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怎麼跟台灣人進行有深度的談話

看板Boy-Girl作者 (Keep The Faith)時間3年前 (2021/05/09 13:29), 編輯推噓9(9035)
留言44則, 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9 (看更多)
與人交流的麻煩就在於,人都有 心理防衛機制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fence_mechanism 即使你文章開頭寫明你不是想引戰 但這剛好符合人的 反向心理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verse_psychology 就會認為你是想要引戰的 台灣人對台灣人就是有意義的名詞 而不是沒有任何意義 把台灣人視為他人,這叫 異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x's_theory_of_alienation 國家教育研究院有深入的解釋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0626/ 疏離又譯為異化,乃意義不確定的名詞,因使用者的不同,而含著不同的意義。 基本上是指人的本質被某種東西所剝奪,以致產生人性剝離或喪失的現象。 也可以說是人們與他們自己以及別人都變得陌生、疏遠的狀態。    此詞原為哲學及宗教用語, 馬克斯(Karl Marx)在〔經濟學與哲學手稿〕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 1844)一書中首先將之轉化為社會學名詞。 馬克斯認為人類異化現象植根於其所生活的社會結構之中。 此種社會結構拒絕了人的基本人性的充分發展。 馬克斯相信人的本性會在健全的社會及正常的勞動過程中實現。 他所謂的正常的勞動過程是指與別人合作、意圖改變外在世界的一種創造性活動。 生產的過程不外是一種主觀觀念的「客觀化」過程。 在此過程中,人們製造物質對象。 此物質對象一方面是人類創造力的具體表現, 另一方面是與其創造者分離存在的對象(object)。 這種客觀化過程一旦完成,人類的生產物對人而言會變成疏遠的東西, 而不再是與自己有關的東西,甚至會產生獨立自主的力量而與人類本身開始對立起來, 此時疏離或異化現象便會產生。    不過,馬克斯認為客體化並不等於異化。 只有在資本主義這一特定的歷史情況下客體化才會產生異化現象。 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 一群人(資本家)可以將別人(勞工)所生產的產品據為己有而加以支配, 乃是異化的起源。 馬克斯視異化為既是一種主觀狀態,如人民之疏離感(feelings of alienation), 又是一種結構概念,此概念描述資本主義的社會及經濟制度。    馬克斯曾指出異化在四個領域中特別顯著:    1.工人從他的勞動產品異化。 因為他們所生產的均由別人所占有,他們不具絲毫支配力量。    2.工人從他們的生產行動中異化。 工作變成不能滿足內在慾望的異化活動,因為工作乃受外力強迫行使的結果。 工作本身不再是生活目標,而只是手段而已。 而且勞動也成為聽他人指使的強迫性勞動。 事實上,勞動本身已成為可出售的商品, 同售性(saleability)乃工人所具有的唯一價值。    3.工人與他的人性(human nature)本質或「類的存在」(species being)異化。 由於前兩項異化剝奪了原屬人類所特有的生產活動。 這種生產活動使人類有異於其他動物,也是人性的基本部分。    4.工人與其同伴異化。 由於資本主義制度將社會關係轉化為市場關係,使人的價值, 不再以其人性本質來衡量,而以其在市場中的地位來衡量。    美國社會學家較強調異化的心理學層面而忽略了社會結構層面。 如席曼(Melvin Seeman)、布勞納(Robert Blauner)等人便將異化的內容分為以下四種: (1)無力感、 (2)孤立感、 (3)無意義感及 (4)自我疏離。 無力感指個人對其生活環境(包括生產過程)不具控制力或影響力的感覺。 無意義感指缺乏一種目的感, 工人無法以自己認為有意義的方式來達成具社會文化價值之目標時, 會覺得無意義。 孤獨感來自工人對其工作團體無歸屬感,對其工作目標無認同感, 對社會環境之價值規範感到陌生時產生。 而自我疏離則指工作只是為了謀生,而非為自我實現之目的, 很難從工作環境中找到參與的充實感。 --------------------------------------------------------------------------- 解釋了這麼多,相信還是有很多人不懂,那來看一張圖 阿德勒社會興趣之分類 https://i.imgur.com/78OrtWY.jpg
可見這篇文的分類是屬於 左下角的 舒適型、逃避型 自卑無力而疏離 以古代人來比喻就像是 竹林七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ven_Sages_of_the_Bamboo_Grove 在同溫層中,高談闊論,卻對現實毫無影響力 想要對現實產生影響力 就必然要先跳出 舒適圈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fort_zone 但很可惜 90% 的人都做不到 https://i.imgur.com/Bg1hwrL.jpg
因為這就是人性 ※ 引述《BoBoLung (泡泡龍)》之銘言: : 麻,不是要引戰,只是標題跟風XD : 這裡的「台灣人」就只是「他人」而已,沒有任何意義。 : 只是因為這系列文突然想到,即便撇開有沒有「意願」的問題(大家聊天就是想放鬆~) : 我們真的有「能力」和他人進行有深度的談話嗎?我自己是對這點抱持很疑惑的態度啦。 : 舉例來說,我在台大讀研究所的時候,也修了不少討論課(而既然是來上課,那麼大家肯 : 定都是有意願討論的)但是實際上真的進行有深度的討論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QQ : 其中我有兩個非常印象深刻的經驗,一次是在我指導教授的課堂。 : 她是在哈佛讀博的,所以很喜歡用「蘇格拉底式」的教學法,就是一直丟問題給學生,然 : 後也要求學生相互質疑討論。但是就我個人上課經驗,常常都是雞同鴨講——我印象最深 : 刻的那次是,好不容易我跟另一位同學(男性)對上頻道了,老師還欣喜地要求我們多討 : 論一點,因為她也覺得這種狀況非常難得...。 :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經驗是,在行政法相關的專題課堂。 : 我和教授討論演算法對個人隱私權侵害的問題的時候,我舉了《人造意識》的例子想要討 : 論「隱私權」的形上學問題——簡單來說就是「隱私」到底是實存在個人身上,還是一種 : 認識:就算演算法揭露的不是我「真正的」隱私,我們又要如何不把它視為我們的隱私? : 然而他卻只想跟我討論《人造意識》這部電影好不好看= = : 雖然他後來有另外回信跟我討論這個問題啦,但是只更讓我感覺「言語」根本就不可能乘 : 載太過複雜而深入的討論。就連寫論文跟指導教授咪挺的時候,也是往往不就著紙本和批 : 註就很容易出現溝通失誤而沒辦法進行太深入的討論。 : 特別是法律的東西,很多時候一堆概念和字詞要區分清楚,口語一下子就搞混了。 : 我自己是覺得大部分人沒有受過訓練,就算想要也很難進行有深度的談話ㄅ : (當然有種例外是一個很有學養的人單方面分享,但是我不覺得這種狀況算是「有深度的 : 談話」啦,因為就只是他講你聽而已,所以這篇說的是限於雙方有交流的那種談話。) : 更別說在跟另一半閒聊或者是追求異性的時候惹QQ -- Q 人類基本需求2.0 ◢◣ 自我實現 創意.問題解決.真偽.自發性 S ◢██◣ 尊重需求 自尊.自信.成就感 W ◢████◣ 社交需求 E ◢██████◣ 安全需求 E ◢████████◣ 生存需求 空氣.水.食物.住所 T ▄▄▄▄▄▄▄▄▄▄▄ WiFi 電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89.19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20538169.A.BB2.html

05/09 13:44, 3年前 , 1F
推, 啊就一看就引戰,還那麼多人回。 引戰討注意的
05/09 13:44, 1F

05/09 13:44, 3年前 , 2F
人可高興了。 跟小學男生一樣。 大家是不懂小學男生
05/09 13:44, 2F

05/09 13:44, 3年前 , 3F
嗎?
05/09 13:44, 3F

05/09 13:44, 3年前 , 4F
你越罵他他越樂
05/09 13:44, 4F

05/09 14:17, 3年前 , 5F
這個回文有夠深入對話XD
05/09 14:17, 5F

05/09 14:19, 3年前 , 6F
感謝你幫我證明人類本來就難以進行深入對話XD
05/09 14:19, 6F

05/09 14:27, 3年前 , 7F
他正在和你深度對話,而你的回話則還在舒適圈@@,真
05/09 14:27, 7F

05/09 14:27, 3年前 , 8F
的想談深度不是應該向這位po文者提出見解並繼續深入
05/09 14:27, 8F

05/09 14:27, 3年前 , 9F
嗎?
05/09 14:27, 9F

05/09 14:30, 3年前 , 10F
前面馬克思那段很明顯就反串吼XD
05/09 14:30, 10F

05/09 14:30, 3年前 , 11F
前面說他人就是異化,後面又說他也知道馬克思沒有說客體
05/09 14:30, 11F

05/09 14:30, 3年前 , 12F
化就是異化,就是故意要秀一段無關的「深度」而已啊= =
05/09 14:30, 12F

05/09 14:31, 3年前 , 13F
至於後面阿德勒的部分,那是他對我的評價,但就是他不想
05/09 14:31, 13F

05/09 14:31, 3年前 , 14F
要就我提出的話題進行討論嘛~
05/09 14:31, 14F

05/09 14:31, 3年前 , 15F
這就恰恰證明,「有深度」的單方面分享評論是可能的,但
05/09 14:31, 15F

05/09 14:31, 3年前 , 16F
是「有深度的對話」根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QQ
05/09 14:31, 16F

05/09 14:32, 3年前 , 17F
真要說異化 也不用資本社會
05/09 14:32, 17F

05/09 14:32, 3年前 , 18F
將人類生殖行為視為一種"生產"
05/09 14:32, 18F

05/09 14:32, 3年前 , 19F
親代 若有支配子代生產力的意圖
05/09 14:32, 19F

05/09 14:32, 3年前 , 20F
同樣可以產生使子代產生異化的行為
05/09 14:32, 20F

05/09 14:32, 3年前 , 21F
可以說人類與生俱來就背負著被剝奪的挑戰
05/09 14:32, 21F

05/09 14:33, 3年前 , 22F
那可以提出問題,而你選的回話看不出來有想要深度討
05/09 14:33, 22F

05/09 14:33, 3年前 , 23F
論的意思,如果您懶得說明,或許這也是大部分人不願
05/09 14:33, 23F

05/09 14:33, 3年前 , 24F
意深度對話的原因,您若覺得這樣的探討很無聊...^^
05/09 14:33, 24F

05/09 14:35, 3年前 , 25F
不是,他就表明不想跟我討論了,我要回啥= =
05/09 14:35, 25F

05/09 14:36, 3年前 , 26F
(為什麼是不想討論的說明則是上面那樣)
05/09 14:36, 26F

05/09 15:50, 3年前 , 27F
推 firework的想法, 我第一次看到,真的是很棒。
05/09 15:50, 27F

05/09 15:50, 3年前 , 28F
難怪父母意圖太強常無法跟子女連結
05/09 15:50, 28F

05/09 18:11, 3年前 , 29F
看到這篇讓我想到以前念社會學的東西XD
05/09 18:11, 29F

05/09 22:59, 3年前 , 30F
好精彩的示範,想為這篇鼓掌,簡直是在現場教學 XD
05/09 22:59, 30F

05/09 23:05, 3年前 , 31F
我並不認為這篇回文是想表達「不想與原po的Bobolung大深
05/09 23:05, 31F

05/09 23:05, 3年前 , 32F
入交談」,我反而認為這篇文章是種帶有興趣(以及微挑釁
05/09 23:05, 32F

05/09 23:05, 3年前 , 33F
?)的邀請,像是在說「好了,我深入且認真地回應你了,
05/09 23:05, 33F

05/09 23:05, 3年前 , 34F
表達我的看法了,這邊有很多可以再深入延伸、討論和分享
05/09 23:05, 34F

05/09 23:05, 3年前 , 35F
的東西了,你(有能耐或意願?)繼續深入討論嗎?;)」
05/09 23:05, 35F

05/09 23:06, 3年前 , 36F
結果現在bobolung大居然句點人家,真令特地認真回文的人
05/09 23:06, 36F

05/09 23:06, 3年前 , 37F
傷心~
05/09 23:06, 37F

05/10 16:57, 3年前 , 38F
同意樓上的意見
05/10 16:57, 38F

05/10 17:35, 3年前 , 39F
只想引戰的人的意見,應該沒什麼人會在乎ㄅ
05/10 17:35, 39F

05/10 23:56, 3年前 , 40F
如果B大所說「只想引戰的人」是指B大自己的話,那B大就
05/10 23:56, 40F

05/10 23:56, 3年前 , 41F
太傲嬌了。 又想引起注意所以刻意引戰,真的有人稍微認
05/10 23:56, 41F

05/10 23:56, 3年前 , 42F
真回你了又說「(我的意見)應該沒什麼人會在乎ㄅ」,你
05/10 23:56, 42F

05/10 23:56, 3年前 , 43F
是不是真的有點孤單啊,試著友善地和人說話交朋友啊,不
05/10 23:56, 43F

05/10 23:56, 3年前 , 44F
要再用找架吵的方式引起注意啦。
05/10 23:56, 44F
文章代碼(AID): #1WbtCvko (Boy-Gir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WbtCvko (Boy-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