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基督教的自我防護機制

看板Atheism作者 (朝霞之前奏)時間17年前 (2007/02/28 17:54), 編輯推噓9(905)
留言14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0 (看更多)
  最近稍稍接觸基督教,對於基督教本身的自我防護機制感到非常驚異,當然 其它的宗教或許也大同小異,但是因為目前尚未多作涉獵,所以本篇以基督教為 主要討論標的,分享一下一些心得。   本篇不涉及價值判斷,並非想說明基督教是不良宗教,亦非希望教徒不要信 教,而僅就一個非教徒的旁觀角度,記錄自己所認知的宗教機制。 一、原罪論   基督教奠基於原罪論,因為人無原罪,自然不需要神的恩赦,那麼信神的必 要性就會從絕對性質變相對性質(類似你想中樂透彩,才去求財神),因為原罪 無法靠個人去消除,所以必需信教,在末日審判時即使負有原罪,也會因神的赦 免永與神同在。   問題有兩點,第一是怎麼證明人有原罪?第二是就算有原罪,要怎麼證明神 能夠拯救,而這神又僅有一體?(上帝、耶穌、聖靈三位一體)對於基督徒來說 ,這不是問題,如果這成了問題自然就不容易成為教徒。但是所有教徒都是先驗 式的接受這觀點後才成為教徒的嗎?應該也不盡然,更多的是體會神的大能後, (後續會再討論相關議題,先以教徒用法稱之)先對基督教有信心,接著才成為 教徒,進而接受基督教的前提。   當接受了原罪論後,後續發展就很簡單,如果不信基督,那麼無法消除原罪 ,死後將入火湖,所以自無脫教動機。 二、聖經與神   接受基督教後,要體現教義就要從聖經著手,雖然詮釋聖經的方式有許多種 ,但是聖經的經文不會改變。不過為什麼我們要遵循聖經?因為聖經記錄著神要 給人的話語,換言之,不是記錄神所說的,聖經就與一般書籍無異。   基督教又為一神論,神既然全知全能全善,給予的話語當然應奉為圭臬而矢 志不渝,因為信神,所以信聖經;而不是因為先信了聖經,所以才相信有神。這 個順序非常的重要,不能弄錯。 為什麼呢?先信了聖經才相信有神的話,若是聖經的錯謬無法理解,很容易 會懷疑神的存在,那就可能構成脫教動機。但是若先信了神的存在,則聖經的錯 謬將容易合理化解釋:神的意念人難以理解,至少目前自己尚無法理解。當自己 無法理解時也不會容易因此就懷疑神的存在,另外,對此還有連環保護機制,那 就是教會與同儕,容後再述。 三、合理化性   基督教留了許多重要的合理化機制,才能夠在面對挑戰時容易排解。若是難 以合理化,那麼自然難以令人心悅誠服接受。例如,遇到某些誘惑時,可以解釋 為魔鬼的引誘。基督教排斥魔鬼,但有趣的是基督教靠著魔鬼才能存續。沒有魔 鬼的存在,難以解釋為何在神的庇祐下,現實中的諸多引誘與挫折。   接著,為了建構自身的特殊性,魔鬼之說便更容易利用。例如不崇拜偶像, 因為神僅有一位,而人死後就會到神的世界(或掉入火湖…總之不會在這世界) ,因此崇拜人做出來的偶像沒有意義,當然附屬於偶像之下的宗教儀式更無意義 。所以若是有人希望教徒祭祖或是求佛,對教徒而言這是魔鬼的詭計,那當然「 不能留餘地給魔鬼」,原因在於退一步後,將可能會被迫退兩步、三步,而逐漸 被魔鬼誘惑而遠離神。   現實的情形是因為不能留餘地給魔鬼,所以在真實世界中就不會妥協於其它 的宗教儀式,既然不會妥協,在宗教市場競爭上就具有高排他性,不容易被其它 宗教吸引,而確保其續留基督門下。發展更進一步,連天主教的聖像轉禱都無法 接受,雖然其內涵並非崇拜偶像,但在基督教保護機制下,易令部份教徒不僅不 可能轉投其它屬性不同宗教,連性質相近之天主教都難以接受,而成功了市場區 隔。   當然不僅於此,偶像崇拜僅是其中一例,其它的諸如自己認為不好的地方, 或者是不一定不好,可是也許違反教義精神,都可擴充解釋為魔鬼的誘惑,那既 然要抗拒魔鬼,當然就要更緊擁神,結果將更虔誠信奉基督教。以此為論,魔鬼 不如神是理所當然,因為魔鬼是神計畫的一部份。 四、傳福音 身為基督徒都有義務要傳福音,將其盡可能傳的愈遠愈好,令眾人皆知。這 一點是基督教得以擴展存續的重要機制。原因在於,既然每個教徒都有義務,那 麼傳播點自然就廣,傳播點廣,新信徒增加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基督教本身是進 入門檻比較高的宗教,要令不信神的人信神,沒有合理的理由或是體現神的大能 ,難度較高。所以需要大量的傳播點亂槍打鳥,總會有新成員被吸引。   時常有人說,傳福音後讓人更討厭基督教的人,遠多過他們所拉攏的人。但 這對基督教本身存續而言並不重要,因為基督教能否存續不取決於最多人信仰, 而是要繼續有人信仰,要有新成員加入。所以即使傳一百人福音,僅有十人信神 而有九十人恨神,有那十人就可確保組織存續,勝過無作為而無新人信神。此時 那九十人恨神與否根本不重要,因為他們原本就不會是新成員,對於基督教本身 而言並無損失。這類似許多人討厭5566,但這並不重要,只要有一定比例的人堅 定支持5566,他們就永遠當紅。所以他們做的不是去取悅多數人,而是穩定的拉 攏一定比例的人。 除了使組織存續外,因為傳福音是理所當然,坦然而行的正事,在過程當中 原本的信徒也會更堅定自己的信心,一方面透過這過程更對教義感同身受,所以 更崇敬外;另一方面也因為自己願意無償付出,更認為這是神的恩典。為什麼? 平常要人無償做工,甚至還要繳交十一,是不可能的事;那為什麼會願意無償傳 福音及奉獻?就容易自我解釋為為神奉獻及傳播神愛,從而更為堅定心志。所以 傳福音是雙向,一邊拉攏新成員,另一方面拉住舊成員。 五、星期禮拜   每星期日固定的上教堂作禮拜,是組織存續的重要一環。透過聽經講道,以 及告解交流,讓信神的熱度得以持續。遇到生活中難以解釋的現象,也無能自己 詮經時,藉由牧師的說明與鼓勵,使自己更能在基督的世界中勇往奮進。牧師本 身以宗教為業,對於經典以及排解教友煩惱能力當然較為高超,所以即使是人人 可直通上帝,許多時候也是需要倚靠牧師協助,而不致於因為難解而懷疑。 另方面,上教堂禮拜者成員較為固定,久而久之除宗教相同外,也混雜友誼 因素,增加上教堂的動機;而新人加入,也較容易被舊成員同化,而堅定信仰。 加上教友的發表見證,對於本身的信仰更為肯定,因為不是僅有自己有過神的恩 庇,而是信神的人都將被神所護祐。即使自己尚未體現神能,也會在牧師及同儕 的鼓勵下,認為是本身不夠誠敬,而不會認為神不存在。 除了禮拜外,為了加強這樣的性質,不僅是固定的星期禮拜,許多時候的團 契及小組聚會,也有類似的功能。 六、排他存同 對於能否同負一軛有較嚴格的判準。意即信徒與非信徒有一較明顯的界限。 當然,基督教並不排除這可能性,但是卻持不鼓勵的態度。有了這樣的機制,信 徒被非信徒所說服的機率就會降低,這尤其容易出現在男女朋友或伴侶選擇上。 因為教義不鼓勵,而認為非教徒難以理解其喜樂,降低選擇非教徒的機率後,自 然著眼於找尋教徒為伴。而當兩位都是教徒後,當然彼此對於信仰更為堅定,即 使有某方動搖,也會很快被另一方所「導正」而不至「跌倒」。 那麼為何不完全排除與非教徒的可能性,一方面基於人性考量,因為若全面 禁止,真的有人克制不住時,此人就有脫教危險,所以僅能事前盡量防制,而不 能全面禁絕;另一方面利用宗教同儕,或有將非教徒吸引為教徒的可能性,不過 因為這同時也有既有教徒放棄基督的可能性,所以並不能輕易冒險。 七、同儕吸附 即使一個人開始嚴重對於教義信仰動搖,但因基督教本身向心力較強,不僅 同信宗教,也同時可能為摯友,所以見教義無法說服時,就會利用友誼或親情來 說服,讓其體會若脫教,與他們將是不同世界的人,原有的友誼或親情可能將受 到嚴厲挑戰,這增加了脫教的成本。既然一時之間難以決定要脫教,後續自然可 有更多方式令其重新信教。 八、獨占特異 這點與前述的合理化性稍有重疊,但以不同角度切入,原則上也是利用魔鬼 。怎麼說呢?信基督的人幾乎都體現過神的大能,不管是哪層面或經歷。問題是 這些體驗其它宗教也有,要如何說一定是主的神能?此時聖經給予了解答,這是 魔鬼的把戲,意圖欺人。換而言之基督教以退為進,先承認了魔鬼有超乎常人的 力量,所以當其他非教徒有了類似的體驗時,自然可以解讀為是魔鬼的手段。   有了這解釋基礎,就可以較為說明為什麼即使其它宗教也有類似的特異,但 教徒仍會認為自身所體驗到的才是神的力量,而不是其它的力量;而看到其他非 教徒的經驗,也不會基於比較心態選擇特異更豐的宗教。 九、小結   許多時候會聽到:「信了才能體驗教徒感受」這句話,我相當的認同,因為 基督教若無既有基礎,要令人一開始相信是難度較高的宗教。過了第一關之後, 後續的機制將開始層層運作,把人感化為虔誠的教徒。所以為什麼要說信了才能 體驗?因為要信是最難的一件事,體驗本身不是難事,因為體驗可透過許多方式 來說服自己是體驗,或者是信仰忠誠的問題。所以當聽到信了才能體驗這句話後 ,更讓我佩服基督教的自我防護機制,對於最弱的一環也不忘給予最大程度的努 力。   對於基督教能長久存續,而且生命力堅強,其制度之健全羅密,由衷感到讚 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43.97

02/28 23:17, , 1F
分析的很詳盡
02/28 23:17, 1F

02/28 23:49, , 2F
放棄懷疑,信了再說。這就是基督教的大絕。
02/28 23:49, 2F

03/01 05:52, , 3F
與一家公司進行"永續經營"的規劃之概念是一樣的
03/01 05:52, 3F

03/01 13:53, , 4F
我也隱約能感受到基督教中某些主要因素相互牽制...
03/01 13:53, 4F

03/01 13:54, , 5F
但還不能具體化它們...N網友寫出這些是很棒的...但是不知為
03/01 13:54, 5F

03/01 13:55, , 6F
何我覺得還少了一些東西?
03/01 13:55, 6F

03/01 16:02, , 7F
您可以稍作說明,我也試圖想想,因為初步觀察不可能周全
03/01 16:02, 7F

03/01 16:02, , 8F
我也希望能再進一步作思考。
03/01 16:02, 8F

03/01 16:33, , 9F
Nice Article,分析到位
03/01 16:33, 9F

03/01 17:35, , 10F
分析的太精采了XD
03/01 17:35, 10F

03/01 17:37, , 11F
推一個!
03/01 17:37, 11F

03/07 22:41, , 12F
推!
03/07 22:41, 12F

03/20 01:37, , 13F
分析的經典 很讚喔 大推!!
03/20 01:37, 13F

02/15 02:41, , 14F
推..分析得很精準透徹..
02/15 02:41, 14F
文章代碼(AID): #15vL5ihh (Athe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vL5ihh (Athe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