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南傳菩薩道 釋迦牟尼佛的菩薩修行過程

看板Buddha作者 (Mindfulness)時間7年前 (2016/09/09 12:09), 7年前編輯推噓4(4054)
留言5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0 (看更多)
: → rabbit1974: evo,景仰佛陀是一回事,當時很多的鈍根者提問,為了 09/09 11:36 : → rabbit1974: 讓他們理解,佛陀用了許多例子與善巧之說去讓他們理 09/09 11:36 : → rabbit1974: 解核心的東西,法門八萬四千但真理實相如手中葉,後 09/09 11:36 : → rabbit1974: 來這些善巧可能被編入冊,有的形成宗派,有的被視為 09/09 11:36 : → rabbit1974: 核心價值,殊不知有的東西只是專為某些根器者說,剛 09/09 11:36 : → rabbit1974: 好與你契合而已,未必可以成為普世價值。 09/09 11:36 【修止觀法門的理由、契機與對象?】 問: 尊者,止、觀禪業處此法門,在緬甸是否適合每一個人的根基, 每個聖者都是觀此法門而契入的嗎? 假如此法門不契機或有什麼反應, 此法門對鈍根和利根之人,各自大概需要多長的時間能證入禪那? 此法門是否也是信者能入? 瑪欣德尊者答: 只要你想要斷煩惱、證入涅槃,你就非依戒、定、慧不可。 因為能斷煩惱的必須得是道智,道智必須得要修觀智, 你觀智成熟,才能夠生起道智。 而如果你沒有修觀、你沒有觀智,你就不可能斷去煩惱。 假如不修觀禪、不證觀智,也可以斷去煩惱; 那麼外道修定也可以斷去煩惱,外道修苦行也可以斷煩惱,是不是? 那這樣的話,佛法與外道就不分,內外也不分。 我們可以說,佛陀的教法,是不共外道的。 也就是說,佛陀的教法裡有觀智,外道的教法裡沒有觀智。 因此,沒有所謂的這種止、觀禪法門,適不適合某些人、適不適合鈍根和利根的人。 只能夠說,你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如果你選擇輪迴的話,你怎麼樣選擇都可以; 但如果你要選擇出離世間、脫離輪迴的話,那麼你就要依照戒、定、慧的次第來修行。 每一位證悟涅槃與道果的聖者,他們都是要依靠戒、定、慧的這種方法來修行。 此法門對於鈍根和利根: 鈍根的人,就是剛才所說到的,你是屬於苦行道,你是屬於遲通達; 對利根的人來說,你可能是樂行道,你也可能是速通達。 至於說,要修多長的時間,才能夠證入禪那,這個我們也很難說。 證得禪那與道果,必須得要具備很多種條件, 例如:你過去世的巴拉密(菩提資糧),你今世個人的精進力,你的禪修導師; 你的智慧與根器,還有環境、氣候、食物等這些因,每個因緣缺一不可。 所以,我們不可能武斷地說,我能保證你在多少天證得禪那, 或者保證多少天證悟聖果。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教的這種禪修方法,就有問題了。 -- 願眾生遠離一切煩惱 願眾生沒有身體上的痛苦 願眾生沒有心理上的痛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7.21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73394149.A.66E.html

09/09 12:18, , 1F
E大 淨土宗說 鈍根的人 世尊特別介紹西方極樂世界
09/09 12:18, 1F

09/09 12:18, , 2F
是成佛保證班 加入此班的條件就是如youtube海浪法師
09/09 12:18, 2F

09/09 12:19, , 3F
一樣"ㄛ彌陀佛ㄛ彌陀佛ㄛ彌陀佛ㄛ彌陀佛ㄛ彌陀佛"..
09/09 12:19, 3F

09/09 12:20, , 4F
其他都不雜修 止觀什麼的->想太多!專持彌陀名就對了
09/09 12:20, 4F

09/09 12:24, , 5F
淨土宗還說(依大阿彌陀經)世尊說彌陀是"諸佛中之王"
09/09 12:24, 5F

09/09 12:25, , 6F
試問 有上述似法偽說橫行 瑪欣德說破嘴 台灣眾多若
09/09 12:25, 6F

09/09 12:26, , 7F
不思辨正邪的佛教徒 就不會信受正統菩薩乘與聲聞法
09/09 12:26, 7F

09/09 12:28, , 8F
導致尊者說破嘴也沒用--所以E大能體會觀淨比丘(帕奧
09/09 12:28, 8F

09/09 12:28, , 9F
禪林)比較積極去駁斥北傳似法 而不是默而摒之而已~
09/09 12:28, 9F
想請教賢友觀淨尊者駁斥北傳似法的文章連結

09/09 12:42, , 10F
其實我覺得修淨土的專心念佛不管世事也挺好的 有問題的是
09/09 12:42, 10F

09/09 12:42, , 11F
修淨土又不好好專心念佛愛嚼舌根愛跟人辯論 亂講一堆似是
09/09 12:42, 11F

09/09 12:42, , 12F
而非的話 甚至有的還藉此斂財的 這才是問題
09/09 12:42, 12F
※ 編輯: EvolutionWin (59.127.212.34), 09/09/2016 12:47:42

09/09 13:27, , 13F
你還在做這件事代表你還不懂,回應幾句推文開一篇文
09/09 13:27, 13F

09/09 13:27, , 14F
章,引文回應,你以什麼樣的立場在與版友們互動呢?
09/09 13:27, 14F

09/09 13:35, , 15F
其實你可以乾脆貼連結,就是你們大家不要吵,不要問
09/09 13:35, 15F

09/09 13:35, , 16F
,你們只要去看這幾位尊者與禪師的開導便可。。。其
09/09 13:35, 16F

09/09 13:35, , 17F
實你可以省下貼文的時間,大家直接打關鍵字,去查禪
09/09 13:35, 17F

09/09 13:35, , 18F
師與尊者的開示與問答即可。
09/09 13:35, 18F

09/09 13:50, , 19F
跟修淨土的討論至少還是活生生的人,之前你要競選版
09/09 13:50, 19F

09/09 13:50, , 20F
主我就覺得怪,難道要大家跟siri互動嗎?如何對治煩
09/09 13:50, 20F

09/09 13:50, , 21F
惱你自己要深入了解苦集,然後滅道對治,三法印這些
09/09 13:50, 21F

09/09 13:50, , 22F
是最基本最重要,要知道自己有沒有了悟這些,而不是
09/09 13:50, 22F

09/09 13:50, , 23F
抱著這些語錄,只要看這些就夠了。
09/09 13:50, 23F

09/09 14:28, , 24F
觀淨比丘<復歸佛陀的教導(一)> 非網址 但可估苟查閱
09/09 14:28, 24F

09/09 14:46, , 25F
只是要你問自己關於佛陀的三法印有沒有如實了解,不
09/09 14:46, 25F

09/09 14:46, , 26F
是要你以聖者之姿講出什麼法義,一下子生出那麼多篇
09/09 14:46, 26F

09/09 14:46, , 27F
文章出來,讓我想到以前有部電影,裡面的外星人把它
09/09 14:46, 27F

09/09 14:46, , 28F
砍成兩半會變兩隻,之後無限增長,真的很可怕,我一
09/09 14:46, 28F

09/09 14:46, , 29F
時忘了之前的教訓,我不敢再推你的文了,以上,別再
09/09 14:46, 29F

09/09 14:46, , 30F
回應了。
09/09 14:46, 30F

09/09 15:06, , 31F
這邊是討論區不是布道大會,照你的邏輯沒人可以發言
09/09 15:06, 31F

09/09 15:06, , 32F
只能發問,觀念不同的人很多,還沒遇過你這類型的,
09/09 15:06, 32F

09/09 15:06, , 33F
你快樂就好。
09/09 15:06, 33F
三法印並沒有記載在巴利三藏 對南傳來說 它非佛陀的教義 我在貼佛陀的法的時候 從來沒有想過會造成別人的害怕與苦惱 這對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但從今以後我知道了 嗔恨是一個減弱智慧的障礙、蓋及心之瘤。 依照佛陀的教法 減輕內心的五蓋 心就會變得柔軟 適業 清澈明亮 穩固 也能精確地專注于斷除諸漏 在《增支部.五集》裏,佛陀如此說: 「有五種心的污染; 受到它們污染的心變得不柔軟、不適業、不清澈明亮、不穩固, 也不能精確地專注于斷除諸漏 。 這五種污染是什麼? 它們是: 欲欲 、 瞋恨、 昏沉與睡眠、 掉舉與追悔 、 疑。 但如果心能夠脫離這五種污染, 它就會 柔軟、 適業、 清澈明亮、 穩固, 也能精確地專注于斷除諸漏。 對於上等根力能夠證得的任何法, 他都可以將心導向它, 而如果諸緣具足的話, 他將獲得證悟的能力。」 在同一集的另一部經裏,佛陀如此說: 「有五種減弱智慧的障礙、蓋及心之瘤。是哪五個? 欲欲是一個減弱智慧的障礙、蓋及心之瘤。 瞋恨…… 昏沉與睡眠…… 掉舉與追悔…… 疑是減弱智慧的障礙、蓋及心之瘤。 若還未克服這五個, 智慧因此缺少力量的比丘 是不可能知曉自己真正的利益、 別人的利益, 以及兩者的利益; 他也沒有能力證悟屬於殊勝成就的超凡境界, 即導致證悟聖果的智見。 但若比丘已克服了這五個減弱智慧的障礙、蓋及心之瘤, 他就能夠知曉自己真正的利益、別人的利益,以及兩者的利益; 他也有能力證悟屬於殊勝成就的超凡境界,即導致證悟聖果的智見。」 ※ 編輯: EvolutionWin (59.127.212.34), 09/09/2016 16:26:55

09/09 17:27, , 34F
嗔恨是看你自己有沒有嗔恨,智慧是看你自己有沒有智
09/09 17:27, 34F

09/09 17:27, , 35F
慧,你是個信仰者,不是修行者,你分享你認為是正法
09/09 17:27, 35F

09/09 17:27, , 36F
的東西,你自己做得到嗎?依其他宗派的立場來看,你
09/09 17:27, 36F

09/09 17:27, , 37F
分享的東西也不是佛陀的法,你自認正法且可利益他人
09/09 17:27, 37F

09/09 17:27, , 38F
,這個法你要先花時間來利益自己,體悟名相而不是一
09/09 17:27, 38F

09/09 17:27, , 39F
直講名相,你重複貼出的東西自己牢記在心就好,不相
09/09 17:27, 39F

09/09 17:27, , 40F
應的,一次都不會看,你貼一百次也沒用,不過你那堅
09/09 17:27, 40F

09/09 17:27, , 41F
持到底的精神很厲害,關掉論壇,大家還是過自己的日
09/09 17:27, 41F

09/09 17:27, , 42F
子,但一進來如果都是你發文回應的洗版狀態,這是一
09/09 17:27, 42F

09/09 17:27, , 43F
種困擾,而不是你讓大家或我起了嗔心。
09/09 17:27, 43F

09/09 17:31, , 44F
學佛不是讓自己強制去做那些尊者禪師法師講的東西,
09/09 17:31, 44F

09/09 17:31, , 45F
是要有方法讓你達到那個境界不是讓你現在就遵守,壓
09/09 17:31, 45F

09/09 17:31, , 46F
抑自己的本性,那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09/09 17:31, 46F

09/09 21:20, , 47F
我po文主要是讓自己看 也讓大家看 並不會抱著要指
09/09 21:20, 47F

09/09 21:20, , 48F
定某某人來看的期望
09/09 21:20, 48F

09/09 21:26, , 49F
另一個目的就是一直複習 練習佛陀給予我的教導
09/09 21:26, 49F

09/09 21:27, , 50F
面對著嗔恨 才能練習去除嗔恨
09/09 21:27, 50F

09/09 21:33, , 51F
如果嗔恨像你所說的那樣只能壓抑 而不能透過實踐
09/09 21:33, 51F

09/09 21:33, , 52F
佛陀的教法來減低或完全消滅嗔恨 那麽就沒有人能
09/09 21:33, 52F

09/09 21:33, , 53F
夠成就聖道 也沒有人能夠涅槃
09/09 21:33, 53F

09/09 21:36, , 54F
我對佛法僧有著堅定的信仰 我也努力修行佛陀的教
09/09 21:36, 54F

09/09 21:36, , 55F
09/09 21:36, 55F

09/09 22:05, , 56F
老實說,就我觀察一陣子下來,你貼的東西還有你的發
09/09 22:05, 56F

09/09 22:05, , 57F
言跟回覆方式,我不覺得你目前接觸的東西對修行有實
09/09 22:05, 57F

09/09 22:05, , 58F
質的幫助,不過你已經很堅定了,那就祝福你吧!
09/09 22:05, 58F
文章代碼(AID): #1NqZNbPk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NqZNbPk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