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佛教因果和宿命論“命中註定”有什麼區別

看板Buddhism作者 (慈悲喜捨)時間12年前 (2012/08/16 08:15),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夏壩仁波切 ◆居士問:宿命通和宿命論中的“命中註定”有什麼區別? ◇仁波切:有很大區別:宿命通是指通達過去、未來、現在的一切因緣及其結果,既 了知自己、他人多生所行之善惡,也了知因此即將發生的現世報、來世報和他世報的種種 苦樂結果;更了知如何斷除自他一切眾生由不善業所造的種種苦果、以及如何斷除由無明 所造的輪回之苦。 宿命論中的“命中註定”,是指命運不可更改,認為貧富、貴賤、賢愚、得失等命運 都是上天所定,除了請求上天的恩賜,一切都是人力所不能及。這種思想是有問題的,因 為把人的命運看成為“命中註定”就意味著無法改變。龍樹菩薩在《中論》中說: 「苦不從緣生,云何當有苦,無常是苦義,定性無無常。 若苦有定性,何故從集生,是故無有集,以破空義故。 苦若有定性,則不應有滅,汝著定性故,即破於滅諦。 苦若有定性,則無有修道,若道可修習,即無有定性。 若無有苦諦,及無集滅諦,所可滅苦道,竟為何所至。」 如上所說,苦是因緣所生,所以才有生苦的集、才有斷苦的滅,才有離苦的道可修, 所以生老病死、所求不得、愛離別、怨憎會、五蘊熾盛等變化無常就是常說的八苦。相反 “命中註定”就是不可改變,倘若苦是註定的話,就不會有發生痛苦的原因存在;苦若是 註定的,就無法滅苦,醫療治病也變成無用,修行也沒有用處。總之,“命中註定”就是 得已不失、失已不得,不可更改,窮人再努力也不會變富、富人再懈怠也不會變窮,貴賤 、賢愚等亦複如是。這就違背現實了。 佛教承認諸法現象的緣起因果不虛,也承認諸法本性的空無自性,故而佛了知何為苦 ,也了知如何斷苦根、了知滅果為何,更了知如何證道。在佛看來貧富、貴賤、賢愚、得 失等一切命運都不是上天賞罰所致,而是由自己身口意的善惡行為所致。比如說,佛知道 一個人現在所積的善行,將會得到何等善報,也知道一個人現在所積的惡業,將會得到何 等惡報。同時也知道一個人何時改邪歸正,更知道改邪歸正之後會怎麼樣,但這些都不是 佛的安排,而是自己的業力所決定。 其實任何不好的命運,都是可以改變的,因為命運並不掌握在上帝或上天的手裡,也 不掌握在佛或其他什麼神的手裡,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自己想得到好的命運就 應當積累善因,將來必定會得到好的結果。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 「解脫終依己,不由他伴成, 勤修聞戒定,四真諦便生。」 而宿命論認為人一生下來,一切命運都是安排好的,都是命中註定的,是完全被動的 ,無法違背的。而佛教認為任何一種命運都有可能改變,也都有辦法改變。所以說,宿命 通和宿命論完全不同。 -- 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 ~四無量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3.156.130

08/16 08:25, , 1F
隨喜讚嘆,也讚嘆大德的多聞。
08/16 08:25, 1F

08/16 08:52, , 2F
隨喜讚嘆
08/16 08:52, 2F

08/16 23:50, , 3F
隨喜讚嘆!!
08/16 23:50, 3F
文章代碼(AID): #1GB3ktnY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B3ktnY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