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灣版心靈捕手 高一數學奇才張格銘解難題動指不動紙

看板specialman作者 (pony)時間18年前 (2006/05/06 10:54), 編輯推噓1(107)
留言8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0 (看更多)
※ 引述《HZYSoft (PCMan 2004)》之銘言: : ※ 引述《kkkeith ()》之銘言: : : 補充一下我再另一份報導上找到的 :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y/3/today-life6.htm : : 以下是從其中節錄出來: : : ======================== : : ...馮駿林(他老師)回憶,當時他以為張格銘是參考書例題做多了,連答案都背起來了, : : 聽到張格銘回答「我在腦中演算」時,根本就不相信。馮駿林說,試卷上的綜合除法等 : : 題目,解題過程的運算式很龐大,他覺得不太可能未經演算過程就寫出答案,尤其張 : : 格銘說是在腦海中完成,於是又另外找了難度較高的題目考他,但張格銘一樣能在腦海 : : 中算出答案,且有個人的一套解題方式。 : : 馮駿林進一步解釋,張格銘對於數學的理解能力十分讓他驚異,看完公式不必看例題, : : 就能理解運用。因為張格銘沒有上補習班也沒有參考書,很多解題方式,完全不照「常 : : 理」,他往往看到張格銘的解題過程後,才驚嘆地說:「沒錯,可以這樣解題!」 : : =========================== : : 這個小朋友真的是天才,不是一般的心算(演算)而已. : : 可惜這種數學天才,一般來說不會去讀醫科. : ^^^^^^^^^^^^^^^^^^^^^^^^^^^^^^^^^^^^^ : 正好完全相反,讀了醫科才是嚴重糟蹋了這個天才 : 要是他將來選醫科,才真的是可惜! : 有能力唸醫科的人,每年出至少幾千個 (其中有一千多個唸了醫科) : 而像他這樣的奇才,卻是幾十年,甚至百年,才能出一個 : 出了這一個,還能被好好培養,沒因為經濟或其他因素被埋沒的,就更是少之又少 : 世界上許多知名的奇才,若是被放進了台灣的教育考試制度,只怕是全進了後段班 : 要當一個醫生,聰不聰明其實比較其次,熱忱其實比較重要。 : 在台灣的教育,有沒有熱忱還是其次,會不會考試背書,不幸的,卻比較重要。 : 你只要死背的功力超強,然後有辦法考得上,在台灣,要想念到各大醫科畢業, : 考上執照,絕對都不會有什麼困難。 當然,進了醫院會怎樣,那又是另一回事。 : 在台灣只要求記憶力,不重視創造力的醫學教育環境下,天才會被完全糟蹋。 : 台灣的醫科,適合用功唸書的人唸,但絕對不適合給這種天才唸。 : 這狹隘的環境,會限制了他的發展。 : 把有機會成為愛因斯坦的人物,卻教成了看門診的小醫生 : 這將會是台灣最大的損失。 光從這幾篇報導沒難看出來這是 "幾十年,甚至百年,才能出一個的奇才." 頂多只能說這位同學: 1 數學方面的理解能力相當優秀 2 有探索數學知識的好奇心 3 有一定的創意 這樣的學生難得 但是台灣每年基本上都會有 而且不會太少 或許記者的了解不夠深刻 沒有把這位學生的優點表達出來 不過差異應該不會這麼大 生物/醫學 相關的研究領域裡面 不也有些是要用到數學能力的嗎? 譬如說做 bio information bio physics之類的 舉例來說 bio physics 裡面需要了解一些 熱力學方程式在達到平衡之前的性質 這就須要相當的數學能力呀 (說相當或許太委婉了些) 或許上面這個例子和醫學系所學有點距離 在下不是相關科系的學生 暫時想不到更好的例子 ꤊ或許現在醫學系的學生畢業後做研究工作的人比較少 不過如此不是更需要這樣的人才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48.5.18

05/06 12:26, , 1F
很需要這樣的人才,但是興趣絕對更重要
05/06 12:26, 1F

05/06 12:26, , 2F
我只是借題舉例,若真是天才,實在不該被埋沒在醫科
05/06 12:26, 2F

05/06 12:26, , 3F
bioinformatics 的人,多半是 EE/CSIE 那些的背景
05/06 12:26, 3F

05/06 12:27, , 4F
幾乎沒聽說過醫科畢業能去做那個的
05/06 12:27, 4F

05/06 12:27, , 5F
醫科從大二以後就不會用到數學了.....
05/06 12:27, 5F

05/06 12:28, , 6F
台灣的醫學系對其他領域涉獵的很少,多著重在醫學本身
05/06 12:28, 6F

05/06 12:30, , 7F
在大老要求下,新增一堆「號稱會提昇人文素養」的課程
05/06 12:30, 7F

05/06 12:31, , 8F
課業更重,能接觸其他領域的時間自然就更少了
05/06 12:31, 8F
文章代碼(AID): #14N0_9n4 (specialm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4N0_9n4 (special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