即深密解脫經,有說到正式具相之奢摩他具有「身心 輕安“樂”」,後期玄奘的譯本只有身心輕安,少了“樂”,沒有說清楚,要去辨明才會 正確。沒有深入法義內涵辨明時,若以玄奘之譯本會以為得到身心輕安就是初禪近分奢摩 他,容易造成修行上的錯認消息。 (十四)CBETA T26 No.1537 《法蘊足論》(又稱《法身經》/漢傳佛教傳為目犍連 所作,藏傳佛教與梵文資料顯示為舍利弗所作)有段經文(佛典三藏之論藏、律藏上多有 經文)說明「定覺支」,輕安覺支與定覺支,兩者有因果次第關係,但輕安覺支還不是定 覺支: 「時彼苾芻復白佛言:『云何覺支(七覺支),漸次而起,漸次而得,修令圓滿?』 佛告苾芻:『…爾時便起精進覺支,得精進覺支,修令圓滿;彼由精進,發生勝喜, 遠離愛味,爾時便起喜覺支,得喜覺支,修令圓滿;彼由此喜,身心輕安,遠離麁重(粗 重),爾時便起輕安覺支,得輕安覺支,修令圓滿;彼由輕安,便受快樂,樂故心定,爾 時便起定覺支,得定覺支,修令圓滿…。』」 (十五)「輕安」與「樂」二者,要進一步分辨。若只講「輕安」,是“心輕安”在 前,之後引發“身輕安”。「輕安」之後的「樂」:輕安之後,由“身輕安”引發“身輕 安樂”,再由“身輕安樂”引發“心輕安樂”。心輕安→身輕安→身輕安樂→心輕安樂。 (十六)修止時,只是對於對境內心專一的安住、不散亂,並不需要去分析對境它的 究竟實相是什麼,故不必需要通達空性。「修止」與「修空性」,二者具有四句差別── (1) 修止也證得空性:事例如大乘資糧道上品緣空性得止。(2) 修止但不是修空性:事例 如外道的禪定。(3) 修空性但不是修止:事例如了達空性的聞慧心、思慧心。(4) 不是修 止也不是修空性:事例如修大悲心。 ■ 得到「正式具相的奢摩他安止」具有四個特色:1.安住所緣(住分/斷除粗分掉舉) 、2.清晰安住所緣(明分/斷除粗分沉沒)、3.專注的心有力執取所緣(心不沉沒故 有執持力/斷除細分沉沒)、4.具身心輕安樂(九住心之後引生身心輕安樂的定)。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8404955.A.17C.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8/01/2015 16:16:30

08/01 18:38, , 1F
板上系列文對讀[讀經] 「止」、「觀」自性—「止」的自性
08/01 18:38, 1F
文章代碼(AID): #1Ll55R5y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l55R5y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