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南傳菩薩道 釋迦牟尼佛的菩薩修行過程

看板Buddha作者 (Mindfulness)時間7年前 (2016/09/08 00:39), 7年前編輯推噓3(30100)
留言103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0 (看更多)
: → Bonaqua: 這就是南北傳的差異處,大乘佛法以眾生成佛為首要精神。 09/07 22:28 依據巴利三藏 佛陀今生並未授記任何人類成為未來佛 佛陀的所有聖弟子 都是阿拉漢 或是初果 二果 三果弟子 佛陀以眾生今生涅槃離苦 不再輪迴為首要精神 : → Bonaqua: 也因為這種精神,我才有興趣接觸佛法持續到今天。 09/07 22:30 你可以看南傳菩薩道 當初我們的果德瑪佛並不是因為這種精神才立志成為佛 : → Bonaqua: 否則老實說,學佛這件事在我大學畢業之前,從來就不是在 09/07 22:35 : → Bonaqua: 人生的規劃學習之一,連想都沒想過。^ ^" 09/07 22:36 : → Bonaqua: 我當兵的時候,正好遇到過台灣的八八風災,軍隊所在處剛 09/07 22:47 : → Bonaqua: 好是屏東的重災區,救災過程我看過堆積如山的死魚屍體, 09/07 22:48 : → Bonaqua: 遇到前晚過水淹一樓,而隔日當我面述苦流眼淚的阿嬤, 09/07 22:50 : → Bonaqua: 什麼是無常,讓我印象深刻,什麼是眾生苦也讓我印象深刻 09/07 22:50 : → Bonaqua: 這就是我對生命價值觀改變,以及入佛門學習的契機。 09/07 22:51 : → Bonaqua: 佛法之所以觸動我的心,就是因為菩薩道的根本核心價值。 09/07 22:53 隨喜你想要成佛的精神 敝人只是想成為天人或梵天人而已 所以持守五戒 佈施 禪修 而且就算自己有做生意 無論如何也寧願不說謊 您真的有心想成佛的話 請你至少持守八戒 精進禪修 於今世證得四神足 與修行到行捨智 至少也要跟下面這位比庫一樣 下面這位比庫 曾經在我們釋迦摩尼佛面前修到了 四神通 與 行捨智 然後立志成佛 但是沒有成功得佛授記 不知您修到哪個階段了? ┌─────────────────────────────────────┐ │ 文章代碼(AID): #1MreOfCu (Buddha) [ptt.cc] 緬甸怕奧禪林外國比庫五世輪迴?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56899625.A.338.html 我看到身邊有好多人整天說著想成佛 但是卻又甚麼都不做 別說禪修跟四神足或行捨智了 連佛陀立下的戒律也不守 你認為如何 若這裡有個人不守五戒 是個殺生 不與取 欲邪行 虛妄語 離間語 粗惡語 雜穢語 貪婪 嗔心 邪見者。 然後,有一大群人集會、聚會,為他祈禱、讚頌、巡迴禮拜(佛陀是預言未來的超渡法會?): 『願這個人身壞命終後,往生到善趣、天界!』 村長,你認為如何,這個人是否因為一大群人的祈禱,因為讚頌,或因為巡迴禮拜, 他在身壞命終後,就能往生到善趣、天界呢?」 村長道:「這不可能!尊者。」 世尊說:「村長,就好像有人將一塊大石頭投入深湖中, 然後,有一大群人集會、聚會,為它祈禱、讚頌、巡迴禮拜: 『浮出來吧!親愛的石頭。浮上來吧!親愛的石頭。 浮到陸地上來吧!親愛的石頭。』 村長,你認為如何,這塊石頭是否因為一大群人的祈禱,因為讚頌, 或因為巡迴禮拜,就能浮出來、浮上來、浮到陸地上來呢?」 村長道:「這不可能!尊者。」 世尊說:「正是如此,村長,若有人是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虛妄語、離間語、 粗惡語、雜穢語、貪婪、嗔心、邪見者。 即使有一大群人集會、聚會,為他祈禱、讚頌、巡迴禮拜: 『願這個人身壞命終後,往生到善趣、天界!』 但是, 這個人在身壞命終後, 還是會往生到 苦界、 惡趣、 墮處、 地獄。 佛陀不希望眾生投生惡趣 所以說法讓在家眾持守五戒 雖然無法在今世涅槃解脫輪迴 但至少也累積一些未來證道的巴拉密 這才是佛陀的精神 -- 願眾生遠離一切煩惱 願眾生沒有身體上的痛苦 願眾生沒有心理上的痛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122.210 ※ 編輯: EvolutionWin (125.230.122.210), 09/08/2016 00:44:44

09/08 00:44, , 1F
共勉加油。阿彌陀佛
09/08 00:44, 1F

09/08 01:06, , 2F
ev網友 bo網友連增壹阿含的佛國不可思議都敢亂解讀
09/08 01:06, 2F

09/08 01:09, , 3F
(請參照我上方文內bo相關句子) bo真有奇葩習性啊
09/08 01:09, 3F

09/08 01:14, , 4F
說到戒律 淨空公然稱應酬喝酒符合開緣 誤導眾佛徒
09/08 01:14, 4F

09/08 01:15, , 5F
bona竟能舉王后喝酒的不同緣由 護航淨空 毀壞正知
09/08 01:15, 5F

09/08 01:32, , 6F
以前信北傳的時候沒感覺,後來研究了一陣子宗教學,反
09/08 01:32, 6F

09/08 01:34, , 7F
而在看到馬克思說的「宗教是人民的鴉片」一說時很有感
09/08 01:34, 7F

09/08 01:35, , 8F
觸。不管是什麼宗教,總是給你滿滿的希望,讓人覺得,
09/08 01:35, 8F

09/08 01:36, , 9F
只要你信仰就好,不要質疑太多,相信就會一切都很美好
09/08 01:36, 9F

09/08 01:36, , 10F
,絕大部分宗教都是這樣的。
09/08 01:36, 10F

09/08 01:37, , 11F
後來反過來看佛陀最初的教法和當時的歷史背景,真的覺
09/08 01:37, 11F

09/08 01:37, , 12F
得很驚奇,驚訝這樣的教法竟然會有許多人相信。
09/08 01:37, 12F

09/08 01:38, , 13F
畢竟佛教的核心是「苦、無常、無我」,是終結自己的涅
09/08 01:38, 13F

09/08 01:39, , 14F
槃,這樣務實而不給你美夢的宗教,為何會流傳下來,我
09/08 01:39, 14F

09/08 01:40, , 15F
想是因為其教法是真實語。青春不可能重來,做什麼都要
09/08 01:40, 15F

09/08 01:41, , 16F
努力(精進),做出世(涅槃)更要上上的努力,所以更要累
09/08 01:41, 16F

09/08 01:41, , 17F
基福報,這些都不是空口說說或是懷抱信仰就可以達成的
09/08 01:41, 17F

09/08 01:42, , 18F
。而這務實的精神反而更貼近於世俗,但就是因為貼近於
09/08 01:42, 18F

09/08 01:43, , 19F
世俗,我更相信這個教法是真實的。「苦、無常、無我」
09/08 01:43, 19F

09/08 01:45, , 20F
不就是人一生的縮影,這很真實啊。但其他信仰中滿滿的
09/08 01:45, 20F

09/08 01:45, , 21F
希望最終卻導致失望,因為目前為止,除了入涅槃者,沒
09/08 01:45, 21F

09/08 01:46, , 22F
有生命可以違背生、老、病、死。所以為什麼會去相信有
09/08 01:46, 22F

09/08 01:47, , 23F
另一個美好的永恆世界,但卻不今生努力達成涅槃呢?
09/08 01:47, 23F

09/08 01:53, , 24F
同樣的,那些懷抱有遠大夢想的信仰者,真的天真的覺得
09/08 01:53, 24F

09/08 01:54, , 25F
不用百分百的生生世世付出,就可以成為全天下最殊勝的
09/08 01:54, 25F

09/08 01:55, , 26F
智者嗎?然後看看身邊的人,看看這個社會,真的可以靠
09/08 01:55, 26F

09/08 01:55, , 27F
相信,而不是百分百的全力付出,就拯救了大家了嗎?
09/08 01:55, 27F

09/08 01:56, , 28F
不用說讓身邊的人成佛,這一世或是這個月的目標,大家
09/08 01:56, 28F

09/08 01:57, , 29F
達成了嗎?如果連這一世、甚至這個月的生命都沒辦法掌
09/08 01:57, 29F

09/08 01:58, , 30F
握,這些發心的人,你要怎麼向大家證明說你可以讓我們
09/08 01:58, 30F

09/08 01:59, , 31F
也成佛呢?
09/08 01:59, 31F

09/08 02:00, , 32F
一直說成佛成佛的人,或許很有希望,或許夢想很遠大,
09/08 02:00, 32F

09/08 02:00, , 33F
但在努力上,我覺得這世上在其他領域有輝煌成就的人,
09/08 02:00, 33F

09/08 02:01, , 34F
更讓人尊敬, 因為他們努力。而且仔細看佛經,能迅速
09/08 02:01, 34F

09/08 02:02, , 35F
證得果位者,往往當世均有大福報、或是有甚強的精進力
09/08 02:02, 35F

09/08 02:03, , 36F
,對於這些想成佛的人,希望你們能正視自己,多了解自
09/08 02:03, 36F

09/08 02:04, , 37F
己,然後努力地去達成,但是,決不要光用信仰,就覺得
09/08 02:04, 37F

09/08 02:04, , 38F
他會發芽成一棵大樹,這樣,有一天一定會很失望的。
09/08 02:04, 38F

09/08 02:05, , 39F
沒有人能替別人決定他的方向,雖然在南傳人的眼裡,成
09/08 02:05, 39F
還有 24 則推文
09/08 12:27, , 64F
我只學過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09/08 12:27, 64F

09/08 12:27, , 65F
哪裡有講到眾生?
09/08 12:27, 65F

09/08 12:56, , 66F
^ ^ 每個人對於生命價值觀的認知與認同難免有差異,
09/08 12:56, 66F

09/08 13:01, , 67F
選擇菩薩道的人,未必一定是在難易、得失..等上面來考量
09/08 13:01, 67F

09/08 13:01, , 68F
的確 每個人對於生命價值觀的認知與認同會有所不同
09/08 13:01, 68F

09/08 13:02, , 69F
但是佛陀授記的三法印都是一樣的
09/08 13:02, 69F

09/08 13:02, , 70F
脫離了三法印真不知道是在討論什麼成佛
09/08 13:02, 70F

09/08 13:05, , 71F
更重要的,是能認同這條菩提道的精神及對待人生的正向性
09/08 13:05, 71F

09/08 13:06, , 72F
與積極態度而選擇。阿彌陀佛
09/08 13:06, 72F

09/08 16:05, , 73F
noonee大大,你沒聽過嗎? 般若是諸佛之母,大悲是諸佛之
09/08 16:05, 73F

09/08 16:05, , 74F
祖母。
09/08 16:05, 74F

09/08 22:07, , 75F
般若是諸佛之母,大悲是諸佛之祖母
09/08 22:07, 75F

09/08 22:07, , 76F
可以得到 成佛是一種不忍眾生苦的悲心 的結論嗎?
09/08 22:07, 76F

09/08 22:08, , 77F
失敗是成功之母 所以成功是一種想要失敗的心?
09/08 22:08, 77F

09/08 22:11, , 78F
大大, 哈哈~~你也太挑剔了吧~~我是說成佛的動力是大悲心
09/08 22:11, 78F

09/08 22:16, , 79F
而且你舉這個例子不太對,失敗為成功之母是安慰自己的話
09/08 22:16, 79F

09/08 22:18, , 80F
但是,般若與大悲與成佛有非常直接的因果關係。
09/08 22:18, 80F

09/08 22:25, , 81F
失敗是成功之母完全不是安慰的話 就是失敗過才知道問題在
09/08 22:25, 81F

09/08 22:25, , 82F
哪 才知道從何改進
09/08 22:25, 82F

09/08 22:26, , 83F
慈悲和般若也一樣是成佛的資糧 但卻不是最終的目標
09/08 22:26, 83F

09/08 22:27, , 84F
不一定,誰說一定要失敗才能成功? 沒有直接因果關係。
09/08 22:27, 84F

09/08 22:29, , 85F
慈悲當然不是目標。是動力。
09/08 22:29, 85F

09/08 22:41, , 86F
沒錯 完全正確
09/08 22:41, 86F

09/08 22:42, , 87F
如果你一開始就知道問題何在 當然不需要經過失敗才能成功
09/08 22:42, 87F

09/08 22:42, , 88F
慈悲和般若也是一樣
09/08 22:42, 88F

09/08 22:42, , 89F
慈悲和般若 與其說是動力 更像是路標
09/08 22:42, 89F

09/08 22:43, , 90F
就像你要從高雄去台北 你在一路上會看到 嘉義100公里
09/08 22:43, 90F

09/08 22:43, , 91F
台中一百公里 台北一百公里 的路標一樣
09/08 22:43, 91F

09/08 22:44, , 92F
在你還沒出發前 這些路標和你的目標看起來在同一條線上
09/08 22:44, 92F

09/08 22:44, , 93F
但是在你上路了 經過這些路標 你才知道離目標還遠得很
09/08 22:44, 93F

09/08 22:45, , 94F
而且去台北也不是只有一條路走
09/08 22:45, 94F

09/08 22:45, , 95F
你從宜蘭台東出發也不需要先繞道台中再去台北
09/08 22:45, 95F

09/08 22:45, , 96F
這就是為何我們會有這麼多不同的法門的理由
09/08 22:45, 96F

09/09 01:18, , 97F
般若如同你能瞭解所有路徑、標示的智慧。大悲如同你要前
09/09 01:18, 97F

09/09 01:19, , 98F
往某目的地的根本初心。有這兩者結合,你才能有"經驗",
09/09 01:19, 98F

09/09 01:20, , 99F
有了經驗,以後不知道如何從高雄去台北的人,你就能教導
09/09 01:20, 99F

09/09 01:20, , 100F
他們走正確的路,而你就成了"前輩老師"。
09/09 01:20, 100F

09/09 01:21, , 101F
這就是大悲心、般若、佛,三者的關係。
09/09 01:21, 101F

09/09 05:01, , 102F
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去走一遍
09/09 05:01, 102F

09/09 05:02, , 103F
拿著地圖講路標就自以為走過了叫做開玩笑
09/09 05:02, 103F
文章代碼(AID): #1Nq4Awtt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Nq4Awtt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