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八卦版與版主制(二)

看板BBSview作者 ( 透析之眼)時間16年前 (2008/08/19 20:47),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 那些相機系列版不太一樣, 首先八卦版的特色是「綜合版」, 而相 : 機版卻是專題版. 綜合版本身的討論其實是沒有範圍, 或者範圍籠 : 統得幾乎沒有. (「八卦」便是這回事)但也只有這樣的版才能夠發 : 展成綜合版, 相機版是不可能變成八卦版的, 也不會出現八卦版的 : 問題, 除非 ptt 是一個以討論相機為主的 BBS. 原作五篇文章十分細膩的描寫出了電子布告欄的生態與二十年的發展 在BBS的發展過程迄今,猶如人類社會的發展縮影,現在的PTT也成熟到 了在傳統城市發展的瓶頸了.但正如現代城市的發展一樣,以往的BBS 生態像是各地的聚落,群居著類似背景與喜好的居民.在整併而擴大城 市規模後,人口漸漸移居到了這形成巨型都市,這是每個地區都會產生 的現象.在網路上,這個距離的問題輕易的得到解決,這是與傳統社會 最大的不同之處,各個網路城市主要以不同主流文化圈為腹地而形成, 語言、文字是造成不同網路核心的主要原因. 近年的新網路文化是來自網路技術的改善,它使居民的流動更快速方便, 在網路城市之間進行空間的跳躍並非難事,猶如建立了快捷的交通網般 .但一個城市維持都市機能的能力有其上限,不可能無限制的吸納更多的 居民,如同chenglap兄在文章所提過的,就算BBS系統的技術上允許,實際 上它的機能性仍然是以人為主體而受到限制,一個人一天能夠閱讀的文 章數量仍然是固定的,所以有了看板分流的概念如同衛星都市般存在著, 事實上這是都市機能逐漸區域化的一個具現,例如工商、住宅、金融區 的都市結構成形. 在網路上,都市沒有明顯的地理邊界,但如同近年的都市發展過程,各看板 提供的城市機能是一種過濾資訊的分工方法,可以說是資訊邊界,它有效區 分人事物不同的目的對象做資訊的篩選.如此,各種專業性的看板,就像是 電子街、美食街、服飾街般,才能發揮出聚集經濟的效益,這些看板目的可 以是對人群或某個人物、某類型的事務、或者某類物品,亦有綜合型看板 沒有邊界而廣泛,PTT同時存在著廣而淺、深而窄的看板分工,提供多元和 專業的都市機能,充分滿足不同背景與對象的居民,這存在於這個網路城市 之中,成為其一部份而不可或缺,這樣子的機能也是吸引居民聚集的一個巨 大誘因,以便捷的網路節點連結著彼此,猶如地鐵與公車系統般,沒有到不了 的地方,只有能見度不足的節點.在PTT,問題核心是連結力不夠強. 在BBS中,技術限制使活動力仍然不夠靈活,但受限於速度與資訊量,仍然大量 聚居著大量的居民,畢竟現有的網路城市中,PTT仍然是最有規模的. 對比上傳統封建象徵的BBS,近年出現的WEB則象徵民主的精神,公開而標準 的平台,以及網狀分散的連結形式,迥然不同於BBS的連接方式,在機器上, 制訂的法律可以被冷血而公平而自動地執行,大大削減了傳統板主的工作量 ,此外建立暢通的反映管道則是一個重要的治安機制,因此在新世代的技術 下只須少量的管理人力,但目前仍不夠成熟,無法在速度上滿足使用者. 在台灣的網路城市中,PTT執其牛耳,若站方有心轉移到新的技術平台,憑藉 其固定使用者人數,能輕鬆的扮演領頭車角色,引導搬遷到新的站台,這是個 城市再造,甚至是個體系的重組與革命,我想站方也必定有此想法與遠景. 這些都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了,BBS是個穩定而封閉但是高度安全的平台,作為 運作這樣龐大的資訊規模目前仍沒有適合取代的選擇.如同原作c.所述,這 城市發展至今,封建管理制度的能力所及有限,這是一個僵局,直接在技術上 的改善則似乎是尋求解決的捷徑.這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屆時勢必又是 個使用者板塊的大遷移吧,只是作為網路媒體龍頭的PTT不知有何計畫. 對於技術人員來說,要製造出這樣適當的網路城市的平台,其實並不容易,因為 除了在技術上要尋求突破,或採用折衷的方法來媒合斷層之外,另外還要對於 網路生態有一定的認識研究,才能產出適合的平台去承接這個BBS網路王朝, 屆時必定也會是個社會制度上的革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74.15

08/20 03:09, , 1F
其實 PTT 裡頭很少有一個版像這裡一樣這樣認真討論 BBS 的
08/20 03:09, 1F

09/05 16:36, , 2F
邪靈斬
09/05 16:36, 2F
文章代碼(AID): #18gi379h (BBSview)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gi379h (BBS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