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專欄] 憑什麼要政府救職棒? By 文生大叔已回收

看板Baseball作者 (其實我想過正常的生活)時間8年前 (2016/06/22 21:59), 8年前編輯推噓9(10120)
留言31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20 (看更多)
先說結論:中職走不下去就讓它倒吧。 如果要把中職走不走得下去看成政府的責任 那麼不如同部回歸業餘,強制要求各大國營企業成立運動社團 如同現在的合庫,這樣或許會快一點。 真要講政府的責任,大概只有"減少工時、提高工資" 讓民眾有機會去從事休閒活動的消費。 職棒它是一種商業行為,必須要自負盈虧,同時它也可以完全不管政府 MLB不放選手打奧運,沒人會去靠北球團。 WBC的時候中職也曾不派選手,球迷是去靠北棒協,而不是中職。 以往在沒有職業化的時候,政府養選手,選手聽命於政府 有了好成績,給予高額獎金。 查了一下2012年倫敦奧運選手的薪資 除了NBA的選手外,其他的選手主要收入幾乎都是"代言費" 百米短跑的波特比賽獎金30萬美金,代言2000萬美金 男網單打的費德勒獎金770萬美金,代言4500萬美金 他們為國家出賽,就算拿到金牌,也只有少少的獎金(大多不到100萬台幣) 對他們而言,那就是為國家榮譽,以及更多的代言機會 政府真的要出的費用的頂多就是他們的食宿、交通、相關保險 (當你夠大牌,你的業主也會幫你處理,像NBA選手打奧運,NBA是包郵輪當選手村) 這就是職業選手。 職業運動是很現實的,最重要的要"有市場"才走得下去。 有成績沒市場的,如台灣的巧固球,再強也賺不了錢。 沒成績,有市場的話一樣可以推得不錯, 像泰國足球的武里南聯,明星選手薪資大約1000萬新台幣, (泰超1996年成立12隊,現在有18隊) 台灣有沒有這樣的市場? 如果有,現在中職不會只有4隊,而且還通常賺不了錢。 這幾年中職可以說是情況最好的時間,平均每場人數6000人左右。 (今年目前是僅次於1992年,兄弟金冠軍+奧運銀牌那年的票房) 這差不多是日本J聯盟J2等級比賽的平均值 獨霸全台,獨門獨市的職業聯賽進場人數只等於人家二級聯賽的平均水準... J聯盟現在有52隊,J1平均16000左右、J2平均6000多,J3平均2000多 J3的平均差不多是2013年以前中職的平均人數。 土地約和北北基一樣大,人口比北北基多100多萬人的神奈川 自己就養五隊職足+一隊職棒,平均入場人數: 棒球 DENA約26000 足球 橫濱F約17000、川崎F約12000、湘南約8000、橫濱FC約5500、YSCC橫濱約1100 中職入場觀眾差不多是就只是神奈川第五隊的水準。 土地和台灣差不多大,但人口只有一半的荷蘭, 荷甲有18隊,平均每場約17000人。 地理環境和荷蘭差不多的比利時, 比甲有16隊,平均差一點,大約10000人上下。 這樣看來,還覺得我們有支撐職棒的市場嗎?? 政府該去幫職棒開拓市場嗎?? 如果要,那怎麼不幫幫足球、排球、巧固球? 再以關注度來說 台灣棒球雖然是國球,但說實在的也只是相對之下的國球。 重要國際賽的收視差不多10%左右,這大概就是當紅鄉土劇的收視而已。 少數能到20%,也就兩台鄉土劇加起來罷了...。 在棒球版上的人大多有在看棒球,所以自然認為在台灣看棒球的人很多 但現實是... 以現在一般國小小朋友來說,有固定在關心棒球的應該不到3成(一個班不到10人) 去過球場的看球的或有自己的棒球手套的,一個班差不多3個, 有打過9打9比賽的,1000人以上的學校可能找不出20個人 這就是很真實的數字。 以現實環境來說,小朋友能打過樂樂棒球,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推廣了。 只聽過棒球,沒看過棒球比賽的人真的才是多數。 板上不是常有人在問怎麼帶朋友入門看職棒? 說到沒有中職會如何如何, 在沒有中職之前我們可以從成棒直接輸出二郭一莊+沒打過中職就去日本的郭李 有了中職之後...永恆的怪投一局左土地公?他在MLB差不多就是柏田貴史等級。 有興趣可以查一下柏田貴史和二郭一莊的差距。 現在中職自己養出來的"大"明星除了恰恰、大師兄之外還有誰?? 先去美國再回來的,似乎也不在少數。 如果 1.各大國營企業設立業餘球隊,每月3萬薪水+3萬打球津貼,不打球轉成員工(如合庫) 一隊含教練25人...一年1800萬薪水,砍三個酬庸官員就夠養隊了。 2.日職開放每隊3名亞洲選手不算外籍選手。有能力的能更方便循殷仔模式。 3.棒協直接設立選手的經紀部門,仲介選手出國打球。 這樣還怕沒有人要打球嗎?? 成功了就像王建民一樣在MLB打拼, 失敗了回台灣還有一個月60K的收入。 體質良好又夠大的國營企業或官股較大的民營公司如: 中鋼、中華電、中油、合庫、台銀、高鐵、北捷、台酒、台電... 聯賽找冠名提供獎金、門票收入可以補組企業或棒協 出國選手的簽約金、薪資、代言,抽成來補企業和聯賽的缺口 組國家隊除了國外有約在身的,一律不得拒絕 有約在身的和母隊協商,母隊不放人就算了 (其實古巴也就差不多這樣搞...) 以現在的中職,走不下去、賺不了錢,就讓他倒了吧。 我從1991年看國際賽和中職,看郭李那一代怎麼拿到奧運代表權 1992年奧運更是每場都看或聽,連被古巴痛宰的決賽都祈禱奇蹟的出現 1993年家中裝了第四台,看到比中職超前五十年的日職 1994年被巨人的奪冠和一朗的魅力讓我把重中放在日職 1995年隨著野茂我認識了MLB,更減少對中職的注意 1997年的黑鷹之後,中職在我心中算是死了 2003年兩聯盟合併,我的心回來了一些不過後來的事又讓我回去日職和MLB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46.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466603980.A.3A6.html

06/22 22:02, , 1F
不懂你所位大明星的定義 新生代 王柏融 許基宏 不算嗎
06/22 22:02, 1F

06/22 22:02, , 2F
恰恰和大師兄有今日的地位也是國際賽和中職名聲累積
06/22 22:02, 2F

06/22 22:03, , 3F
如解散職業 真以為國內業餘有人在看?
06/22 22:03, 3F
問路人知道許基宏和王柏融的或許不到是恰恰或林智勝的1/5甚至是1/10 正因為台灣看國際賽的比看中職的多 明星在國際賽發光就夠了, 鋒哥在小聯盟的時候有多少人在關心?或是他在中職受重視的程度 遠遠不如他在國際賽上。 當年的羅國輝在打8搶3的時候不也是這樣嗎?

06/22 22:03, , 4F
請職業運動職業化,要政府幫忙算啥職業聯盟
06/22 22:03, 4F
※ 編輯: takachen (111.240.46.50), 06/22/2016 22:11:23

06/22 22:07, , 5F
請私人企業私人化 要政府補助的企業算啥私人企業
06/22 22:07, 5F

06/22 22:08, , 6F
之前國片像一攤死水,國片票房都是非常慘淡
06/22 22:08, 6F

06/22 22:09, , 7F
為什麼? 因為國片老是端觀眾不愛看的內容
06/22 22:09, 7F

06/22 22:09, , 8F
然後好不容易國片票房飛天,商人又開始端垃圾出來賣
06/22 22:09, 8F
國片的補導金比較像是給藝術家的津貼性質 有些沒市場性的的藝術作品還是得要有人拍 但如果垃圾片還要拿輔導金那就不對了!!

06/22 22:10, , 9F
照這種模式,排球、籃球、網球等…都要求比照辦理怎麼辦 XD
06/22 22:10, 9F
那也很好,其它運動要養的人更少 日本J聯盟雖然成立在1993年,可是它們前身的JSL都是大企業的業餘運動團隊 先讓隊伍多,讓人更容易參與,有足夠的觀眾,要職業化才有後路。 話說...中職第一年平均也差不多5000人,其實也不算太大的規模。

06/22 22:10, , 10F
台灣是好歹全球排名25左右的經濟體
06/22 22:10, 10F

06/22 22:11, , 11F
自悲廢文
06/22 22:11, 11F
誠心請教廢的點在哪裡?謝謝

06/22 22:11, , 12F
很多商人卻喜歡推託市場太小,而忽略商品內容
06/22 22:11, 12F
※ 編輯: takachen (111.240.46.50), 06/22/2016 22:17:04

06/22 22:27, , 13F
不懂悲在哪裡,反而覺得分析的有道理....
06/22 22:27, 13F

06/22 22:33, , 14F
覺得政府不需要支持+1 倒就倒 有什麼了不起
06/22 22:33, 14F

06/22 22:33, , 15F
職業運動搞到要政府出面 這代表這國家根本沒多少人口在看
06/22 22:33, 15F

06/22 22:34, , 16F
如果台灣民眾真覺得職棒那麼重要 就不會每隔幾年就有這
06/22 22:34, 16F

06/22 22:34, , 17F
種危機 不然怎從沒聽說過美日韓職棒倒的?
06/22 22:34, 17F

06/22 22:35, , 18F
假如現在每場平均進場都八成滿 想接義大的企業根本一大
06/22 22:35, 18F

06/22 22:35, , 19F
堆 也早就突破四隊了
06/22 22:35, 19F
錯!!!是義大根本不會想要賣!!!

06/22 22:36, , 20F
我說實話這篇再加上前幾篇,這些內容也只是在澇圈圈而已,
06/22 22:36, 20F

06/22 22:36, , 21F
到下一次這篇還是一樣復制貼上,永遠就講那一句話。
06/22 22:36, 21F
一個每天吃高熱量食物又不運動的肥宅,身體不舒服去看醫生。 醫生說請改變飲時習慣,並適度的運動,肥宅不以為意,拿了藥回家吃了先。 過一段時機同樣的症狀又來來,又去看醫生 醫生還是一樣的建議。 相信在肥宅改變之前,醫生都會做出一樣的建議。 這樣是肥宅比較廢,還是醫生比較廢? ※ 編輯: takachen (111.240.46.50), 06/22/2016 22:53:39

06/22 22:46, , 22F
日韓看國外職棒的球迷人數與專業度可能輸台灣很多
06/22 22:46, 22F

06/22 22:46, , 23F
這也是台灣職棒悲哀的地方
06/22 22:46, 23F

06/22 22:50, , 24F
養了幾年 在只有4隊的情況下還是突破不了天花板
06/22 22:50, 24F

06/22 22:56, , 25F
以前盛期都畫不了的大餅 現在更生聯盟更別想了 ˊ3ˋ
06/22 22:56, 25F

06/22 23:38, , 26F
看是把CPBL當娛樂還是當競賽 前者的話不用救了
06/22 23:38, 26F
台日戰和台韓戰在台灣都非常熱門 不就是因為有它的歷史恩怨情仇 國際賽如此,國內賽也一樣,屬地主義是最基本的 西甲的巴塞隆納和馬德里、日職的巨人對阪神、MLB的基襪戰 甚至許多地區性的內戰NBA的湖人對快艇、MLB的地鐵戰、德甲的多特蒙德對沙爾克 日職草創的1937年就知道用東京軍、名古屋軍、大阪軍來對抗造勢 在地的球迷向心力不夠怎麼會想進場?? 就不用去想NFL的綠灣,人口20萬人的小鎮,NFL主場都可以8萬人爆滿的那種

06/23 01:47, , 27F
職棒本來就是娛樂... 商業模式才是職業棒球樂趣..
06/23 01:47, 27F

06/23 01:47, , 28F
打競賽看現在成人棒球隊就很精采了好了嗎....
06/23 01:47, 28F

06/23 06:33, , 29F
中職需要的是賺錢,不是老天保佑有佛心的大老闆願意無條
06/23 06:33, 29F

06/23 06:33, , 30F
件支持…
06/23 06:33, 30F
※ 編輯: takachen (114.136.54.159), 06/23/2016 08:15:28

06/23 12:39, , 31F
倒一倒吧 改天弄個更好的
06/23 12:39, 31F
文章代碼(AID): #1NQfdCEc (Basebal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9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NQfdCEc (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