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男女平權這檔事。

看板Boy-Girl作者 (薑汁奶茶)時間10年前 (2014/02/22 19:56), 編輯推噓1(215)
留言8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3 (看更多)
To FinalAce 天子的子 類似child kid 沒有限定男生的意思 也是to FinalAce 就是因為老祖宗在創字當下是有性別歧視的, 所以我們要拒絕這些以原先詞彙稍加變化,創出來的變化詞(例如醫生→女醫生)。 因為這樣的配合老祖宗,等於在生活中 默認、延續、推廣、流傳 了老祖宗那一套男尊女卑女生不能當醫生的思考模式。 只要少掉那無謂、不需要的性別稱詞: 男女醫生一律稱為醫生,只有必須強調的時候,才需要提到。 例如「本婦產科有女醫生」,才要加個男女。不然強調性別根本是其心可議。 還有,並非如你說的原本文字怎麼創造,我們就要傻呼呼想都不想就沿用。 你知道生男生是弄璋(一種高貴的玉器)之喜, 生女生是弄什麼之喜嗎?瓦。弄瓦之喜。 你覺得這樣送喜聯給現在生女兒的家庭,小夫妻會開心嗎? 人會死亡,但語言是活的,主要功能是作為給當時活人溝通的一種工具。 從以前文言文到現在的白話文,教育部幾年一改: 肉燥(ㄙㄠ)飯、忠告(ㄍㄨˋ改ㄍㄠˋ)牛仔(ㄗˇ改ㄗㄞˇ)褲, 隨著人們的生活演變,為了要讓人們過更順暢、更好的生活,而改變。 畢竟它是為了服務人們為目的,不是以尊崇老祖宗的原意為目的。 (不然「族繁不及備載」專指訃文"遺族"太多了紙張寫不完; 「執子之後與子偕老」是一個垂死的傷兵躺在樹下(有點忘了) 回憶他原本答應妻子的誓言,現在卻不能實行了,只是悲慘又虛空的一個幻夢...) 所以現在當我們發現把性別冠在職業前面有歧視疑義的時候 為什麼不能從自身生活中做起,稍稍修正? 直接在現有詞彙上修正、去掉男女、簡化,遠遠要比 新造一個詞去指涉這種特殊(??)情況,更簡便有效率。 另外,我還沒有看完推文,實在太長了。我只看到~ 02/22 07:38 有錯請指證,謝謝。 ※ 引述《cafecity (Vita)》之銘言: : 由於在閒聊區,看到兩性平權的問題,有感而發一下,而這問題並不是現在說說就可以快 : 速改變的,畢竟這需要宏觀的時間之下才會有些微改變,而且我們也過了被改變的進程, : 現在說對於男女沒有任何偏見是很難的事情,但是要改變下一代的男女價值觀卻是比較容 : 易的。 : 要怎麼改變,有以下幾點。 : 第一點、家庭健全,關於育嬰假,一個健全的家庭很重要,在孩提的時後,父母在小孩面 : 前扮演什麼樣的腳色,能幫助小孩建立大人之地位形象,簡單來說,小孩對於未知的事情 : 會用簡單的事物去取代,如藍色,是一種抽象的物件,小孩要記憶下來,會用藍色的球, : 藍色的天,去記憶藍色。 : 所以,父母在家裡做什麼樣的事情是很重要的,因為小孩正在進行分辨分類定義的社會化 : 工作,而在台灣,男生能請到育嬰假在孩子正在架立事物認知的時期,讓他知道爸爸的定 : 位是什麼嗎?顯然是不行的,這也是為什麼男主外女主內再現在看似很先進的二十一世紀 : 還是會有人覺得很正常,因為男生根本不能在這段期間陪小孩,小孩每次問爸爸在哪裡, : 媽媽只能他去工作,小孩自然也會覺得男生只是去外面工作的腳色,對於爸爸這一個腳色 : 形象是非常單一化的,同時對男生來說也很可憐,英國有一系列的畫是托兒院的老師要小 : 孩畫爸爸的圖畫,畫中的爸爸,大半多是西裝筆挺的單一形象,而媽媽的形象相對來說比 : 較多面,而且英國小孩對於爸爸比較不親密,因為爸爸在照顧的時間比較少,這一來一往 : 之中,男生喪失了孩子的父權,也就是照顧小孩子的權力,如果改善了,小孩在男女的定 : 義上就不會偏頗,那在之後的國小教育中男女孩子的互動上才不會有偏頗。 : 而台灣別說男生請育嬰假了,連女生都不敢請育嬰假,其原因當然是害怕公司的壓力,而 : 國外在建立育嬰假的時候,會將公務員當派遣人員,去替補那些請育嬰假的爸媽,這樣就 : 不怕育嬰假期間幫你帶班的人替代你讓你失業,因為有公務員幫你代作業務,假期結束, : 公務員走了,換你接手合作愉快,所以我覺得育嬰假能不能實施確實,這不失一個好辦法 : ,不然,消極規定公司要提交員工的育嬰假時數也是一個辦法。 : 所以,男女平權的第一步,就是政府要確實保障人民的組織家庭的權利義務,教育只是輔 : 助,待會也會說明教育對男女平等的重要性。 : 一來小孩能建立正確的男女腳色,二來男生也可以體會做家事的難處,而我對家事之恐怖 : 已有深刻體驗...寒暑假期間,五十坪的地要掃要拖,四人份的衣服要洗要曬,數不清楚 : 的桌子椅子電視要擦,還要處裡家裡的早中晚餐,還要洗碗,浴室的浴缸要洗要刷,父母 : 回來還要放熱水,擺餐具盛飯添湯的,食物沒了還要考慮買什麼菜,預算還不能太高,不 : 然會被父母罵,一個寒暑假就要了我半條命,既瑣碎又煩人,所以,男生因為工作上班很 : 辛苦就對做家事的女生頤指氣使,我覺得很不應該,做牛做馬還要被嫌,真的會一把火火 : 到想休夫,都是情有可原的,上班還可以跟同事去頂樓抽菸,下班還可以去喝酒,反觀家 : 事,男生出門的時候就要做,男生回來的時候更累,什麼瑣碎事都要做,如果跟老婆吵架 : ,不仿可以幫她做一天的家事,相信我,你會覺得工作很幸福。 : 第二點、教育,最近課綱很紅很火熱,想必大家對於教育之淺移默化之功能有深刻的理解 : ,所以教育很重要,首先,國文與歷史兩個區塊來看,男生在歷史上有非常多的腳色,如 : 帝王、將軍、宗教家、哲學家、科學家等等,女生呢?非常少吧?少就算了,還是負面的形 : 象,如慈禧太后、各朝代垂簾聽政的皇后等等,正面的也有,但是很少,如蔡琰、班婕妤 : 、孟母三遷等等,但是腳色比男性來說還是太少了,這對接受教育的小孩來說,男女生的 : 腳色定義不就成形了嗎?所以,我覺得把過去偉人的男女比例調整一下會比較適當的。 : 而我們能做什麼呢,改變語言使用,我們會在別人的職稱上加上男女這其實是有刻板印象 : 的,如果對刻板印象感冒,可以換成是先入為主也是可以,例如男護理師、女律師、女強 : 人、男公關、女醫生等等,這些都是對職業或是特性有男女定義的先入為主,護理師、公 : 關常人以為都是女生,醫生、強人、律師人們通常覺得是男生,所以對於已經過了教育、 : 家庭洗禮之後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慢慢改掉這些稱呼,職業無男女稱呼的功課很重要。 : 最後,男女平權這件事情,對我們這一世代來說已經來不及了,而台灣在男女權之政策上 : 有些是為反對而反對,沒有想過一個政策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檢驗其成效與正確性,有些 : 政策在當下,可能很可笑,但是對於未來的子孫來說,或許是一個很幸福的政策,也不一 : 定。 : 內容有需多不經世事的理想性,請多包含>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202.55

02/22 20:59, , 1F
不忍說,最初造字並沒有特別去區分性別,那是因為後來
02/22 20:59, 1F

02/22 21:00, , 2F
因為文字假借太過氾濫,為了區分文字,才開始有區分的
02/22 21:00, 2F

02/22 21:01, , 3F
文字出現
02/22 21:01, 3F

02/22 21:14, , 4F
02/22 21:14, 4F

02/23 02:47, , 5F
鬼扯一堆,你有看到公大象母大象有不一樣的象形文字?
02/23 02:47, 5F

02/23 13:16, , 6F
你這也是因果不明,"醫生普遍是男性"是因還是果?
02/23 13:16, 6F

02/24 16:37, , 7F
瓦是指瓦片?為什麼我記得是織布工具的某部份
02/24 16:37, 7F

02/24 17:32, , 8F
這篇根本亂扯
02/24 17:32, 8F
文章代碼(AID): #1J291iQ9 (Boy-Gir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291iQ9 (Boy-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