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七處徵心,徵的是什麼心?

看板Buddha作者 (幸福要懂得耕耘)時間9年前 (2014/10/02 22:33), 編輯推噓8(80233)
留言241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聖嚴師父融通教理,慈悲令人讚歎! 但是,眾生我執甚深,認肯一個如來藏為實有,積重難返, 加上後世北傳佛教全部迴小向大,獨尊彌陀淨土,使得「計我外道」 反而喧賓奪主,成了王道。這些流毒,早就眾口爍金,不容置疑。 對於真常唯心與虛妄唯識的論說,印順導師的苦口婆心,頗值得 吾人深思明辨,照例轉貼如下: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16.html   如賣藥一樣(楞伽經有醫師處方,陶家作器比喻),賣的是救命金丹。 性空唯名系,是老店,不講究裝璜,老實賣藥,只有真識貨的人,才來買藥救命。 可是,有人嫌他不美觀,氣味重,不願意買。這才新設門面,講求推銷術。 裝上精美的瓶子,盒子,包上糖衣,膠囊。這樣,藥的銷路大了,救的命應該也多了。 這如第三時教,虛妄唯識系一樣。可是,幼稚的孩子們,還是不要。 這才另想方法,滲和大量的糖,做成飛機,洋娃娃──玩具形式,滿街兜售。 這樣,買的更多,照理救的命也更多了!這如真常唯心系一樣。 其實,吃到肚裏,一樣的救命。但能救命的,並非瓶子,盒子,糖衣,膠囊, 更不是糖和洋娃娃,而還是那救命金丹。這叫做方便,以方便而至究竟。 方便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方便為究竟』的謬譯,真是害盡眾生! 假使盒子,瓶子精美,竟然買盒子,瓶子,而不要藥。不吃藥,那可錯了! 假使買了飛機,洋娃娃,越看越好,真的當作玩具玩,那真該死了! 而且,糖和得太多,有時會藥力不足,有時會藥性變質,吃了也救不到命。 所以老實賣藥,也有他的好處。 三系原是同歸一致的,「智者」應「善」巧地「貫攝」,使成為「一道一清淨, 一味一解脫的法門」,免得多生爭執。 最要緊的是:不能執著方便,忘記真實。到底什麼是如來出世說法的大意! 以上是印順導師的苦口婆心。但是,老人家的擔心卻早已是漢傳佛教的沉疴。 三法印早就淪為「簡單到不必學」的口號。不掉兩句「妙明真心」,就顯得素養低下。 三系也好,五系也罷,八萬四千法門,不離「無常、苦、無我、涅槃」。 而今,佛法都被「在生富貴全,同生極樂國」所融攝了。 人人相信就是有個 pure land 可以逍遙快活,洗盡人世間的苦痛塵勞。 妄自菲薄到非有一個萬能的超存在體來救拔悲微又可憐無助的靈魂不可。 然後呢,又夢想著終有一天會成為萬能的超級存在。 三法印完完全全被「靈魂永生」所擊潰,這就是台灣大部份佛教徒的寫照。 釋尊已死,彌陀永生。阿彌陀佛! -- ■七種不花錢的布施,施比受更有福..^^ 一、和顏施:和顏悅色的待人。 二、言施:言語鼓勵他人。 三、心施:以同理心待人。 四、眼施:慈愛和善視人。 五、身施:身體力行助人。 六、座施:讓座給老弱婦孺。 七、察施:察覺他人所需並幫助他。 ----轉載自--http://ppt.cc/kuQ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59.4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a/M.1412260417.A.09B.html

10/02 22:40, , 1F
學佛還是要務實一點,懂一點落實一點,才不會陷入妄想的
10/02 22:40, 1F

10/02 22:40, , 2F
泥淖中出不來。阿彌陀佛
10/02 22:40, 2F

10/02 22:44, , 3F
世親菩薩的故事,值得後人警惕。
10/02 22:44, 3F

10/02 22:52, , 4F
你真的有問題 就跟你說真心仍然是性空 還是聽不懂
10/02 22:52, 4F

10/02 22:53, , 5F
拿印順出來救援幹嘛?
10/02 22:53, 5F

10/02 22:54, , 6F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何以普賢菩薩、馬鳴菩薩、龍樹菩薩
10/02 22:54, 6F

10/02 22:55, , 7F
請問,"性空"你怎麼解釋?你相信靈魂實有嗎?
10/02 22:55, 7F

10/02 22:55, , 8F
等祖師大德皆發願求生彌陀淨土,難道他們連三法印都不懂?
10/02 22:55, 8F

10/02 22:56, , 9F
好好想想吧,到底是祖師大德智慧低於您,還是哪邊出問題?
10/02 22:56, 9F

10/02 22:57, , 10F
我不相信靈魂實有啊 所以我才不認同你從意識下手
10/02 22:57, 10F

10/02 22:58, , 11F
所以,兩位B大都認為"實有靈魂可以往生"?
10/02 22:58, 11F

10/02 22:59, , 12F
不相信靈魂實有,那請問,能往生的是什麼?
10/02 22:59, 12F

10/02 22:59, , 13F
末學只聽過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10/02 22:59, 13F

10/02 22:59, , 14F
這句話聽不懂 我只跟你說不認同靈魂實有 同樣的也不認
10/02 22:59, 14F

10/02 23:00, , 15F
同你說心就是意識
10/02 23:00, 15F

10/02 23:00, , 16F
業隨的是那個身?
10/02 23:00, 16F

10/02 23:00, , 17F
能往生的是什麼 我不知道 等你往生後再告訴我是什麼
10/02 23:00, 17F

10/02 23:00, , 18F
再告訴我往生的東西長什麼樣子
10/02 23:00, 18F

10/02 23:01, , 19F
沒有什麼往生的身體 只有因緣的流轉
10/02 23:01, 19F

10/02 23:01, , 20F
既不知往生的是什麼,又如何得知可以往生?
10/02 23:01, 20F

10/02 23:02, , 21F
是你自己問我往生的是什麼 我告訴你不知道 你怎麼反問
10/02 23:02, 21F

10/02 23:02, , 22F
我認同往生? 幹嘛 玩這招想挖洞給人跳喔?
10/02 23:02, 22F

10/02 23:03, , 23F
話都你在說 先說一個往生 問人往生的是什麼 人不想理
10/02 23:03, 23F

10/02 23:03, , 24F
所以,你不相信往生極樂這種事?
10/02 23:03, 24F

10/02 23:03, , 25F
你 你再說:你何以知道有往生? 詭辯很好玩嗎
10/02 23:03, 25F

10/02 23:03, , 26F
你造什麼業就感什麼身 ~
10/02 23:03, 26F

10/02 23:04, , 27F
我不相信靈魂實有 但有沒有極樂我不知道 等你來證明
10/02 23:04, 27F

10/02 23:04, , 28F
其實你這種直線式思考的很適合道家練氣 要不要考慮轉
10/02 23:04, 28F

10/02 23:04, , 29F
如果你只想爭口舌之快,你是贏家.我輸了.
10/02 23:04, 29F

10/02 23:04, , 30F
行? 佛家的東西不適合你 從道家的直線來入手比較好
10/02 23:04, 30F

10/02 23:05, , 31F
如果造作無記業,感什麼身?
10/02 23:05, 31F

10/02 23:06, , 32F
你應該去修練道家的內丹 這種路線對你應該很適合
10/02 23:06, 32F

10/02 23:07, , 33F
你說不相信靈魂實有,所有靈魂不存在?所以人是機器?
10/02 23:07, 33F

10/02 23:07, , 34F
你還要繞啊? 那你相不相信心是實有的?
10/02 23:07, 34F

10/02 23:07, , 35F
如果你不相信心是實有的 那你現在為何起心動念?
10/02 23:07, 35F

10/02 23:08, , 36F
如果你相信實有 那麼又跟你說的三法印衝突了 怎辦?
10/02 23:08, 36F

10/02 23:09, , 37F
心是無常的,說妙明真心的是你.不是我.
10/02 23:09, 37F

10/02 23:11, , 38F
無記的果報是無明,也就是愚痴。不出六道輪迴。
10/02 23:11, 38F

10/02 23:12, , 39F
妙明真心就是空性啊 空性是無常還有常?
10/02 23:12, 39F
還有 162 則推文
10/03 22:40, , 202F
於上天堂,不是嗎?既是萬修萬人去,持不持名根本沒有差別.
10/03 22:40, 202F

10/03 22:40, , 203F
T大似乎有點弄錯末學想表達的方向了。 = ="
10/03 22:40, 203F

10/03 22:41, , 204F
所以我不知道您去哪聽來的淨土法門,該末學知道的差很多
10/03 22:41, 204F

10/03 22:41, , 205F
您的淨土法門比較像天堂法門。
10/03 22:41, 205F

10/03 22:44, , 206F
事實上,邊地與化城與天堂是沒有分別的.
10/03 22:44, 206F

10/03 22:44, , 207F
我很前面想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因誤解而造成不必要的批評
10/03 22:44, 207F

10/03 22:45, , 208F
一者永脫輪迴、一者福報享盡仍舊輪迴。差別豈止大 = ="
10/03 22:45, 208F

10/03 22:47, , 209F
往生邊地也不是沒有持名,而是有疑心障礙所造成的果報。
10/03 22:47, 209F

10/03 22:47, , 210F
所以正確名稱 : 邊地疑城
10/03 22:47, 210F

10/03 23:02, , 211F
天道比人道高明,這是通識.釋尊在天宮說的法,比人間還多,
10/03 23:02, 211F

10/03 23:03, , 212F
天人供養的佛菩薩,比人還廣大殊勝.天人的智慧不會比人差
10/03 23:03, 212F

10/03 23:04, , 213F
世間有大福報的人,很多都繼續在行善積福德,更何況天人呢
10/03 23:04, 213F

10/03 23:05, , 214F
?Bonaqua大就是信奉教條,全部照單全收.無所疑則不能悟.
10/03 23:05, 214F

10/03 23:08, , 215F
<念佛三昧寶王論>但一念往生,住不退地,此為善也.信願堅
10/03 23:08, 215F

10/03 23:09, , 216F
固,決定往生.持名為重之行者,其實很多都愩高我慢,自恃持
10/03 23:09, 216F

10/03 23:09, , 217F
把佛經、祖師大德的經驗瞭解"清楚",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10/03 23:09, 217F

10/03 23:10, , 218F
1+1=2 縱使我有懷疑,但最基本的我必須先知道1是1 2是2
10/03 23:10, 218F

10/03 23:10, , 219F
名堅定,信願必然堅固無疑.結果適得其反,大有人在.
10/03 23:10, 219F

10/03 23:10, , 220F
如果佛經明明是寫 1+1=2 我卻誤解1+1=3
10/03 23:10, 220F

10/03 23:11, , 221F
這時候再來漫罵,我覺得這種態度很不負責任。
10/03 23:11, 221F

10/03 23:12, , 222F
今天撇開佛法,就算學術研究,該清楚的本來就應該清楚。
10/03 23:12, 222F

10/03 23:12, , 223F
有疑心不能生邊地,因為信願不真,無法與佛相應.
10/03 23:12, 223F

10/03 23:14, , 224F
往生邊地是因為"對自己念佛的信心不足",不是對佛有所疑.
10/03 23:14, 224F

10/03 23:14, , 225F
您這段話是自己猜的還是佛經寫的 ? = ="
10/03 23:14, 225F

10/03 23:16, , 226F
有漫罵到你嗎?如果你覺的有,那向您頂禮致歉.<(_ _)>
10/03 23:16, 226F

10/03 23:19, , 227F
我心中不覺得您有罵我,但是您文中罵的是佛陀,感慨在此
10/03 23:19, 227F

10/03 23:22, , 228F
那一句罵佛?
10/03 23:22, 228F

10/03 23:22, , 229F
該說的已說完了。南無阿彌陀佛
10/03 23:22, 229F

10/03 23:23, , 230F
對彌陀有所疑,如何能往生?信心有大小,品位有高低,但絕不
10/03 23:23, 230F

10/03 23:24, , 231F

10/03 23:24, , 232F
容懷疑,因為淨土法門是因淨信而發願,淨土之淨,亦在於此.
10/03 23:24, 232F

10/03 23:26, , 233F
因為對於彌陀的慈悲願力不容絲毫懷疑,所以你沒有任何質
10/03 23:26, 233F

10/03 23:26, , 234F
疑的空間,除非你不在意.
10/03 23:26, 234F

10/03 23:31, , 235F
別老看白話,佛經本來就是翻譯文章,再加上白話解釋,很少
10/03 23:31, 235F

10/03 23:32, , 236F
不走樣的.玄奘為何西行求法,也就是求個真而已.你引的關
10/03 23:32, 236F

10/03 23:33, , 237F
鍵在"猶信罪福"四個字,不相信我念佛的功力能洗掉罪業,就
10/03 23:33, 237F

10/03 23:34, , 238F
是對自己沒信心.既然發願生西,怎麼會對佛沒信心?說不通.
10/03 23:34, 238F

10/04 22:10, , 239F
釋尊已死,法教不死,彌陀永生,趣向無生.善哉!善哉!
10/04 22:10, 239F

10/05 02:28, , 240F
對淨土宗都還沒搞懂 評論的真多
10/05 02:28, 240F

10/06 20:32, , 241F
快樂虎大對於淨土宗非常深入,願聞其詳.善哉!
10/06 20:32, 241F
文章代碼(AID): #1KBM912R (Buddha)
文章代碼(AID): #1KBM912R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