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睡眠之害

看板Buddhism作者 (嗡嘛呢唄咩吽)時間12年前 (2012/02/12 00:59), 編輯推噓12(1204)
留言16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睡眠之害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祇園精舍,教導比丘應當精勤修行,轉化所有障蔽自心光明的煩惱 ;世間諸法盡皆無常,若能淨心,即得智慧,徹見實相,便可遠離苦惱,得大安樂。 當時,有一比丘心智昏鈍不明,不能體會佛陀苦心的教導,每日飽食後即關起房門,放縱 習性,恣意睡眠;貪愛色身快意舒適,從不修習無常觀等觀行法門。佛陀觀察這位比丘總 是懈怠懶惰地度過每一天,不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七日的時間,擔心他因放逸而墮落三塗 ,於是前往比丘靜室予以度化。 然而在房內的比丘不知佛陀的到來,依舊酣睡不醒,世尊見其心念汩沒,覺性迷昧不顯, 便彈指作聲令其覺曉,同時呵斥道:「快起床,怎麼還在睡覺呢?你這樣的行徑就像牛馬 身上的寄生蟲,以及螺、蚌、蠹蟲一樣,不知此身乃眾苦根源,隱蔽於不淨之中,只因貪 愛身體的舒適而懈怠墮落。如同有人受重傷,遭遇如此危急厄難,卻安逸睡眠而不尋求解 脫之道。修行之人不能懶惰好眠,常當自警,心心念佛念法念僧,學習諸佛菩薩的行跡, 便能遠離憂患苦惱。此外,還要常觀無常苦空,破除邪見、令生正見,便是世間明眼之人 。若能如此,千倍福報功德由此而生,永遠不會墮入三塗惡道。」 比丘聞佛音聲,如雷貫耳,驚坐而起,見佛親自教誨於前,立刻起身頂禮佛足。世尊接著 問比丘:「你能憶知過去生的因緣嗎?」比丘惶恐地說:「弟子心智為五蘊煩惱所覆蓋, 不能明瞭多生累劫宿命之事。」世尊悲憫地說:「你在過去維衛佛時曾出家修行,不僅不 誦經持戒,更貪求名聞利養,飽食終日懶散不勤,從不存念佛法義理,所以命終之後便墮 落為寄生蟲。五萬年後果報受盡,又投生為螺、蚌之類和樹中蠹蟲各五萬年,這四種蟲心 智昏闇,長生暗冥無有智慧,貪身愛命喜好隱蔽之處,以冥為家不樂光明;若待其一覺醒 來,已過了很長的時間!如此久遠纏繞在罪業之網,不求出離。今日,你終於罪畢福生, 能生而為人,更得以出家修行;為何還要重蹈覆轍,貪著睡眠以待來日墮落?」 比丘聽了過去生懈怠受苦的因緣,全身毛骨悚然,心生懺悔;自此一心念道,以精進勇猛 之力漏盡煩惱,證得羅漢,不再受生死之苦。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一》 省思 -------------------------------------------------------------------------------- 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猜疑,皆是蓋覆清淨心日的烏雲,當中尤以「睡眠」的需求最 難調伏。修行之初須善調身心,常自省察是否放逸而眠;亦不能過於逼迫,不休不眠。常 行中道,道可得矣。 http://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305.htm -- 只有在最艱苦的困境中,我們的智慧與內在力量才能格外茁壯。 --達賴喇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154.20

02/12 09:02, , 1F
隨喜
02/12 09:02, 1F

02/12 09:11, , 2F
隨喜
02/12 09:11, 2F

02/12 11:54, , 3F
這我經常犯>"<
02/12 11:54, 3F

02/12 13:32, , 4F
法喜
02/12 13:32, 4F

02/12 14:29, , 5F
隨喜
02/12 14:29, 5F

02/12 18:23, , 6F
隨喜
02/12 18:23, 6F

02/12 18:44, , 7F
昏沉想睡時可修行禪
02/12 18:44, 7F

02/12 18:56, , 8F
隨喜
02/12 18:56, 8F

02/12 21:42, , 9F
每天都早上都爬不起來
02/12 21:42, 9F

02/13 07:38, , 10F
隨喜
02/13 07:38, 10F

02/13 08:51, , 11F
推~ 我也很愛睡 >"<
02/13 08:51, 11F

02/14 08:11, , 12F
很愛睡+1...謝謝分享>"<
02/14 08:11, 12F

02/14 11:27, , 13F
平常白天如果有睡意,用手用力捏一捏鼻子,就不會想睡了
02/14 11:27, 13F

02/17 08:44, , 14F
有人知道以下這句出處嗎:
02/17 08:44, 14F

02/17 08:44, , 15F
咄咄汝好睡,螺螄蚌蛤內,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02/17 08:44, 15F

06/03 08:01, , 16F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06/03 08:01, 16F
文章代碼(AID): #1FDfvLU5 (Buddhism)
文章代碼(AID): #1FDfvLU5 (Buddh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