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背誦「佛說阿彌陀經」一月之心得與疑惑

看板Buddhism作者 (ttt)時間12年前 (2012/08/15 22:45), 編輯推噓1(106)
留言7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9 (看更多)
※ 引述《bbsamtb (阿彌陀佛)》之銘言: : ※ 引述《iamm (ttt)》之銘言: : : 關於您所分享的兩種讀經方式,我會選擇先解惑,再以印光大師所說的「不分別」的 : : 方式讀經。以阿彌陀經眾寶所成的疑惑為例,我如果沒有提問,沒有從心底解除 : : 這個疑惑,那麼每讀誦一次,這個問題自然浮現一次。這要如何能定?如今解惑之後, : : 以後再讀誦阿彌陀經,就不會被此問題困擾,不是更能得定嗎? : 阿彌陀佛 :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有疑惑就求解是好事。 既然提到了念佛圓通章,我索性再問一下一個小問題。當初剛念到念佛圓通章時, 裡面有一句「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不是很確定其精確的意義為何,所以上網搜尋, 看到有師父解釋說「若逢不逢」為因,「或見非見」為果,當下不太能夠接受這種講法。 後來誦念多次後,覺得念佛圓通章其實結構很清晰,分反正兩面交叉論述,先反後正。 如「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為反,「二人相憶, 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為正。對應到後面「如母憶子, 若子逃逝,雖憶何為?」為反,「子若憶母,如母憶時」為正。 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兩句對仗,不應為因果關係。末學覺得他應該是指,相逢亦如 同不逢,見到如同沒見。指兩人即使近在咫尺,亦形同天涯之意。這樣跟後面的, 「同於形影,不相乖異」,雖遠在天涯,卻同近在咫尺般,才互相對比。 不知各位大德覺得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179.36

08/15 23:12, , 1F
http://ppt.cc/ghhS 淨空法師開示,請見影片25分處開始。
08/15 23:12, 1F

08/15 23:28, , 2F
法師竟然站著上課!他們怎麼沒布置法座? orz
08/15 23:28, 2F

08/15 23:31, , 3F
那個年代有些久遠,也許有其因緣吧,法師站著也很有精神。
08/15 23:31, 3F

08/15 23:31, , 4F
樂在其中,讓人讚嘆。 ^ ^
08/15 23:31, 4F

08/15 23:32, , 5F
http://ppt.cc/AZu1 補充明證法師的開示,影片5分05秒開始
08/15 23:32, 5F

08/15 23:33, , 6F
二位法師講的都令人法喜充滿,原PO可以看看。 阿彌陀佛 ~
08/15 23:33, 6F

08/15 23:37, , 7F
感恩
08/15 23:37, 7F
文章代碼(AID): #1GAxNyDC (Buddh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GAxNyDC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