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查詢 / Icta
作者 Icta 的總覽 (PTT發文,留言,暱稱)
發文數量: 85
收到的『推』: 1148 (39.5%)
收到的『→』: 1673 (57.5%)
收到的『噓』: 88 (3.0%)
留言數量: 2120
送出的『推』: 317 (15.0%)
送出的『→』: 1803 (85.0%)
送出的『噓』: 0 (0.0%)
使用過的暱稱: 0
Icta 在 PTT 最新的發文, 共 85 篇
Icta 在 PTT 最新的留言, 共 2120 則
3F→: 我覺得風味差別會有,但到冷掉無法喝,應該是萃取上有些狀況01/11 18:03
4F→: 評測器材最難的就在於各器材的最佳搭配並不相同01/11 18:05
5F→: 有時候刀盤動了,不只參數要動,水質也要調01/11 18:06
6F→: 有時候換隻豆子,換個焙度又不同,難01/11 18:10
74F→: 刀盤粒徑特性差異大時,光調粗細其實不太行01/12 09:34
75F→: 因為萃取特性整個不同了,萃取時長、擾動量、跟比例都要變01/12 09:35
76F→: 像ssp刀群之所以有那麼多毀譽參雜的評論01/12 09:35
77F→: 就是因為大家很難達到一致性最佳化01/12 09:36
78F→: 所以常常看評論是這樣,拿回家用自己家的水跟手法沖又不同了01/12 09:39
79F→: 一個人說這刀的酸太刺激,一個說不會,結果兩人的水KH差很多01/12 09:45
21F→: 亂七八糟直上又來囉12/23 22:38
22F→: 這顆濾杯有body,我會往細粉少的磨豆機去選去平衡12/23 22:53
23F→: 這時候x-pro或zp6,或是同刀刃的q2跟ks都是容易平衡的選擇12/23 22:54
24F→: 價錢貴、細粉多的那些刀會更適合嗎? 倒是未必12/23 22:55
25F→: 還是不懂買了貴又不適合的刀要怎麼省時間就是了12/23 22:57
1F→: 現在手邊沒df64,但基本上declumper自己修改就好了12/17 06:20
2F→: 除了少數高價的single dose機,市面上大部分的機種的12/17 06:21
3F→: 出粉機制都不太算100分,多少還是都得自己diy一下12/17 06:22
4F→: df64網路上資訊很多,diy難度應該算低的12/17 06:27
5F→: 但如果df64用原來的義式刀,應該也不會跟601n有多大差距12/17 06:29
86F→: 入門買一買就好,直上上平刀啦,小錐刀就那樣而已12/15 21:44
87F→: ks zp xpro k c40 這些我不覺得哪一個可以輾壓其他12/15 21:47
88F→: 現在64平刀滿街跑,在小錐刀上花那麼多錢反而cp值低12/15 21:48
90F→: 買c40的錢都快可以上64mp,那個乾淨度c40根本追不到12/15 21:49
91F→: 玩到最後有人不上平刀嗎?12/15 21:50
92F→: 我不會說平刀王道什麼的,但乾淨的平刀是另一個世界12/15 21:51
94F→: 所以才推入門小錐刀,不要多花幾千塊硬要上什麼c4012/15 21:55
95F→: 玩久了要升級直接跳平刀,不要在那邊小錐刀換換病12/15 21:56
96F→: 不過我說入門至少是1z那幾支就是12/15 22:01
101F→: c40很多人推呀,每次都會有直上直上在喊12/15 22:08
102F→: 平刀跟錐刀味道就是不一樣,差異比小錐刀間的差異多12/15 22:09
103F→: 想玩的話,自然是玩差異大的,就像濾杯我也推薦買完全不同種12/15 22:10
104F→: 但是很多人就是愛在一堆長肋裡換來換去12/15 22:10
105F→: 同樣的錢,有平刀有錐刀,有長肋有短肋有梯形有平底,多好12/15 22:11
55F→: 工業原料用的咖啡因是合成的,咖啡豆太貴了12/15 17:49
56F→: 提神飲料、可樂、藥品,裡面的咖啡因大部分都合成的12/15 17:51
Icta 在 PTT 的暱稱紀錄, 共 0 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