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最近的景氣.......各位老闆生意好嗎??

看板toberich作者 (Lancelot)時間8年前 (2016/01/11 16:50), 8年前編輯推噓24(24018)
留言42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因為剛好其中一間門市也在東區 2015年的情況跟的比14年差很多 lsp大真的講到滿多重點的 ※ 引述《lsp33 (LSP)》之銘言: : 1.店租過高 : 我一個客戶在216巷開店,開了快30年,不到10坪的的店租12萬,幾年前漲到15萬 : 他一不爽就退休了,那家店整整空了兩年,去年中才租出去 : 當時我問他有沒有想要頂讓 : 他瞪大眼睛問我:[效年ㄟ,我做了30年,12萬都做不下去了,你15萬甘毋齋條做] 店租大概不管是哪邊都免不了的了 甚至簽約的時候就已經把這也算進去了,簽5年約但租金逐年漲 : 2.商品同質性越來越高 : 一堆人要創業,都創業賣衣服,從路口走到路底,從巷口走到巷尾, : 每一家賣的都差不多 : 每個年輕美眉都開不到半年,然後說我證明我自己了,比別人只會嘴砲,我踏出來了 這點感觸很深,當初我是看準了覺得東區沒有人在賣日貨所以開在這 一年後來來去去,有印象的至少就有五家跟著我開始賣 現在剩三間(包含我們)死撐在那邊 : 3.因為2的關係,所以店面永遠不怕找不到房客,店租就支撐在那邊 : 我跟我一位賣衣服,從他父親那一輩開始賣的去東區找店面 : 他說:[我三萬都沒有勇氣租了,那些美眉為什麼六萬甚至12萬都敢租] : 喔,當時我們三個月之後去看,又都是不同老闆了 是的,當初每天在東區走,一看到有招租碼上打電話去問,還要排隊 說談不攏會在連絡我們 現在好幾間都空在那等你問 : 4.人潮往信義區移動 : 現在信義區百貨公司林立,所以曠街的人潮往信義區移動過去 : 而且因為第二點,東區這邊變難逛了 這點我覺得西門也有類似的問題 小時候很喜歡逛西門 現在覺得逛來逛去都是服飾、手機週邊,甚至一看我就知道貨從哪拿成本多少 每個人賣的東西都類似,連貨源都差不多 台灣人還是有著一窩蜂的心態,看到有人做好像很賺就也想著分一杯羹 然後在集體自殺搞死自己 : 5.停車位不便 : 跟第四點其實差不多,沒停車位、逛的又少,就往停車位充足的信義區去了 : 6.劣幣逐良幣 : 我最討厭一堆人說什麼老一輩不懂變通,被社會淘汰,要運用新的思維、網路去銷售 : 然後笑說就是不懂轉變才開不下去,看看年輕人多有想法 : 放你媽的屁,有本事的人不分年齡層,真正有本事的不會靠北別人只是靠年紀 : 實體店面要培養固定客戶,不是幾個月的事情 : 現在這些來開店的,把原本老店都擠出去; : 把別人擠出去有本事就算了,自己都開不到半年 : 網路客是有幾個有忠誠度?? 哪裡便宜哪裡去 : 以前東區賣的都有一定水準,現在這些年輕人為了搶市、為了生存,品質越來越差 : 分不清正韓貨還是東大門買的大陸貨就開店 : 不要小看東區在地的客戶群,東西一差大家都知道,把市場做爛了就是大家一起死 開業以來,東區這間門市 在15年的時候年營業額只能勉強達到2000萬 比14年少了30%左右 我沒有很實際的數據或觀察能夠肯定這些客人流到哪裡去 但確實商圈的轉移正在進行 以往的一級戰區不見得都永遠為是人潮的指標 至於景氣,我個人是覺得沒有變化太大,2015年跟2014年一樣爛 大家消費型態在改變,但能支配的所得還是差不多,消費力其實是接近的 雖然門市狀況不好,但我們去年網路的成績成長了約100% 整體的收入這兩年差不多,只是獲利方式不同了而已 而景氣依然是沒有起色 以上..我很少打這種"我覺得"的文章orz 我是個很注重數據的人 不過目前我能觀察到的東西實在不多 讓我偶爾一次這樣瞎猜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7.199.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berich/M.1452502222.A.43C.html

01/11 17:02, , 1F
推 看數據才好
01/11 17:02, 1F

01/11 17:07, , 2F
人口外移和少子化真的挺嚴重的
01/11 17:07, 2F

01/11 18:05, , 3F
哈哈 重點是年營業額達2000萬阿 這真的是高手
01/11 18:05, 3F

01/11 18:26, , 4F
推2000萬還覺得弱
01/11 18:26, 4F

01/11 18:36, , 5F
1間店就做2000萬 那間店的租金多少阿?
01/11 18:36, 5F

01/11 18:48, , 6F
原PO有介紹過(推文中)當時是我問的 忠孝東路四段187巷
01/11 18:48, 6F

01/11 18:49, , 7F
2/27那篇 二樓15坪10萬
01/11 18:49, 7F

01/11 18:50, , 8F
旁邊只有一個小小的樓梯上去 歡迎大家來到東區....
01/11 18:50, 8F

01/11 18:51, , 9F
請問一下原PO 網路成長一倍 其中有做了什麼嗎??或是商品??
01/11 18:51, 9F
最大的差別應該是我今年5月退伍了吧 囧 所以5月之後開始有我專門投放廣告、了解數據 然後是電商網站在12月上線了,最主要應該是多了推廣這一段

01/11 20:32, , 10F
推分享
01/11 20:32, 10F

01/11 20:41, , 11F
大老闆現身說法,羨慕中... XD
01/11 20:41, 11F
沒有..跟版上大大比起來還太弱了.. ※ 編輯: jerry528129 (61.228.178.197), 01/11/2016 21:55:29

01/11 22:06, , 12F
可以請問投放廣告的效益嗎??
01/11 22:06, 12F

01/11 22:07, , 13F
今天才跟一位同行聊天 他請人頭放廣告之後業績有成長
01/11 22:07, 13F

01/11 22:07, , 14F
可是月底收到廣告費才發現做白工....
01/11 22:07, 14F
所以廣告投放應該要自己來進行,這樣才能掌握利潤 行銷業者通常只管"廣告效果" 舉例來說 今天有A跟B兩個廣告,行銷相同的產品 只是用著不同的文案或圖片 A廣告一個點擊平均2元 B廣告一個點擊平均5元 為了交出好的成績單,自然廣告預算就會都壓在A廣告上 表面上確實用相同的預算,爭取到了最多的流量 但事實往往有可能會是 A廣告的轉換率只有1% B廣告的轉換率3% 這麼一來,實際上造成一個轉換的成本 A廣告是200元,而B廣告只要167元 要做完整的評估需要足夠的數據,不只是分析廣告平台的成效 也需要配合自身網站的追蹤、再去分析客利潤扣除廣告費用後是否有賺 這是比較簡單的舉例 實際上判斷廣告成效的數字很多,瀏覽頁數、停留時間、點擊行為 看廣告的目的是什麼

01/11 22:26, , 15F
PeppermintC: 推。白手起家的真正強者。2015/05/09
01/11 22:26, 15F

01/11 22:27, , 16F
J大的故事有趣的地方在哪呢! 在於他的自介
01/11 22:27, 16F

01/11 22:27, , 17F
白手起家的強者!
01/11 22:27, 17F

01/11 22:29, , 18F
LSP大大同行的廣告有引導到FB或網站嗎? 還是類似形象
01/11 22:29, 18F

01/11 22:30, , 19F
廣告,或是節慶優惠廣告之類的?_?
01/11 22:30, 19F

01/11 22:31, , 20F
J大的投放廣告應該是將被吸引來的人,整合進自己經營
01/11 22:31, 20F

01/11 22:31, , 21F
的重點宣傳名單中。或是從那些重點宣傳名單中去廣告
01/11 22:31, 21F

01/11 22:31, , 22F
所以長期效益可能就差在這個地方
01/11 22:31, 22F
這是一個方式,曾經點過廣告的人不論最後有無購物 總是比較容易對新廣告有反應的人 利用流量收集名單再做二次行銷 流量也能細分很多,瀏覽特定商品的、特定分類的..等 從瀏覽狀況去了解不同客人的需求 再針對不同的瀏覽行為投放不同的廣告 盡可能的連廣告也為客人客製化 ※ 編輯: jerry528129 (61.228.178.197), 01/11/2016 23:00:15

01/12 01:23, , 23F
看過j大介紹~但單店營業額做2000萬還是相當讓人吃驚~
01/12 01:23, 23F

01/12 06:18, , 24F
厲害
01/12 06:18, 24F

01/12 08:16, , 25F
推一下~
01/12 08:16, 25F

01/12 10:31, , 26F
好猛的老闆
01/12 10:31, 26F

01/12 14:45, , 27F
請問願意分享一下民權店關店的原因考量嗎?
01/12 14:45, 27F
我..民權店還在阿 囧 不但是我們的營登地址,也是大本營,辦公室、出貨、攝影都在這 唯一停掉的只有西門誠品,但那是專櫃

01/12 15:11, , 28F
此外看到大大說你的商品利潤約10~15% 是淨利嗎?
01/12 15:11, 28F

01/12 15:12, , 29F
還是毛利? 如是淨利 相對營業額 超高阿
01/12 15:12, 29F

01/12 17:23, , 30F
希望願意分享+1
01/12 17:23, 30F
那是毛利,實際上還要再扣除租金、人事水電等營運支出 今年我們有開始調整商品的結構,目前每個月的毛利在25%左右 今年重大支出很多,新開了士林店 租金的押金、裝潢大約也壓了一百萬進去 還有今年上線的官網,計畫內要完成的內容總和大概也要60萬以上 嚴格說起來我們今年沒有在賺錢,大部分都是在投資 目前官網大概也只完成了50%左右,只是12月是我們的大月 被我趕鴨子上架,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在跟大家分享電商的一些小數據 ※ 編輯: jerry528129 (59.127.199.15), 01/12/2016 18:23:26

01/12 18:39, , 31F
推,賺的一半都給房東了,房東真是沒良心~
01/12 18:39, 31F

01/12 18:40, , 32F
不過話說回來,網路成長幅度驚人,為什麼不多投資源在網路
01/12 18:40, 32F
這個有比較多因素,一來是門市大概到四五月前 其實狀況都還不錯,至少在獲利上是比網路來的占優 主要是當時網路還依附在商城、樂天等平台底下 成交要抽%,且網路的營運成本(客服、出貨、攝影..等)明顯高於門市 門市幾乎是固定的租金+人事水電 相較之下網路的支出反而更龐大,所以前半年的重心都還在門市 二來是我五月退伍後,才開始有人能專注在數位行銷上 也開始著手進行官網的規劃、修改、建設 老實說,我是從退伍後,才開始接觸fb廣告投放的 所以電商的行銷、推廣從我5月退伍後才開始學習如何操作 我花了一點時間在這上面,初期的效果並沒有這麼理想 對於廣告工具的熟悉度也還不夠全面 最後則是,目前的電商網站並沒有達到我理想的狀態 雖然已經掌握了部分導入流量的能力 但實際上還是會因為網站本身設計的不足而流失不少客人 所以在廣告的預算上還是有所保留,預計完工驗收後 才會逐步調整經營的重心 最後感謝大家抬舉.. 2000萬只是營業額 不是獲利阿.. 而且回歸這串討論的主題 想表達的是商圈的轉移、或沒落 在東區這個地方確確實實的進行著 去年掉了30% 今年還不知道,還能撐多久還是個未知數

01/12 20:52, , 33F
01/12 20:52, 33F
※ 編輯: jerry528129 (61.228.178.197), 01/12/2016 21:18:38

01/12 21:58, , 34F
電商衝擊傳統實體通路是早晚的事, 2015年美國walmart就
01/12 21:58, 34F

01/12 22:01, , 35F
被打的很慘. 只要有資源一定要嘗試電商這一塊.
01/12 22:01, 35F

01/13 09:42, , 36F
感謝J大分享!~實體真的越來越難做了
01/13 09:42, 36F

01/13 11:24, , 37F
做電商也覺得越來越難做XDD 是大家都難做了
01/13 11:24, 37F

01/14 11:07, , 38F
那邊的店面我是租不起啦..不過我主要是處理文書的,從CLBC
01/14 11:07, 38F

01/14 11:07, , 39F
大船艦租一間6人用的辦公室也才3萬左右。
01/14 11:07, 39F

01/14 11:46, , 40F
樓上原來那是做共用辦公室阿!!我一直以為是要開旅館
01/14 11:46, 40F

01/14 15:38, , 41F
推 高手分享!
01/14 15:38, 41F

01/14 20:09, , 42F
原來是...zara後面那一間2樓的日貨~ 常常去逛耶!
01/14 20:09, 42F
文章代碼(AID): #1MaspEGy (toberi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aspEGy (tobe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