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查詢 / opiloom

總覽項目: 發文 | 留言 | 暱稱
作者 opiloom 在 PTT [ Buddha ] 看板的留言(推文), 共156則
限定看板:Buddha
Re: [討論] 新冠後重症 無畏佈
[ Buddha ]2 留言, 推噓總分: 0
作者: feelthat - 發表於 2021/06/24 13:46(3年前)
1Fopiloom: 這是什麼不符合佛法的怪異言論...06/25 02:50
[心得] 佛教佛法很有可能是錯的
[ Buddha ]32 留言, 推噓總分: +5
作者: heaven1123c - 發表於 2021/02/27 19:58(3年前)
4Fopiloom: 可是佛哪裡說過我們有問題02/27 21:01
Re: [法語] 萬行法師-男女兩性互相吸引的真相
[ Buddha ]54 留言, 推噓總分: +9
作者: Xras - 發表於 2021/02/10 15:06(3年前)
3Fopiloom: 推這篇02/10 19:45
Re: [請益] 智跟慧有分別嗎?
[ Buddha ]43 留言, 推噓總分: +6
作者: minkie - 發表於 2020/12/26 21:57(3年前)
35Fopiloom: 第三點的問題在於要去多做四共加行,思維暇滿人身難得、12/27 14:17
36Fopiloom: 死亡無常、業因果報與輪迴缺點。生活很重要,但是當你思12/27 14:17
37Fopiloom: 維這些後,就會知道該怎樣去取捨,把比重排好。12/27 14:17
Re: [請益] 請問善惡標準
[ Buddha ]29 留言, 推噓總分: -9
作者: heaven1123c - 發表於 2020/11/06 14:38(3年前)
1Fopiloom: 不從經論去談,不依法而言,這跟佛教完全沒關係啊...11/06 15:08
2Fopiloom: 不是啊你到底在講什麼,你那套說法跟NewAge是相似的啊。11/06 15:34
3Fopiloom: 但是佛教的教義內容,根本不是你說的這樣。你今天到底在11/06 15:34
4Fopiloom: 談的是佛教還是其他觀點的內容?11/06 15:34
5Fopiloom: 如果是談佛教內容,你就要依經教來討論佛陀教法,不然這11/06 15:36
6Fopiloom: 談根本是瞎談。11/06 15:36
7Fopiloom: https://i.imgur.com/56N9mWk.jpg11/06 15:43
8Fopiloom: https://i.imgur.com/ztFySLP.jpg11/06 15:44
9Fopiloom: 另外佛教不談靈魂,只認為是精細的意識會隨業力與死前的11/06 15:45
10Fopiloom: 明利心流轉六道。(北傳看法)11/06 15:46
11Fopiloom: 照你說的邏輯來講,你也是只在談你只看得見你認可的東西.11/06 16:00
12Fopiloom: ...11/06 16:00
13Fopiloom: ??? 你確定你談的是佛教?11/06 16:05
14Fopiloom: 好 加油喔XD11/06 16:08
Re: [請益] 請問善惡標準
[ Buddha ]144 留言, 推噓總分: +18
作者: MartinJu - 發表於 2020/11/05 14:31(3年前)
1Fopiloom: 一刀兩斷的原因是因為如果以後來《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11/05 14:54
2Fopiloom: 》中殺一人救五百人的討論,這到底是不是惡?從十善惡的11/05 14:55
3Fopiloom: 角度來看,殺人絕對是惡,可是在大乘裡面的角度很多時候11/05 14:55
4Fopiloom: 是更偏重心的。於是我印象後面的記載是佛陀有下地獄,但11/05 14:55
5Fopiloom: 是是一瞬間的事情。這邊我並不是想說從原始佛教、部派佛11/05 14:55
6Fopiloom: 教或大乘佛教哪個對於善惡的看法有高低,畢竟如果這樣下11/05 14:55
7Fopiloom: 判斷的話是不太恰當的。只是我認為在瞭解佛教時應該要去11/05 14:55
8Fopiloom: 盡可能瞭解不同時期,佛陀是如何針對不同人說法的(當然11/05 14:56
9Fopiloom: 這是大乘觀點)。如果不想承認這個也沒關係,假設是從小11/05 14:56
10Fopiloom: 乘(或南傳)角度我們也應該用比較開放的心態去知道、瞭11/05 14:56
11Fopiloom: 解其他學說。無論如何,這都有助於在討論時能夠更側重經11/05 14:56
12Fopiloom: 典、論點去思考,而不是太過於從個人角度去詮釋。也謝謝11/05 14:56
13Fopiloom: 您補充的經文內容,讓我覺得有更多可以思考與學習的空間11/05 14:56
14Fopiloom: 。吉祥圓滿。11/05 14:56
15Fopiloom: 另外補充一點的是木村泰賢也有提到,善惡最終不該拿來作11/05 14:58
16Fopiloom: 為是標準,因為這只是工具之一,不是解脫時必要的事,如11/05 14:58
17Fopiloom: 果過度執著善惡無助解脫也不對。11/05 14:58
18Fopiloom: 這跟您在文中說的是有相似的,隨喜讚嘆。11/05 14:59
20Fopiloom: 不是啦~這題目本來就是討論什麼善惡、標準是什麼,所以11/05 15:49
21Fopiloom: 我的文字都是儘量從善惡去描述,要討論大悲心、佛力等等11/05 15:50
22Fopiloom: 的那個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問題就不一樣了,也變得更複雜11/05 15:50
23Fopiloom: 然後我再說一次,其實我前面也有提到了,心念(動機)在11/05 15:55
24Fopiloom: 大乘裡面被看得很重要。因此不像十善業很明確的就是從身11/05 15:55
25Fopiloom: 語的方向告訴你這是善這是惡,大乘角度也可能會有更多解11/05 15:55
26Fopiloom: 釋的空間。11/05 15:55
27Fopiloom: 另外舉個其他例子來說,觀想佈施是不是善?在大乘角度也11/05 16:01
28Fopiloom: 算是善,但這不算是圓滿佈施。那這個放在十善的標準中,11/05 16:01
29Fopiloom: 算不算善業?從部派來看算嗎?這是佛教在發展過程中側重11/05 16:01
30Fopiloom: 的層面不同所展現的觀點。11/05 16:01
37Fopiloom: 止觀的觀,跟觀想是有差距的...11/05 19:46
38Fopiloom: 關於入世佛教,其實傳入歐美的佛教也特別注重這塊。11/05 19:48
39Fopiloom: 今天我在佛前觀想供物化作供養雲,這目的跟止觀中觀的訓11/05 19:51
40Fopiloom: 練時不太一樣的。11/05 19:51
41Fopiloom: 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11/05 19:57
42Fopiloom: 名四種毘缽舍那。11/05 19:57
43Fopiloom: 毘婆舍那,又作毘缽舍那。華譯為觀,即觀察或觀見事理的11/05 20:00
44Fopiloom: 意思。11/05 20:00
[請益] 真如學說是否和三法印衝突
[ Buddha ]104 留言, 推噓總分: +3
作者: sysp - 發表於 2020/11/03 22:37(3年前)
2Fopiloom: https://youtu.be/Ll-DqHdus7o11/03 23:49
3Fopiloom: 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力,為之立異字。11/03 23:50
40Fopiloom: https://i.imgur.com/3wri6TN.jpg11/04 17:31
41Fopiloom: 這篇供參考11/04 17:31
42Fopiloom: 剛看到這段,我想是最白話解釋的很好內容了11/04 17:32
43Fopiloom: 追求真如,探求實相本身並不違背三法印。佛教的本質是要11/04 17:34
44Fopiloom: 我們去透徹事物本有的實相,而這實相是我們都有的,也如11/04 17:34
45Fopiloom: 上圖所言11/04 17:34
46Fopiloom: https://i.imgur.com/UB7jwYp.jpg11/04 17:35
65Fopiloom: 實相是無為法11/04 21:59
Re: [請益] 請問善惡標準
[ Buddha ]11 留言, 推噓總分: +4
作者: opiloom - 發表於 2020/11/03 20:57(3年前)
2Fopiloom: 我覺得你這樣會落入名相過度的談論,很容易成為在文字上11/03 21:21
3Fopiloom: 糾結的情況。從佛教的角度來講解脫與不解脫從來不是二元11/03 21:21
4Fopiloom: 對立,只是單純描述一個如果要離苦得樂的最終極就是「解11/03 21:21
5Fopiloom: 脫」達到「涅槃」,而非一味創造現世與來生安樂,因為這11/03 21:21
6Fopiloom: 有漏。11/03 21:21
7Fopiloom: 不過也謝謝您提出這有意思的思考點。11/03 21:22
[請益] 請問善惡標準
[ Buddha ]68 留言, 推噓總分: +9
作者: sysp - 發表於 2020/10/30 21:18(3年前)
18Fopiloom: 佛法善惡觀跟一般宗教的立基點不同,一般宗教以世俗道德10/31 03:23
19Fopiloom: 來看待,然而世俗道德每個地方都不同。佛法認為的善惡更10/31 03:24
20Fopiloom: 多層面是在於關注自己是否能安樂,是否會傷害我們自己,10/31 03:24
21Fopiloom: 而不是指傷不傷害其他人來講的。因此佛法的善惡是從個人10/31 03:24
22Fopiloom: 的經驗與認識然後切入到是否能因此而引申出安樂的結果,10/31 03:24
23Fopiloom: 也就是是否有無傷害自己的特性稱之為善惡。例如:殺一人10/31 03:24
24Fopiloom: 救五百商人的故事。10/31 03:24
Re: 輪迴好還是去西方極樂世界好
[ Buddha ]3 留言, 推噓總分: +3
作者: Henryyekaleo - 發表於 2020/10/27 22:12(3年前)
1Fopiloom: 我覺得不動佛也不錯 哈哈10/27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