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背誦「佛說阿彌陀經」一月之心得與疑惑

看板Buddhism作者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間12年前 (2012/08/14 22:16),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 引述《iamm (ttt)》之銘言: : 回應poohkoala大德 : 末學曾在華藏圖書館中看到過「無量壽經」,曾翻閱幾頁,當初覺得經本很厚, : 內容繁多。我很容易打妄想,短短一部阿彌陀經,都會生起那麼多的疑惑,那麼 : 再讀無量壽經,恐怕妄想紛飛,問題難盡。問題多疑惑便多,疑惑多便難信。 : 比如許多人常在誦唸的「普門品」,這次在編排早晚課時,曾經有親友建議 : 我誦此品,但因為我對經文難以盡信,像是裡面所提到的,有惡人加害時, : 念觀世音菩薩勝號,刀尋段段壞等等。果真如此,世間人都不用怕惡人了。所以, : 最後只讀「阿彌陀經」,內容簡單,沒有神蹟神通的描述,就不會有信 : 與不信的問題,也不用擔心因不信而起不恭敬之心。 : 另外大德所提到的「清淨十念」不容易,其實也是我讀阿彌陀經的疑惑之一。 : 經文所說「一至七日,一心不亂」方能往生,這真是難到極處。但「永明四料簡」 : 又說「萬修萬人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只能解釋成這萬人終究能去, : 但非萬人都能在一生成辦,無法念到一心不亂的,也只能算結個緣,等待來世 : 功夫深了才有可能往生。然而一生不能成辦,再到來世有隔陰之迷,誰能保證 : 自己能像今生一樣,有機會走向學佛的道路? : 回應buddhanature大德 : 大德所提到的故事,有人問世尊,為何世間如此污濁,世尊足點地山河大地變眾寶 : 所成。我的疑問是,沙土黑泥污濁不堪,但會起污濁不堪的,是人心去分別,所以 : 污濁不堪的是人心,但沙土仍是沙土,黑泥仍是黑泥。如果地球上沒有有情眾生, : 仍然有狂風驟雨,烈陽高照,但這些就不再是惡劣天候,因為惡劣天候是人的認知。 : 既然沙土污泥並沒有污濁不堪,為什麼人的清淨心要對應到七寶呢?要以七寶來顯示 : 莊嚴不染?一個人如果心清淨,沙土還是沙土,黑泥還是黑泥,只是對此人而言, : 沙土黑泥不再污濁,但沙土黑泥並不會因為此人心清淨了,就變成黃金白銀, : 不是嗎? 人心染著,看到的世界就是染著的,對應的依報環境就是染著的。 娑婆有空氣汙染,水汙染,泥土汙染(重金屬及化學毒物等汙染),這是娑婆人的共業, 感得的果報,有分別,自然有人住在汙濁的大都會,有人住在少汙濁的鄉下,這就是別業 。 極樂世界可沒有"烈日"與"驟雨",也沒有"汙泥"與"黑沙",而是純淨的依報環境。 你投報到這個娑婆世界來,就是如釋迦說的,"愛不重不生娑婆",愛取有則是輪迴根本。 而娑婆人就如釋尊在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言: "剛強難化、難調難伏"。 你想要去極樂, "念不一不生淨土",但你信不信得入,就得看你福德善根因緣夠不夠, 不夠的話還需自省如何下手。 在楞嚴經,佛說 風災是愚癡感得的果報,火災是嗔心感得的果報,水災是貪心感得的果 報。 世界過了住中劫便入壞中劫,在壞中劫的二十小劫中,前十九小劫,壞有情世間,最後一 小劫,壞器世間。火災下自無間地獄,上壞至初禪天;水災下自無間地獄,上壞至二禪天 ;風災下自無間地獄,上壞至三禪天;四禪天以上,則無大三災之難。   人壽由最初的八萬四千歲起,每過一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止,再由十歲起每過一百 年增一歲,增至原來的八萬四千歲止,這樣一減一增,為一小劫。以數學方式來計算,一 小劫等於(84000-10)x100x2 = 16,798,000年。 狂風驟雨在極樂世界是不會出現的,只有在這個有貪嗔癡的世界,才會出現。所以你 完全想錯了。這是因為你信不入 "一切法由心想生" 這句話。上一次我回答你 "心淨則國土淨",想必你的思維仍太過粗淺,在文字上打轉,跑不出來。 不過我不相信你住在台灣,感受天氣的狀態會如你描述那樣優哉, 烈日與狂風暴雨和土石流水災火災等,天天都在台灣交替或輪流上演。 這是你"過去生" 染(貪嗔癡)而造業(起心動念亦算),泥沙與黑土就是你的依報, 要是你過去生無染業,也不會投生到這裡來。而你問的:會不會清淨就變成黃金白銀? 會的,完全清淨就感得七寶池八功德水的果報。 七寶就是你性德本具的寶藏,七表法代表圓滿無量,也就是說, 修淨業成就者,就恢復無量無邊的自性寶藏受用不完。七寶表清淨?非也 極樂世界七寶表清淨到一定程度所產生的受用,也就是無量無邊的福報。 世間七寶表善業的一定福報。 最究竟來說:汙泥黑沙的確與黃金 的最微塵沒兩樣,但相上與受用來說還是有很大差別。 有人在家會用黃金馬桶,但有人在家會用 汙泥或黑沙做成的馬桶? 你會嗎? 你捐一小袋黃金給慈善單位他們要收,但你捐一小袋黑沙給慈善單位看看,你敢嗎? 在人世間,佛法不壞世間法,大德需是能參入才有受用。 建議還是有幾分證量說幾分話,有分別就講有分別。 別說人心分別汙泥黑沙,沒有分別心就成就妙觀察智,就是菩薩了 釋迦過去世,的確有人捐沙子給他,他也接受了,佈施者也能成就無限功德。 不過吾輩還得掂一掂分量,認真觀察自己思維是否能像菩薩一樣,平等無礙。 依心清淨程度來分,看到的境界有三個狀態與階段,提供你參考如下: 不學佛: 沙是沙,泥是泥,黃金是黃金,黃金不是泥,泥不是黃金 ==>世間角度 學佛一段時日: 沙不是沙,泥已非泥,黃金已非黃金, 都是微塵因緣所成==>出世角度 證量: 沙還是沙,泥還是泥,黃金還是黃金,說話絕不和稀泥,吃飯絕不摻沙 絕不說大便或放臭屁不臭,黃金還是有大用, 絕不說 "黃金基本粒子就像大便基本粒子一樣"這種話。==>世出世間角度 另外,在極樂世界,身體是金剛那羅延身,是不用吃飯睡覺或大便放屁的(雖一開始還有想 吃飯和睡覺的妄想,但不久就不會有,即使吃飯也不用買便當,隨想隨來,事已化去, 也不用大便。這都是你在經上讀過的,但你消化得如何可已自己量量)。 這些極樂的依報都是心清淨後的受用。 如果你在此娑婆(堪忍世界)拉屎吃飯醒來睡覺生病交際不覺世間有苦, 那你不是 "過分無感",就是成佛;但如果你說你已成佛又怎會有疑? 怎會看不到這裡遍地黃金或七寶?怎看不到平整無山?。 淨業不足,也就是妄想執著分別無法降伏到功夫成片狀態,是無法夠格說清淨的, 也無法去說"人心分別的", 因為即使菩薩也不會介意眾生分別心,菩薩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的。 故若信不入"佛理"就行證非常有限,無法取證漏盡,這都還是要輪迴受惑業苦之報。 以上,希望稍有助益 buddhanature : 回應feelthat : 金銀等物由心所生,如果遵照佛陀教悔,不再追求金銀等物,為何心會生金銀? --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 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 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 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 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39.189.121

08/14 22:32, , 1F
阿彌陀佛 ~
08/14 22:32, 1F

08/14 22:40, , 2F
所言甚是,末學亦發現自己疑惑中的盲點,簡述於#1GAazLNW
08/14 22:40, 2F

08/14 22:41, , 3F
隨喜讚嘆
08/14 22:41, 3F

08/15 12:51, , 4F
阿彌陀佛
08/15 12:51, 4F
文章代碼(AID): #1GAbsy20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GAbsy20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