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家母愛買魚肉...

看板Buddhism作者 (無染著心無見取心)時間9年前 (2015/04/02 13:5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8 (看更多)
http://book.bfnn.org/books/0016.htm 地藏菩薩本願經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各發 何願,今蒙世尊慇懃讚歎。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乃往過去無量阿僧 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 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 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廣設方便 。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 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 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 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 羅漢問之:欲願何等? 光目答曰: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 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 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 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噉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羅漢愍之,為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光目聞已,即捨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 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當生汝家,纔覺飢寒,即當言說。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 吾是汝母,久處暗冥。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又復短 命。壽年十三,更落惡道。汝有何計,令吾脫免? 光目聞說,知母無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業,墮於惡道。 婢子答言: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若非蒙福,救拔吾難,以是業故,未合解脫。 光目問言:地獄罪報,其事云何? 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稱說,百千歲中,卒白難竟。 光目聞已,啼淚號泣而白空界:願我之母,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無重罪,及歷惡道。 十方諸佛慈哀愍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 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 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 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發誓願已,具聞清淨蓮華目如來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為母發如是大願。吾觀 汝母十三歲畢,捨此報已,生為梵志,壽年百歲。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 劫。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數如恆河沙。 佛告定自在王: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即無盡意菩薩是。光目母者,即解脫菩薩是,光目 女者即地藏菩薩是。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愍,發恆河沙願,廣度眾生。未來世中,若有 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婬妄語者,兩舌惡口者,毀謗大乘者, 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若遇善知識,勸令一彈指間,歸依地藏菩薩,是諸眾生,即得 解脫三惡道報。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歎,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如是奉事者 。未來百千萬億劫中,常在諸天受勝妙樂。若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常為帝王,能 憶宿命因果本末。 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薩有如此不可思議大威神力,廣利眾生汝等諸菩薩當記是經廣宣流 布。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願不有慮。我等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必能承佛威神廣演是經,於 閻浮提利益眾生。定自在王菩薩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禮而退。 ※ 引述《onesadman (一憂子)》之銘言: : 家母由於是東港漁民的小孩 : 所以愛買魚肉回家烹煮 : 我由於沒工作就在家煮飯 : 常常要煎煮炒炸動物的屍體 : 最近也常常有一些皮肉之傷 : 我直覺是因為殺業導致的 : 而且最近無緣無故會兇家母 : 想到佛經上面說 殺生者拆散眾生家庭 : 家庭會不和樂 : 最近真的很煩 : 想請問各位師兄師姐 : 該如何讓家母不再買魚買肉回家給我烹煮? : 我是想到了一個法子 : 就是從家母給我的零用錢中 : 撥出一部分給護生園 功德迴向給我和家母烹煮過的眾生 : 並希望家母漸漸的能夠不買魚肉回家並且戒殺放生 : 不知是否可行? : 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 在此先謝過回答的師兄師姐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7.91.1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7954188.A.24C.html
文章代碼(AID): #1L7DeC9C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7DeC9C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