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化工背景走生技產業的前景

看板Bioindustry作者 (把青春freeze)時間13年前 (2011/06/04 23:06), 編輯推噓7(8132)
留言41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 (看更多)
※ 引述《kittor (kittor)》之銘言: : 如標題,小弟明年碩畢,已服完兵役,在校期間有修過生技方面的相關知識, : 不知道找生醫產業的工作前景如何,目前對於醫療儀器有些許的期待, : 不知版上的專業以為如何 小的不才 只是說說看法 有錯誤請鞭小力點 首先就先看看上面的討論串 有人提到國外的製藥業因為藥物專利到期 因此有大波裁員 我想對產業有些研究的人 應該多少都會聽過施振榮的微笑曲線 以目前台灣產業的走向不難發現大部分都是走代工和老二哲學為多 也就是坐落在微笑曲線的中間 屬於低風險 因此也低獲利的結構 比如說台積電跟鴻海 這類的產業都是以量產為主 所以很需要化工的人才 就算是研發 也都是在產線製程上研發 別人製作晶圓(英x爾) 產線是高中畢業就去做 但是台積電卻放了很多碩博士在研究產能 專注在產線研發上 所以量產方面當然比國外的廠好很多 這些成功的代工商雖然都自稱有研發部門 但你在做RD也別太高興 RD最後不會只讓你單純看看paper做實驗 常常也會叫你去管產線 另外在撥發研發RD經費 它們會有5% 但台廠的研發經費通常小於5% 新藥研發燒錢大概大家都知道 而且是屬於高風險的產業 一顆藥也許吃掛了一個人 這間廠就面臨下市的危機 先不提老二哲學(字打太多會累) 看到國外的藥廠裁員是利空嗎?? 說真的 我的解讀是 對台灣是利多 上面有人提到學名藥會先起來 原因就在這 台灣的生技產業有大多是複製電子產業 以量產為主 未來這些藥到期 勢必在台灣會有很多學名藥廠起來 加上台灣生醫在國際的名聲也確實不差 生技會就這樣一直沉淪嗎? 我想 在解讀利空消息時 應該要看看消息反面的意義 念化工的 如果想押看看 就找間藥廠應該還不錯 想要在產業中獲利 有肉吃的都是那些在上坡期的人 當然在這邊是屬於高風險的 因為公司也有可能是下坡 在公司高原期的 頂多讓你喝喝湯 之前跟著老闆打天下的人早就當經理在吃肉了 -- 如果青春注定要向前跑 他媽的...那我的出口在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80.146.154

06/05 12:05, , 1F
大部分贊同,但技術門檻越高獲利越高
06/05 12:05, 1F

06/05 12:06, , 2F
同是代工台積和鴻海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06/05 12:06, 2F

06/05 15:26, , 3F
台灣學名藥廠已經夠多了,學名藥的削價競爭已經是趨勢
06/05 15:26, 3F

06/05 22:09, , 4F
其實我覺得現在台灣少數在做原料藥的藥廠很有淺力
06/05 22:09, 4F

06/05 22:53, , 5F
這就是我想講的 台灣匯率長期控制在利於輸出 削價競爭是趨
06/05 22:53, 5F

06/05 22:54, , 6F
勢 雖然這樣勞工很可憐 但要先如此才有可能壯大生技
06/05 22:54, 6F

06/05 22:54, , 7F
一開始的電子業也都是這樣起來的 所以要不要賭看看
06/05 22:54, 7F

06/05 22:55, , 8F
賭贏了就有可能跟現在電子業的主管一樣吃肉
06/05 22:55, 8F

06/05 23:12, , 9F
當初電子業會起來是因為政策的推動,加上短期就能看到成果
06/05 23:12, 9F

06/05 23:14, , 10F
生技醫藥則是相反,高利潤但需要長期投資,但台灣投資者
06/05 23:14, 10F

06/05 23:15, , 11F
很少願意將眼光放這麼遠,加上目前的政治因素
06/05 23:15, 11F

06/05 23:16, , 12F
政策只能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06/05 23:16, 12F

06/05 23:21, , 13F
我也很看好生技的潛力,但終究還是要面對現實
06/05 23:21, 13F

06/06 02:43, , 14F
美國00"~08"成立6K多家生技公司 這段時間也倒了差不多間
06/06 02:43, 14F

06/06 02:44, , 15F
你覺得台灣的投資人有這個本事投資嗎?
06/06 02:44, 15F

06/06 04:04, , 16F
6k聽起來是蠻可怕的 那可以再請問生技以外全部都沒倒嗎?
06/06 04:04, 16F

06/06 04:08, , 17F
再者 沒人要他去創業阿? 生技公司會倒等於生技沒前景 太過
06/06 04:08, 17F

06/06 04:09, , 18F
言重了
06/06 04:09, 18F

06/06 04:23, , 19F
回到原本的標題 原po只是問化工走生技的前景 我認為並沒有
06/06 04:23, 19F

06/06 04:25, , 20F
像部分人士說的那樣不堪 竹科沒有成立前 大家也都一窩蜂搞
06/06 04:25, 20F

06/06 04:27, , 21F
紡織傳產 如果有天生技真的出頭了 一定也不乏錦上添花的人
06/06 04:27, 21F

06/06 04:30, , 22F
如果只想圖安穩喝個湯 那就別到生技業 也許公務人員更合適
06/06 04:30, 22F

06/06 14:02, , 23F
推樓上
06/06 14:02, 23F

06/06 23:58, , 24F
我不是不看好生技的前景,只是考量到台灣目前的狀況
06/06 23:58, 24F

06/07 00:00, , 25F
小弟本身就是化工轉生技,很清楚跨領域的甘苦
06/07 00:00, 25F

06/07 00:02, , 26F
生技這條路真的要走得比電子業還要長,只是分析目前的情況
06/07 00:02, 26F

06/07 00:03, , 27F
給原PO做參考,如果原PO願意投入生技領域,當然會支持他
06/07 00:03, 27F

06/07 01:17, , 28F
就怕幹一輩子沒吃到一塊肉
06/07 01:17, 28F

06/07 11:00, , 29F
你也可以幹一輩子都喝湯 看這情況應該連湯都快沒得喝了
06/07 11:00, 29F

06/07 23:05, , 30F
生技產業性質和電子不同 個人覺得除非走晶片醫療器材
06/07 23:05, 30F

06/07 23:06, , 31F
否則別說企業短視 連我都覺得要"提早"看到成果不太可能
06/07 23:06, 31F

06/07 23:07, , 32F
生技的實驗或分析就是要等 細胞和動物就是要時間
06/07 23:07, 32F

06/18 09:53, , 33F
看得出來你對產業一 GG的毛利是全國之冠 怎可與鴻海並論
06/18 09:53, 33F

06/18 09:53, , 34F
無所知
06/18 09:53, 34F

06/18 09:54, , 35F
一定還是個菜鳥學生 只能說還是回去 太淺
06/18 09:54, 35F

06/18 09:55, , 36F
研究所版混吧
06/18 09:55, 36F
感謝這位先進精闢的指教 但您一定沒有好好看完我講的事 毛利全球之冠不代表就不是製造代工 以GG的情況來看 跟蘋果賣一台ipad就可以獲利百分之五十 我不知道這樣對您的"產業"是否有所差異 如果您對產業有研究 那您應該更清楚鴻海跟台積電的專利在幹嘛 跟蘋果三星宏達電的專利有甚麼不一樣 講簡單點 你看過鴻海台積電在跟人打專利官司嗎 建議你再回學校去上點課 或者您覺得您的格局在"台灣"已經夠了 但我講的是"產業" 也許格局不及您的"台灣" 但仍感謝這位"業界"的先進指教 ※ 編輯: abliou 來自: 42.72.9.225 (06/19 19:14)

06/19 21:54, , 37F
說的真好!!
06/19 21:54, 37F

06/29 08:42, , 38F
不太認同把台積和鴻海列為低風險獲利
06/29 08:42, 38F

06/29 08:43, , 39F
更何況鴻海並非只是純代工廠,未來將走向通路這塊
06/29 08:43, 39F

06/30 16:25, , 40F
我不曉得通路跟製造有甚麼關係 教你最簡單的辨別方法
06/30 16:25, 40F

06/30 16:26, , 41F
你去看看有沒有用該"品牌"的東西上市你就知道是不是代工了
06/30 16:26, 41F
文章代碼(AID): #1Dwadh6- (Bioindus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Dwadh6- (Bio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