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阿羅漢為什麼可以身苦心不苦

看板Buddha作者 (突破庫侖障壁)時間4年前 (2020/04/01 09:04), 編輯推噓15(150106)
留言121則, 7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因為 阿羅漢有一種我們沒有的心識 https://reurl.cc/AqKXWQ (文中阿拉漢 = 阿羅漢) 出世間心 出世間心是「超越」由五取蘊組成的世間之心。此心導向脫離生死輪迴(saṃsāra), 及證入涅槃:苦的止息。一共有8種出世間心,這些心屬於證悟的4個層次:[1] 一、入流(须陀洹); 二、一還(斯陀含); 三、不還(阿那含); 四、阿拉漢。 每一層次皆有兩種心:道心(maggacitta)與果心(phalacitta)。一切出世間心所緣取 的目標都是無為究竟界,即:涅槃。但依各自不同的作用,而分別為道心與果心。道心是 出世間善心;果心則是出世間果報心。 道心的作用是斷除(或永遠地減弱)諸煩惱; 果心的作用則是體驗因相符的道心所帶來的某種程度解脫。 出世間道心 入流道心(sotāpatti-maggacitta,音譯:须陀洹道心):進入趣向解脫的不退轉 之道是為入流,而體驗此道之心則名為入流道心或入流道心。「流」(sotā,音譯:須 陀)即是八聖道分: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恆河之 水不斷地從喜瑪拉雅山流向海洋,出世間八聖道分亦從正見之生起不斷地流向證悟涅槃。 一來道心(sakadāgāmi-maggacitta,音譯:斯陀含道心):此心是與八聖道相應 而屬於一還界之心。此心沒有斷除任何「結」,但滅除了較粗的欲欲(對欲樂的欲求)與 嗔恚。已達到此境者最多只會再回到人間一次即證得最終的解脫。 不來道心(anāgāmi-maggacitta,音譯:阿那含道心):已證得第三道者將不會再 次投生到欲界。若這類人在今世不能證得阿拉漢果,他即會在來世投生到色界天,以及在 其地證得最終的解脫。不來(不還)道心斷除了欲欲與嗔恚二結,也永遠地根除了兩個嗔 根心。 阿拉漢道心(arahatta-maggacitta):阿拉漢是已完全解脫者;他已「破除」( hata)煩惱「敵」(ari)。阿拉漢道心是令到直接證得阿拉漢果、完全解脫的心。此心 徹底斷除了五個微細『結』,即:對色界生命之欲求、對無色界生命之欲求、我慢(驕傲 )、掉舉、無明。它也斷除了剩餘的不善心:四個邪見不相應貪根心,以及一個掉舉相應 痴根心。[1] 每一道心皆只生起一次,且只維持一心識剎那;它不能重複地出現於已證悟該道者的心流 里。相符的果心起初只隨道心之後出現兩三次,即只維持兩三個心識剎那。但過後果心能 夠重複地生起,而且能在屬於出世間定的果定(Phalasamāpatti[2])當中持續地出現許 多次。 出世間果心 入流果心(sotāpatti-phalacitta,音譯:须陀洹果心)緊接著入流道心之後在同 一心路過程里生起的果心。 一來果心(sakadāgāmi-phalacitta,音譯:斯陀含果心)緊接著一來道心之後在 同一心路過程里生起的果心。 不來果心(anāgāmi-phalacitta,音譯:阿那含果心)緊接著不來道心之後在同一 心路過程里生起的果心。 阿拉漢果心(arahatta-phalacitta)緊接著阿拉漢道心之後在同一心路過程里生起 的果心。[3] 諸道與果是通過修習觀禪(vipassanā-bhāvanā,維巴沙那)而證得。這種禪法涉及提 升慧根(paññā)。通過持續地觀照名法與色法的生滅,禪修者得以知見它們的無常、 苦、無我真實相。當這些觀智完全成熟時,它們即會導致道心與果心生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75.1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85703086.A.B75.html

04/01 09:07, 4年前 , 1F
一言以蔽之
04/01 09:07, 1F

04/01 09:08, 4年前 , 2F
這個心不是由五取蘊組成的
04/01 09:08, 2F

04/01 09:08, 4年前 , 3F
所以五取蘊受苦與他無關 他也不會受到五取蘊的影響
04/01 09:08, 3F

04/01 09:41, 4年前 , 4F
輪迴屬於苦集二諦,苦諦是果,集諦是因,苦諦由集諦所生
04/01 09:41, 4F

04/01 09:42, 4年前 , 5F
集諦攝有漏業與煩惱,有漏業與煩惱二者當中,有漏業來自
04/01 09:42, 5F

04/01 09:43, 4年前 , 6F
煩惱,煩惱的根源是我執無明,我執無明屬於煩惱心所當中
04/01 09:43, 6F

04/01 09:44, 4年前 , 7F
的不正見心所,阿羅漢的心識中已斷除煩惱心所的不正見心
04/01 09:44, 7F

04/01 09:45, 4年前 , 8F
所,沒有我執無明薩迦耶見的動機造業,故不會引生苦諦。
04/01 09:45, 8F

04/01 09:47, 4年前 , 9F
好像是有掃過幾篇 還未得羅漢的長者(老者)生病在叫苦的
04/01 09:47, 9F

04/01 09:47, 4年前 , 10F
但不知是否有 "已"證得羅漢的長者在叫苦的?
04/01 09:47, 10F

04/01 09:48, 4年前 , 11F
十二緣起支當中,五取蘊的受支屬於異熟果報,受支包含苦
04/01 09:48, 11F

04/01 09:48, 4年前 , 12F
(沒特別去關注 但我覺的應該還是有)
04/01 09:48, 12F

04/01 09:49, 4年前 , 13F
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捨受)等,凡夫於受支產生時,會產
04/01 09:49, 13F

04/01 09:51, 4年前 , 14F
生愛取,由愛取有產生下一重的輪迴,阿羅漢已斷除無明我
04/01 09:51, 14F

04/01 09:53, 4年前 , 15F
執的煩惱心所,對於受支不會有無明的非理作意產生能引業
04/01 09:53, 15F

04/01 09:53, 4年前 , 16F
我記得是已證果羅漢仍會因為色身痛苦而不舒服喊痛等等,
04/01 09:53, 16F

04/01 09:53, 4年前 , 17F
但是不起煩惱。
04/01 09:53, 17F

04/01 09:54, 4年前 , 18F
至於喊苦跟喊痛,應該是不同意思
04/01 09:54, 18F

04/01 09:55, 4年前 , 19F
如果以四聖諦對於苦的定義來說,阿羅漢應該不會覺得苦,
04/01 09:55, 19F

04/01 09:55, 4年前 , 20F
但是色身的痛應該會有
04/01 09:55, 20F

04/01 10:34, 4年前 , 21F
對 五取蘊組成的色身 痛苦是有的
04/01 10:34, 21F

04/01 10:35, 4年前 , 22F
但由於出世間心不是由五取蘊組成 所以不會感受到痛苦
04/01 10:35, 22F

04/01 10:36, 4年前 , 23F
<攝類>:五蘊與五取蘊二者有三句差別。
04/01 10:36, 23F

04/01 10:37, 4年前 , 24F
五取蘊的取有能取與所取的關係,五蘊當中受想行識四蘊是
04/01 10:37, 24F

04/01 10:38, 4年前 , 25F
心,心包含心、心所,即識蘊的心王與其相應的受、想、行
04/01 10:38, 25F

04/01 10:38, 4年前 , 26F
等心所,獲得阿羅漢果的心識當中,阿羅漢的心、心所已斷
04/01 10:38, 26F

04/01 10:39, 4年前 , 27F
除了無明的煩惱心所,故阿羅漢的心識是五蘊但不是五取蘊
04/01 10:39, 27F

04/01 10:41, 4年前 , 28F
阿羅漢是依自身所攝的五蘊安立的士夫,阿羅漢的心識證得
04/01 10:41, 28F

04/01 10:42, 4年前 , 29F
盡無生智,雖有苦樂受但不會有貪瞋等煩惱,不再有苦諦的
04/01 10:42, 29F

04/01 10:43, 4年前 , 30F
能取集諦,也就不再有苦諦的所取。
04/01 10:43, 30F

04/02 02:30, 4年前 , 31F
理論上是身苦心不苦,但實際上身體還是會影響心理的
04/02 02:30, 31F

04/02 02:31, 4年前 , 32F
但是阿羅漢有排除這種苦的「積聚」能力,而一般的眾生
04/02 02:31, 32F

04/02 02:31, 4年前 , 33F
苦會對他們形成積聚,然後業力流轉,死後再輪迴
04/02 02:31, 33F

04/02 02:32, 4年前 , 34F
阿羅漢因為證悟空性,不管身體或心理的苦,只要他定力
04/02 02:32, 34F

04/02 02:33, 4年前 , 35F
還沒退,他有能力去觀照=〉排毒。 死後回歸寂滅
04/02 02:33, 35F

04/02 02:33, 4年前 , 36F
只要肉體還在,就一定會有五蘊,然後有各種感受,不要
04/02 02:33, 36F

04/02 02:34, 4年前 , 37F
太理想化說阿羅漢不會感到苦、煩惱。 簡單的說就像病
04/02 02:34, 37F

04/02 02:34, 4年前 , 38F
毒一樣,一般的人中了就會擴散,而阿羅漢有排毒能力
04/02 02:34, 38F

04/02 02:35, 4年前 , 39F
他可以一邊受苦,一邊融入空性去除這些苦的積聚
04/02 02:35, 39F
還有 42 則推文
04/04 13:35, 4年前 , 82F
天氣變化例如冷熱等帶來的苦樂受等,是有的,但是聖者知
04/04 13:35, 82F

04/04 13:36, 4年前 , 83F
道這些感受並非自性成立的自性有,所以不會對諸如天氣變
04/04 13:36, 83F

04/04 13:37, 4年前 , 84F
化帶來的苦樂受等非理作意,因此也不會由非理作意進而產
04/04 13:37, 84F

04/04 13:38, 4年前 , 85F
生貪嗔等煩惱。
04/04 13:38, 85F

04/04 13:39, 4年前 , 86F
又,輪迴的苦諦並非指苦受,苦諦所說的三苦:苦苦、壞苦
04/04 13:39, 86F

04/04 13:40, 4年前 , 87F
、行苦,苦苦指的是苦受,壞苦指的是樂受(有漏樂受),
04/04 13:40, 87F

04/04 13:41, 4年前 , 88F
行苦指的是五取蘊,苦諦的真實義指的是行苦,苦苦與壞苦
04/04 13:41, 88F

04/04 13:43, 4年前 , 89F
二者的所依是行苦,證阿羅漢道果者斷除了行苦(五取蘊苦)
04/04 13:43, 89F

04/04 13:44, 4年前 , 90F
雖然此世還有苦蘊的色身,但是已獲得無漏心解脫(心包括
04/04 13:44, 90F

04/04 13:46, 4年前 , 91F
心、心所,受想行識四蘊獲得無漏智),不會再有後世取蘊
04/04 13:46, 91F

04/04 13:48, 4年前 , 92F
真心是現證空性的根本智(即聖者的道心),現證空性的心
04/04 13:48, 92F

04/04 13:49, 4年前 , 93F
是世俗諦,而現證空性的心本身也是無自性的,也就是聖者
04/04 13:49, 93F

04/04 13:50, 4年前 , 94F
的根本定智的究竟法性是空性,這一分空性是勝義諦體性,
04/04 13:50, 94F

04/04 13:51, 4年前 , 95F
要把此法與此法的法性區分清楚,不能直接說此法是空性,
04/04 13:51, 95F

04/04 13:52, 4年前 , 96F
是說此法的法性(此法究竟的法性即此法究竟的自性)是空性
04/04 13:52, 96F

04/04 13:54, 4年前 , 97F
相關可參閱隔壁buddhism板:
04/04 13:54, 97F

04/04 13:55, 4年前 , 98F
#1SzvbsZD (Buddhism) [讀經] 實相念佛(智慧緣菩提)
04/04 13:55, 98F

04/04 13:57, 4年前 , 99F
感謝詳盡的說明
04/04 13:57, 99F

04/05 16:08, 4年前 , 100F
有是執著,無亦是執.離有離無,離一切執著,才能證空性,道理
04/05 16:08, 100F

04/05 16:09, 4年前 , 101F
是這樣說,但是在止觀中,不可能離一切,只能觀我空,因為自
04/05 16:09, 101F

04/05 16:11, 4年前 , 102F
身才有切身的關係,觀時才能真正的,完全的去承認"我空".
04/05 16:11, 102F

04/05 16:13, 4年前 , 103F
這樣完全的確認"無我"就能證初果.所以原始佛法不需要說法
04/05 16:13, 103F

04/05 16:14, 4年前 , 104F
空,但是初果聖人,也是能明白法空,只是沒有經止觀的確認.
04/05 16:14, 104F

04/05 16:19, 4年前 , 105F
所以不可能帶著,我想證果,這樣的心,去證得初果到四果.
04/05 16:19, 105F

04/05 17:01, 4年前 , 106F
感謝說明
04/05 17:01, 106F

04/05 22:51, 4年前 , 107F
你看你的父親時,說你父親是有的,這怎麼會是執著呢?如
04/05 22:51, 107F

04/05 22:52, 4年前 , 108F
果有一天某個人不在了,你說這個人不在(無)了,怎麼會是
04/05 22:52, 108F

04/05 22:53, 4年前 , 109F
執著呢。佛法當中認識一個法,要從其名相、定義、事例等
04/05 22:53, 109F

04/05 22:54, 4年前 , 110F
認識才能掌握這個法的內涵,比如說有這個名相,其定義為
04/05 22:54, 110F

04/05 22:54, 4年前 , 111F
何?舉出事例,如剛剛舉出你看見父親有這件事的事例,那
04/05 22:54, 111F

04/05 22:55, 4年前 , 112F
麼在這個有的事例上,怎樣才是執著?怎樣才是不執著?又
04/05 22:55, 112F

04/05 22:57, 4年前 , 113F
舉出什麼事例可以說無?並且在此事例上怎麼才是執著?怎
04/05 22:57, 113F

04/05 22:58, 4年前 , 114F
樣才是不執著?又所謂的我空,在施設處的我上空掉了什麼
04/05 22:58, 114F

04/05 22:58, 4年前 , 115F
?所緣境的我與趨入境的我有何不同,這些都要去思惟觀察
04/05 22:58, 115F

04/05 23:02, 4年前 , 116F
學習佛法要透過教典的聞思修增上,才能夠逐漸深入義理。
04/05 23:02, 116F

04/05 23:14, 4年前 , 117F
關於聖者果位的名言中有得、有證,勝義中無得、無證,可
04/05 23:14, 117F

04/05 23:15, 4年前 , 118F
參考底下隔壁buddhism板這一篇文當中附註的段落:
04/05 23:15, 118F

04/05 23:16, 4年前 , 119F
#1RmdEynu (Buddhism) [讀經] 佛誕節-《釋迦佛讚偈》、《
04/05 23:16, 119F

04/09 01:29, 4年前 , 120F
假設分開 法身vs肉身 兩者 當你肉身察覺到有法身的存在?
04/09 01:29, 120F

04/09 01:29, 4年前 , 121F
那麼 肉身意見 是要怎麼變成法身? 似乎是個問題
04/09 01:29, 121F
文章代碼(AID): #1UW-Ykjr (Buddha)
文章代碼(AID): #1UW-Ykjr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