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考題] 新北市101國小身障組Q22.37.45

看板sp_teacher作者 (davidkuo5321)時間12年前 (2012/06/25 00:0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monglong ()》之銘言: : 22. 在教導學生解數學文字題時,先由教師口頭示範例行的解題步驟,再教導學生放聲思 : 考說出正確解題步驟,以上敘述為哪一種認知策略? : (A) 自我教導(self-instruction) : (B) 自我監控(self-monitoring) : (C) 鷹架教學(scaffolded instrction) : (D) 交互教學(reciprocal teaching) : 答案給(A) 我想請問鷹架教學看起來也可以阿? : 老師先提供示範的提示協助,再讓學生自行練習,不算是鷹架教學的 : 提示褪除嗎? : 37. : 小華是一位視覺障礙的學生,有一天參加校外教學,同學(明眼人)要協助他 : 行走,這位同學不可以用下列哪一種協助方法? : (A) 讓小華握住明眼人的手臂,在明眼人身旁一起走 : (B) 以明眼人的手拉住小華的手往前走 : (C) 小華輕輕握住明眼人的手肘上方,跟在明眼人之後走 : (D) 盡情的對話,輕鬆的走路 : 答案給(B) 雖然明眼人拉著盲生行走是怪怪的,但是(D)也很奇怪,行走時 : 明眼人不是應該時時向盲生提供周遭環境的狀況、提醒注意的地方嗎? : 怎麼會是盡情的對話?而且走路應該是要小心的走路,注意路況, : 而不是輕鬆的走路吧。 : 我完全搞不懂(D)選項會正確的理由。 我回答這題好了, b會錯的原因,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協助方法其實會讓視障者不舒服或不安的, 而且明眼人拉視障者的手往前走,明眼人的體位若有變化而且也沒有做提示, 視障者本身是會感受不到變化的, 但是如果是握手肘或手臂,視障者本身就可以感覺到明眼人體位的變化, 不經提示也可以知道前面的路況高低或轉彎等。 至於d的答案是對得,因為這是定向行動的最終的目的, 就是希望視障者可以安全又輕鬆的行走, 就我自己在帶我的同事(視障者)行走時,我們也是邊聊天邊走路, 只要人導法的姿勢是對的,兩人間有信任感, 我不用說太多的環境提示,他真的能感受到我的行動而做出相同的反應, 而且題幹說是小朋友的校外教學啊,就是應該要開心的。 我的說明可參考看看喔。 : 45. : 以下何種方法可解決兒童非理性的恐懼? : (A) 示範、減敏感法、堅持訓練 : (B) 示範、減敏感法、自我控制訓練 : (C) 示範、堅持訓練、自我控制訓練 : (D) 堅持訓練、減敏感法、自我控制訓練 : 答案給(B) 我對這題的「堅持訓練」比較有疑惑,沒有英文搭配查不太到, : 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另一方面,自我控制訓練不是比較偏向於 : 情緒障礙或衝動的掌控嗎?用在對恐懼方面沒問題嗎? : 請老師們給予指導解惑,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01.14.186.33
文章代碼(AID): #1FvpfluX (sp_teacher)
文章代碼(AID): #1FvpfluX (sp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