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救救瘋狂睡覺的我

看板t-management作者 (謝謝你總是想的比我多)時間15年前 (2009/08/29 14:13),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3 (看更多)
原PO您好 我也是和你一樣的狀況 相信上面版友也給了很多建議 嗜睡這個情況實在牽扯太多層面的因素了 而我就談談自己特別的經驗給你做參考! 以前我也是常被說怎麼一直睡 叫不太醒 醒了一樣沒什麼精神 以為體力不好就去運動 但運動完還是很想睡 以為貧血 但是從過去到現在捐血二十幾次都OK 以為是睡不好 但是室友們都說我每次倒頭就睡不用兩分鐘就昏死了 一動也不動 以為是鼻子過敏或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睡覺舌根後倒 塞到呼吸道導致缺氧) 但是胸腔檢查都很正常 以為是體質虛弱 看了中醫吃了肥嘟嘟的藥包們 照樣夢周公 以為意志力薄弱 懶惰 用了很多方法PUSH自己 但是好像也沒辦法改善什麼...XD 後來親友也習慣知道我就是很愛睡 睡很多 坐上會移動的交通工具就會睡(捷運.公車火車) 吃飽完也睡 上課也常打瞌睡 最可怕的是機車給別人載也會在後座昏迷 我自己覺得或許就是需要多一點睡眠吧 雖然上課念書多少有影響(上課四節只醒著一節..) 但是大家通常也是上課想睡就睡 並不會特別凸顯我很奇怪╮(﹀_﹀")╭ 直到我自己念了醫學相關科系 才去桃園長庚的睡眠中心就診 原本也只是看看而已 但是做完一系列檢查後(MSLT檢查和手腕表後) 我被診斷說是"猝睡症 Narcolepsy" 後來抽血的基因篩檢 也帶有相關的基因...那是很罕見的狀況 之後醫生給我一些藥物治療 的確有大幅改善白天愛睡的情況 (還記得第一次吃完藥 是吃飽飽後的下午第一堂課 第一次感覺到這麼清醒 感動到不行...) 當然 我自己也調適很久 過程中也會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其實是心理影響生理之類的 但是檢查的事實就擺在眼前 血液還會送到史丹佛的猝睡症中心去做進一步檢驗 仔細發現最近也有一些新聞 有提到學生因為猝睡 而課業學習大幅受影響 而很多人甚至終身都不知道自己有猝睡症 講了這麼多 是想說其實嗜睡這種現象大家都覺得很平常 並不會直接聯想他是有問題 但是如果狀況一直都很嚴重 真的可以去看看醫生檢查也無妨 若是不小心跟我一樣 也能及早治療 免於在課業或是其他生活、人際關係的困擾 ●三點建議如下● 第一、建議你可以自我測驗一下,瞭解自己是否有嗜睡的傾向及程度↓ http://www.stm.org.tw/yeh/sleep.htm 如果大於12分就可能要見一下Dr. 第二、可以長知識:認識猝睡症 http://www.uho.com.tw/focus/sleep/index.asp?id=549&page=1 不管自己或是親友有狀況也可以多一點幫助 第三、如果需要可以到長庚醫院檢查(沒有打廣告的意思 只是我自己在這裡檢查) http://www.cgmh.org.tw/sleepcenterlnk/policlinic.html 其中黃醫師是專門看猝睡、嗜睡這領域的 希望看完不會把你嚇到... 總之維持正常清醒的狀態 才能有好的生活品質!! ※ 引述《memolly (囂張的貓大頭後腦勺!)》之銘言: : 我以前也是很需要長時間睡眠的人 : 所以常常被說懶惰、逃避、欠缺意志力等等..>"< : 但後來我才發現我的問題其實是鼻子過敏造成的。 : 我的過敏不會一直流鼻水,但可能裡面是腫的,呼吸不順 : 平躺的時候變成鼻涕倒流,所以睡眠品質不夠好到可以早起精神好 : 不知不覺就變成要睡滿10個小時,甚至更多, : 才能達到別人睡8小時的成效。 : 後來找到問題之後,吃西醫開的抗組織胺,真的可以早起精神好 : 可是這種東西不能每天吃,而且一停就又要睡很久 : 所以又看中醫試著改善體質看看... : 現在已經可以達成最標準的作息時間, : 甚至白天不需要午睡就可以精神飽滿一整天 : 我想告訴原po,或許你的問題不在於什麼壓力、逃避或是欠缺意志力 : 或許你跟我一樣,根本是自己身體的問題始然,只是你沒有好好治療 : 試試看找醫生詢問,也許很快就能改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04.95 ※ 編輯: pin319 來自: 61.231.104.95 (08/29 14:14) ※ 編輯: pin319 來自: 61.231.104.95 (08/29 14:23)

08/30 04:41, , 1F
good
08/30 04:41, 1F

08/30 14:06, , 2F
新光隆總也有~很多大醫院都有歐~~~!!
08/30 14:06, 2F

09/04 02:52, , 3F
專業 推
09/04 02:52, 3F
文章代碼(AID): #1AcCRzT_ (t-managem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cCRzT_ (t-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