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問題

看板Buddhism作者 (feynman511)時間9年前 (2015/07/17 00:31), 9年前編輯推噓9(90169)
留言178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 引述《Tyler0914 (Project Mayhem)》之銘言: : ※ 引述《noonee (feynman511)》之銘言: : : 我最近落入了一點學習障礙 這應該是很常見的問題 : : 所以想來這邊問問有沒有什麼意見或是介紹哪些阿含經典可以開導一下 : : 如果菩提心 出離心 沒有分別心 就是是一切平等 不執取任何二元觀點 : : 同時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 : 又說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 : 那活著和死了有什麼分別?殺人和殺豬和殺蟲和殺細菌有什麼分別? : : 那善與惡也沒有什麼分別 修行與否也沒有什麼分別 : : 希特勒和達賴也沒有什麼分別 : : 佛法僧也不是三寶 因為根本沒有寶 : : 因為只要有了分別 就會產生二元對立 於是產生執著 : : 即使最後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性空 依然會因為二元觀點而衍生出痛苦 : : 能給點意見嗎?能提供些經典的話更好 : : 謝謝 : 你的問題其實就是在於覺得「理」相與「事」相上有矛盾,所以產生疑惑。 : 就理相上而言,如同《達摩二入四行觀》所說,「無自無他,凡聖等一」、「性 : 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也就是你上面寫到的, : 不執取任何一個二元觀點。 : 而你所提到的分別,那是「事」相上的分別。在尚未開悟的狀態,只見得到事相 : ,理相的部分還只能通過經教去揣摩。 : 「有理無事,增長邪見;有事無理,增長無明。」 : 希特勒與達賴就理相上來說,他們的佛性是本無二別,但就理上來說,一個可能 : 還在地獄裡不知要繼續受多久的苦;另一個可能已經開悟證果出離輪迴。 : 兩者有沒有差別?取決於你從理相亦或事相上去看。 : 諸法空相,萬法唯心造,那你覺得因果空不空?業力空不空?如果是空,那種善 : 因得來的善果是什麼?種惡因得來的惡果又是什麼? : 「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當業力現前的時候,還能那麼豁達地將 : 身上所受的業報也看得空、看得破嗎?能看得破才代表你的心真正契悟了「理」體, : 否則,就真的只是「豁達空」、口頭禪而已。 : 要想真正契入理體,還得從事相上去體會。像《六祖壇經》所講的, : 「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 所謂的「不起分別想」指的是不起好惡的分別。會有喜好,那是因為起了貪愛; : 會有嫌惡,那是因為起了瞋惡。貪、瞋之所以會起,根本的原因就是愚痴無明在 : 作祟。貪、瞋、痴未除的情況下,要妄言「一切皆空、皆無差別」豈不犯了 : 「以凡濫聖」的謬誤? : 沒能分別一切法,那是「痴呆」;能分別一切法而不起好惡之別,那才是 : 清淨心。菩提心就是清淨心。 : 《楞嚴經》上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依著見聞覺知而起好惡分別、 : 依著見聞覺知而起了妄想執著,那就是無明的根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依著 : 見聞覺知卻能不起好惡分別、不起妄想執著,只是了了分明地知道所見所聞所覺所知 : 那才是清淨、才是涅槃、才是真正的離苦得樂。 : 依此反推,當你感到痛苦,代表你與這「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正背道而 : 馳。 非常感謝各位的回應 無法一一回應所以挑T大這篇延續這個問題 首先回到開始的問題 萬法由心造 那善與惡是差別在哪裡呢? 以緣起性空的觀點來看 善與惡也只是因為不同的因緣和合造就的一時的相狀 是無自性的 而且還是我們內在塑造出來的"善"與"惡"的形象去定義的 有著不同的因緣流轉 甚至只是轉變不同的立場 善不是善 惡也不是惡 的確因果是不同的 所以因果確實不空 業力也確實不空 但是不同的因緣流轉不也只是從一個輪迴落到另一個輪迴嗎? 佛陀教人涅槃 是有許多人因此解脫 但也對於沒能達到彼岸的人產生了許多痛苦 希特勒殺了幾百萬的猶太人 卻因此讓全世界極大的重視種族歧視 讓之後的現代以很快的發展速度極小化各種的歧視 那善真的是全善嗎? 惡真的是全惡嗎? 都是無自性的 在放下善惡觀點之後 餓鬼道還是餓鬼道嗎?天人道還是天人道嗎? 不過就是以不同的貪嗔痴的方式在輪迴裡掙扎折磨不是嗎? 生活在帝寶的人們就不會痛苦嗎?生活在貧民窟的就沒有快樂嗎? 如果能放下貪嗔痴 離去這些善惡是非有無福禍的二元觀點 那這些沒能出離輪迴的眾生之間有多大的分別? 如果依然執著在因果輪迴上 不也只是對因果輪迴 對善果惡果的執著嗎? 如果對善果這麼執著 那先努力去賺大錢 再把賺來的錢盡其所能的供養眾生不是比較快? 這些種種的善果 不只也是緣起的無常嗎? 為何要去追逐那些緣起而生的無常呢? 更不要說當執著這些所謂的無常善果 當無常緣盡之後 只留下執著的痛苦 只要是還在輪迴裡 善與不善 不同的輪迴流轉因緣生滅 又有什麼分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4.150.108.2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7064260.A.014.html ※ 編輯: noonee (104.150.108.226), 07/17/2015 00:32:29 ※ 編輯: noonee (104.150.108.226), 07/17/2015 00:33:17

07/17 00:36, , 1F
善惡只是一種名相,不彷就當成兩條路,每條路有各自結果~
07/17 00:36, 1F

07/17 00:40, , 2F
但兩者都非究竟,所以佛陀最後選擇走的是中道。
07/17 00:40, 2F

07/17 00:50, , 3F
六道又名六趣,六條不同的道路。形色不同,卻都不離因緣
07/17 00:50, 3F

07/17 00:51, , 4F
生滅,但這些不同當中,卻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不離因果
07/17 00:51, 4F

07/17 00:51, , 5F
正如同從不迷的凡夫到覺悟的聖者,也是須積累資糧,才能
07/17 00:51, 5F

07/17 00:52, , 6F
開出花果,這些種種反應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的人生的
07/17 00:52, 6F

07/17 00:53, , 7F
所有結果,都是自己掌握的,自己創造的,這是生命的意義~
07/17 00:53, 7F

07/17 00:55, , 8F
學佛,就是從這當中,清楚明白的走出一條自己的光明大道
07/17 00:55, 8F

07/17 00:58, , 9F
過去的大德不也說 修行並非不落因果 而是不昧因果
07/17 00:58, 9F

07/17 00:58, , 10F
但是不昧因果之後呢?
07/17 00:58, 10F

07/17 01:01, , 11F
或者說 放下這些種種二元觀點 不再追逐各種執著之後
07/17 01:01, 11F

07/17 01:01, , 12F
那接下來要幹嘛?
07/17 01:01, 12F

07/17 01:01, , 13F
之後就是自己要想怎麼走 ? 就像您現在困惑是因,煩惱是果
07/17 01:01, 13F

07/17 01:02, , 14F
念佛人,念佛是因,往生淨土是果,南傳行人,修習四聖諦
07/17 01:02, 14F

07/17 01:03, , 15F
八聖道是因,證阿羅漢是果;一般人,打電動唱KTV享樂是因
07/17 01:03, 15F

07/17 01:04, , 16F
沉淪三途是果,關鍵在於您想怎麼走 ?
07/17 01:04, 16F

07/17 01:05, , 17F
萬法唯心造,凡夫什麼都不想,只是被無量劫煩惱習氣業力
07/17 01:05, 17F

07/17 01:06, , 18F
世間法的一切都是在追求無常和執著
07/17 01:06, 18F

07/17 01:06, , 19F
所牽引,最後還是受生輪迴苦報,並不會因為不想就解脫。
07/17 01:06, 19F

07/17 01:06, , 20F
所以不去追求無常和執著之後 不知道要幹嘛
07/17 01:06, 20F

07/17 01:07, , 21F
有些得到高僧說過 之後可以去多了解這個世界宇宙 當然是不
07/17 01:07, 21F

07/17 01:07, , 22F
起分別心和執著的去了解 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建議?
07/17 01:07, 22F

07/17 01:08, , 23F
得道
07/17 01:08, 23F

07/17 01:08, , 24F
您如果問末學要幹嘛 ? 末學當然是勸您念佛求生淨土。^ ^"
07/17 01:08, 24F

07/17 01:09, , 25F
但痕多法門,都有修行的"目標方向",您應該依您所學去努
07/17 01:09, 25F

07/17 01:09, , 26F
力才是~
07/17 01:09, 26F

07/17 01:09, , 27F
放下貪嗔痴 此生就是淨土 執著貪嗔痴 何處非地獄?
07/17 01:09, 27F

07/17 01:10, , 28F
其實問題是放不下,所以道理雖然知道是淨土,但實實在在
07/17 01:10, 28F

07/17 01:10, , 29F
感受不到 "清淨法樂" 的享受~
07/17 01:10, 29F

07/17 01:10, , 30F
所以您現在還會苦惱就是這樣..
07/17 01:10, 30F

07/17 01:11, , 31F
初禪到四禪的禪悅法喜,已經超越人間快樂了,但是我們只
07/17 01:11, 31F

07/17 01:11, , 32F
會說,吃不到。^ ^"
07/17 01:11, 32F

07/17 01:15, , 33F
解太多,行不到,是現代學佛人的通病。所以越學煩惱越多
07/17 01:15, 33F

07/17 01:15, , 34F
越來越不開心,看什麼都不順眼 ~ 呵呵
07/17 01:15, 34F

07/17 01:15, , 35F
這是印光大師告誡後人的警訓 ~
07/17 01:15, 35F

07/17 01:16, , 36F
所以當整個困惑現前,我寧願所學全部放下,出去走走散心
07/17 01:16, 36F

07/17 01:16, , 37F
回頭再來看,感覺就不同了。
07/17 01:16, 37F

07/17 01:21, , 38F
真正入不分別境界,是言思路絕,心行處滅,不是凡夫的
07/17 01:21, 38F

07/17 01:22, , 39F
思考心想所能到達的,所以起心即錯、動念即乖。不想還好
07/17 01:22, 39F
還有 99 則推文
07/17 08:23, , 139F
尤其是人類世界的所有活動 在你看來都會像是為了一個不存
07/17 08:23, 139F

07/17 08:23, , 140F
在的虛假目標汲汲營營 就像你看到年輕人每天啥事不做
07/17 08:23, 140F

07/17 08:24, , 141F
就只為了虛擬世界裡不能拿來換錢也不能拿來吃的寶物
07/17 08:24, 141F

07/17 08:24, , 142F
耗盡經年累月的功夫爭奪痛苦一樣
07/17 08:24, 142F

07/17 08:26, , 143F
所以我覺得每個走上這條路的人真的應該搞清楚目的地長什麼
07/17 08:26, 143F

07/17 08:26, , 144F
樣子 也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去
07/17 08:26, 144F

07/17 08:30, , 145F
以前我以為出家是為了逃避世俗的一切把世界單純化
07/17 08:30, 145F

07/17 08:30, , 146F
後來我才意識到 真的走過了那道坎以後會變得真的很難入世
07/17 08:30, 146F

07/17 08:31, , 147F
然後我才了解出家不是手段 而是不得不的結果
07/17 08:31, 147F

07/17 08:32, , 148F
所以說到這裡就覺得菩薩才真是偉大
07/17 08:32, 148F

07/17 08:32, , 149F
明明已經去了我執 還讓自己入世去普渡眾生
07/17 08:32, 149F

07/17 08:32, , 150F
這有點像是以前聽過的真實笑話
07/17 08:32, 150F

07/17 08:33, , 151F
有個國中的部份學生過於沉溺在網路電玩的世界 甚至因此沒
07/17 08:33, 151F

07/17 08:33, , 152F
去上課 結果他們訓導主任找不到本人 就只好專程去申請了
07/17 08:33, 152F

07/17 08:34, , 153F
遊戲帳號去遊戲裏面找人 叫他們回學校上課
07/17 08:34, 153F

07/17 08:34, , 154F
結果那些學生一緊張就把訓導主任(的遊戲角色)給砍死了
07/17 08:34, 154F

07/17 08:35, , 155F
遊戲裡的路人看到訓導主任這麼偉大還主動提供資源幫主任
07/17 08:35, 155F

07/17 08:35, , 156F
復活 好讓主任繼續向他們喊話
07/17 08:35, 156F

07/17 08:46, , 157F
好吧 我多解釋一點...但不該講的我不會講
07/17 08:46, 157F

07/17 08:48, , 158F
你所敘述這部分其實都是存在你的想像之中 ...卻非真實
07/17 08:48, 158F

07/17 08:48, , 159F
實際上一般人以為的我執跟法執的想像 ...與真實情況不同
07/17 08:48, 159F

07/17 08:49, , 160F
上面這句是重點 所以你上面那邊的想像其實都是錯的
07/17 08:49, 160F

07/17 08:50, , 161F
試圖依靠做了什麼事情來貼近答案以為自己就是對的
07/17 08:50, 161F

07/17 08:50, , 162F
這才是法執的源頭
07/17 08:50, 162F

07/17 08:50, , 163F
當然 這邊會說有這樣的想法想像是好的 這代表你真的有想
07/17 08:50, 163F

07/17 08:51, , 164F
求道 求道心是很重要的... 只是要做的努力真的很多 就醬
07/17 08:51, 164F

07/17 08:54, , 165F
有句話講 佛法不壞世間法... 自然佛心也不壞人心
07/17 08:54, 165F

07/17 08:55, , 166F
可以針對這部分多做點思量
07/17 08:55, 166F

07/17 09:03, , 167F
如果真的錯了 我想這是很好的好事
07/17 09:03, 167F

07/17 10:02, , 168F
來禪林聽課吧,告訴你彼岸即此岸。
07/17 10:02, 168F

07/17 13:22, , 169F
原po有把緣起性空(空性=空無自性)理解為斷見的傾向。
07/17 13:22, 169F

07/17 13:22, , 170F
緣起性空(空性=空無自性)之一實相印,為總攝三法印而
07/17 13:22, 170F

07/17 13:23, , 171F
說,故先清楚認識三法印的各別內涵與次第:諸行無常→諸
07/17 13:23, 171F

07/17 13:25, , 172F
法無我→涅槃寂靜,才能正確認識緣起性空一實相印之所詮
07/17 13:25, 172F

07/17 23:39, , 173F
禪林第一堂課就講三法印,來聽聽看吧!
07/17 23:39, 173F

07/17 23:40, , 174F
抱歉一直在打廣告,第一堂課之後就不會在宣傳了,因為第一
07/17 23:40, 174F

07/17 23:41, , 175F
堂課三法印沒聽到,後面就不用聽了。
07/17 23:41, 175F

10/12 05:58, , 176F
*入世(貪瞋癡慢疑)出世(有餘/無餘涅槃)想法做法不同
10/12 05:58, 176F

10/12 06:02, , 177F
凡夫一切執有 聲聞緣覺二乘人阿羅漢僻支佛破有未破空
10/12 06:02, 177F

10/12 06:06, , 178F
小乘只度一己有餘涅槃 大乘度己度人無餘涅槃非凡非聖
10/12 06:06, 178F
文章代碼(AID): #1Lfzn40K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請益
2
15
請益
2
9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9 篇):
請益
3
20
請益
23
89
請益
6
59
請益
9
178
請益
5
16
請益
2
15
請益
2
9
文章代碼(AID): #1Lfzn40K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