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佛教因果和宿命論“命中註定”有什麼區別

看板Buddhism作者 (lilneige)時間12年前 (2012/08/17 14:0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iamm (ttt)》之銘言: : ※ 引述《cool810 (慈悲喜捨)》之銘言: : : 夏壩仁波切 : 緣起法,此有故彼有。那麼,問題是,此有如何有? 熏習而有。 五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色根是:眼、耳、鼻、舌、身。 所緣是:色、聲、香、味、觸。 五識身依附著色根接觸其所緣,助伴俱有相應心所法, 能作業了別,了別所緣境、了別自相,隨意識轉,取愛、非愛果。 在識田上面成種,種熟成果。 「現熏種,種生現」無常剎那變化生滅。 也就是透過了有物質的肉體器官,接收了刺激,有了感覺。 意識加工後有了定義,最後保存在意根當中的記憶內。 如紅、響、臭、甜、熱, 到個體的草莓、車子、天空、男、女。 群體的文化、種族、思想主義、等等。 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會以過去經驗作為判斷標準, 隨著自己喜愛的,排除自己不喜愛的。 在接觸到新的經驗的時候產生變化, 舊有的經驗與新接觸的經驗互相影響, 而相續不停的持續演變。一直在身語意上面作業。 這個過程叫作熏習。其實也可以用五取蘊來解釋。 依熏習而起的一切有為法,其名、義、自性,皆為假立。 但我們凡愚誤認為常,所以顛倒在十二因緣中。 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或學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在能夠有正知正見,得知緣起性空後,實修戒、定、慧。 由戒開始,漸漸減少熏習影響,修止,修觀,而後得無分別智,無生法忍。 熏習不生,此滅故彼滅。 -- 修供養者,仰念一切佛法僧寶,體常遍滿,無所不在。 願令此香華,等同法性,普熏一切諸佛剎土,施作佛事。 又念十方一切供具,無時不有。 【占察善業惡報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170.229.191 ※ 編輯: lilneige 來自: 61.170.229.191 (08/17 14:34)
文章代碼(AID): #1GBTwEDZ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BTwEDZ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