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牛津" 一詞的誤譯

看板translator作者 (杜愛文)時間15年前 (2009/03/28 17:07), 編輯推噓21(21048)
留言69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a/fra/fra02189.htm 教育部 異體字 字典. 仔細考察之後, 我認為 <<漢字源>> 裡所陳述的, 應屬訛誤 =.="" 實不可採 以 <<說文解字>> 當中的資料來看, 有左 "水" 右上 "聿" 右下 "豕" 的版本, 也有左 "舟" 右 "淮" 的版本, 或者左 "舟" 右 "聿" 的版本. 不過這邊就整個都是小學的範圍了...(被拖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述《willy (陰天.晴天)》之銘言: : 津《解字》 : 會意兼形聲。津字右半部原來是「聿(手持火箸) + 火」的會意字,意思是火燃盡後的 : 小殘渣;或是「聿(手拿著筆) + 彡(表示水滴垂流貌)」的會意字,意思是少許的水滴。 : 加上三點水後,表示水量很少,快用盡而滴下來的樣子。後來衍生為「潤澤」、「潮濕 : 的淺灘」等意思。 : 出自 <<漢字源>> : 会意兼形声。津の字の右側はもと「聿(手で火ばしを持つさま)+火(もえかす)」の : 会意文字で、小さい燃えかす。または、「聿(手でふでを持っているようす)+彡(し : ずくがたれるしるし)」の会意文字で、わずかなしずく。津はそれにさんずいを加えた : もので、水が少なく、尽きようとしてたれることを示す。のち、うるおす、しめった浅 : 瀬などの意を派生した。 : (一時找不到比較詳盡的說文解字網站,只好繞一圈用日文字典了) : : 但是 ford 所指的並不是船舶所使用的 "渡口", 而是指可以徒步涉水而過的淺處. : 但以漢字源的解釋來看,用「津」來翻譯 ford 似乎也說得過去? -- 冰磧石雜記 http://duarte.pixnet.net/blog 雜亂無章的文字堆積, 酷寒且堅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1.97.42.58

03/28 17:26, , 1F
牛筋正名運動卯起來了
03/28 17:26, 1F

03/28 17:35, , 2F
只是翻案文章啦... 我對 "正名" 這兩個字沒有興趣.
03/28 17:35, 2F

03/28 17:57, , 3F
這不就是正名嗎......
03/28 17:57, 3F

03/28 18:10, , 4F
我覺得名字沒有 "正" 或 "歪", 所以沒有所謂 "正名".
03/28 18:10, 4F

03/28 18:11, , 5F
但是翻譯則會有適當或不適當的區別. 用錯了字就是錯了.
03/28 18:11, 5F

03/28 18:16, , 6F
津古字有水津和舟津,只是後來通用水津
03/28 18:16, 6F

03/28 18:17, , 7F
如果要硬分是給船走還是人也可以走,有點吹毛求疵就是
03/28 18:17, 7F

03/28 18:18, , 8F
但是 Oxfore 得名時,已經是渡口了,如果說怪用字不精準
03/28 18:18, 8F

03/28 18:18, , 9F
那也該先怪英國人 :P
03/28 18:18, 9F

03/28 18:36, , 10F
與其吵這個..要不要吵一下改用音譯的...這種習慣的東
03/28 18:36, 10F

03/28 18:36, , 11F
西就不用太在意了吧
03/28 18:36, 11F

03/28 20:11, , 12F
津,渡也。渡,濟也,由此到彼也。舟行是渡,涉水也是渡,
03/28 20:11, 12F

03/28 20:20, , 13F
游泳也是渡,並非一定指舟船之渡。紅樓夢第五回有個「迷津
03/28 20:20, 13F

03/28 20:25, , 14F
」,無橋樑舟楫可通,只有一張小筏渡有緣人。筏並非舟,依
03/28 20:25, 14F

03/28 20:29, , 15F
然可渡人,是以稱之為津。所以牛津不改則已,要改還是改牛
03/28 20:29, 15F

03/28 20:33, , 16F
渡較好。而且牛筋改成牛肚,只要烹調得宜,依然是下酒佳餚
03/28 20:33, 16F

03/28 20:42, , 17F
…說到最後漏餡了,正在 B-Double-E-Double-R-U-N XD
03/28 20:42, 17F

03/28 21:28, , 18F
樓上前面鋪梗鋪好久....XD
03/28 21:28, 18F

03/28 23:44, , 19F
在這裡討論激烈也沒用 因為約定成俗的名詞是很難去扭轉的...
03/28 23:44, 19F

03/28 23:45, , 20F
03/28 23:45, 20F

03/29 01:46, , 21F
原來正名的相反是歪名 !!!!
03/29 01:46, 21F

03/29 01:47, , 22F
晚餐就決定煎牛排了
03/29 01:47, 22F

03/29 03:11, , 23F
樓上的是消夜文吧! (餓了)
03/29 03:11, 23F

03/29 06:04, , 24F
大家都用慣的,就是既已約定俗成,沿用上百年了
03/29 06:04, 24F

03/29 06:04, , 25F
實在沒有「正名」的必要。
03/29 06:04, 25F

03/29 06:05, , 26F
何況古今中外因誤譯訛傳的地名比比皆是 改不勝改
03/29 06:05, 26F

03/29 06:09, , 27F
若要深究,連「臺灣」的北京話發音都要改成「逮丸」了
03/29 06:09, 27F

03/29 09:20, , 28F
這個題目只是有點趣味(?)的翻案文章, 不涉及政治啊...
03/29 09:20, 28F

03/29 09:32, , 29F
噢 我的推文也無關政治 只是舉例而已
03/29 09:32, 29F

03/29 10:12, , 30F
說句公道話,討論板就是用來討論的,D板友也只是純粹發表
03/29 10:12, 30F

03/29 10:12, , 31F
感想,當作閒聊增加新知就好,說爭吵或正名太沉重了。
03/29 10:12, 31F

03/29 10:12, , 32F
板上熱鬧點、多點話題不是很好嗎?大家輕鬆點看待吧~
03/29 10:12, 32F

03/29 11:09, , 33F
比方說聊點「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這類輕鬆點的話題吧(誤
03/29 11:09, 33F

03/29 11:10, , 34F
我都這麼努力滅火了LG還來亂 XD|||
03/29 11:10, 34F

03/29 11:10, , 35F
有這句是根本誤譯(或誤解)的八卦嗎?(逃~
03/29 11:10, 35F

03/29 11:13, , 36F
有好多東西積非成是,在過一代後不合乎時宜也許會被取
03/29 11:13, 36F

03/29 11:15, , 37F
代,也許出處會被遺忘;但總還是文化,比「復興鄉」這
03/29 11:15, 37F

03/29 11:16, , 38F
類地名好多了。
03/29 11:16, 38F

03/29 11:20, , 39F
LG大的推文讓我想到三民、中正、中山區(或里、路、街)
03/29 11:20, 39F

03/29 11:32, , 40F
唉,有系統地清除當地文化好移植入統治者思想。相較之
03/29 11:32, 40F

03/29 11:34, , 41F
下艋舺萬華說不定取代了原住民的地名,但較無意識型態
03/29 11:34, 41F

03/29 11:40, , 42F
話說萬華區裡長沙、貴陽、成都、洛陽這些街名的來由?
03/29 11:40, 42F

03/29 11:42, , 43F
要翻譯的話,憑譯音就很難翻出「威權時代」的感覺
03/29 11:42, 43F

03/29 11:45, , 44F
有些美國城市整區都用樹名當街名有利找路,這也要考慮
03/29 11:45, 44F

03/29 15:29, , 45F
不過 New York, New Jersey 的命名, 不就充滿著對英格蘭風
03/29 15:29, 45F

03/29 15:30, , 46F
味的緬懷與熱愛嘛? XD
03/29 15:30, 46F

03/29 15:38, , 47F
沒錯啊,只是說是由誰命名,被命名的人是否甘心而已 XD
03/29 15:38, 47F

03/29 15:49, , 48F
不過, 初代移民者的腦袋都還是留著他們年輕時的記憶啊...
03/29 15:49, 48F

03/29 15:50, , 49F
你要他們變出什麼新花樣來命名呢? 在那個 "家祭毋忘告乃翁"
03/29 15:50, 49F

03/29 15:50, , 50F
的年代, 滿腦子復興和光復也不是奇怪的事了.
03/29 15:50, 50F

03/29 15:52, , 51F
同樣的, 三重/板橋/松山 好像也都有著濃濃的日本味吧? :P
03/29 15:52, 51F

03/29 15:55, , 52F
我想到的是充斥各鄉鎮的中山中正中華這類政治命名 :p
03/29 15:55, 52F

03/29 15:58, , 53F
不曉得中山南北路在日據時代叫做什麼?還是那時不存在?
03/29 15:58, 53F

03/29 16:25, , 54F
正名的正是動詞吧,無關正歪與否
03/29 16:25, 54F

03/29 17:33, , 55F
這系列的討論很有「國家寶藏」的味道... XD
03/29 17:33, 55F

03/29 18:08, , 56F
中文的詞經常有 "動/形/名" 互變的情況. 而 "正名" 的正,
03/29 18:08, 56F

03/29 18:09, , 57F
之所以能夠變成動詞, 也得要有一個 "歪" 的受詞來被 "正".
03/29 18:09, 57F

03/30 23:04, , 58F
從異體字與說文解字,看不出漢字源有錯耶
03/30 23:04, 58F

03/31 02:40, , 59F
漢字源的說法一整個就和 "津" 字在中文的歷史脈絡脫節啊:P
03/31 02:40, 59F

03/31 13:06, , 60F
其實談字源完全超過我能力。聿,火餘,標誌的是人類最早的
03/31 13:06, 60F

03/31 13:07, , 61F
書寫工具,大概是炭筆之類的東西。筆、書、畫等字都有「聿
03/31 13:07, 61F

03/31 13:08, , 62F
」的痕跡。燼,火餘,原字其實是盡,也與「聿」有關。
03/31 13:08, 62F

03/31 13:11, , 63F
津取盡、餘之意加水旁,表示水少淺灘,還算合理啊。就算要
03/31 13:11, 63F

03/31 13:12, , 64F
渡船,也不會找「水深波瀾闊」的地方的。(以上是胡說八道:)
03/31 13:12, 64F

03/31 13:33, , 65F
希望我胡說八道的能力有王安石「字說」一半強 XD
03/31 13:33, 65F

03/31 14:04, , 66F
坡=土皮, 滑=水骨...XD
03/31 14:04, 66F

03/31 14:14, , 67F
http://tinyurl.com/FireResidu 上聿下火的是燼, 不是聿...
03/31 14:14, 67F

03/31 14:15, , 68F
上聿下火的燼, 的確解為 "火餘", 但聿本身是手持筆的造型,
03/31 14:15, 68F

03/31 14:17, , 69F
下面本來就沒有火啊. 而且上古的書寫很早就進入用刻的了.
03/31 14:17, 69F
文章代碼(AID): #19pUZEne (translator)
文章代碼(AID): #19pUZEne (transl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