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段考時,學生的考試地點?

看板sp_teacher作者 (教室還我啦> <|||)時間17年前 (2006/11/26 19:32),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刪光光 我家原本都讓學生回去考普通班段考 學生成績時常慘不卒賭 因為以前的規定是若學生不回原班考 他的成績就是全年級最後一名 不過這是很古早以前的規定了(目遠,我又暴露自己的年紀了) 後來我兼任行政時第二年換了主任 輔導主任一直跟我提這件事 她說讓學生成就那麼低對學生很不公平 我當然贊成啊~自己的孩子一直受成績束縛是很悲哀的 可是因為我跟她說 "資源班老師我來說服,普通班老師你來說服" 她就不提了,所以在我的任內也沒完成這件壯舉 ------------------機車老師事蹟分隔線------------------------------- 我家普通班老師有"幾個"(大部分還算理性正常)非常機車 我們送學生的平時成績給她做"參考" 她就很酸的說:學生程度那麼差,怎麼會給那麼高?? 我們就解釋,因為教材,評量方式不一樣 她就說那我要給她扣分..................... 這位大嬸,成績輸入權在你手上,你沒教過學生,又嫌我給的成績太高 那你愛輸幾分就幾分啊!!!!!(悲) 我只是小小的特教老師,哪有什麼說話的餘地..... -------------------------------------------------------------------- 後來我才知道,學生會被普通班老師討厭 是因為他有第八節或是屬於配課(閱讀指導,國際展望,交通捷運)出現在班上 他在班上干擾老師,或是長的眼睛白白的,惹老師討厭所致 PS:閱讀指導,國際展望,交通捷運,這都是課程名稱,別懷疑 --------------------------------------------------------------------- 回到原討論 後來換組長了,剛好有個普通班的導師很努力在奔走這件事情 所以才在各方協調之下 完成這項我認為不可能的任務(這一點我很佩服現任組長,我完全辦不到) (我家的機車普師,都會私下議論紛紛,或是當著我的面批評.很受不了) 我家的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1.發加考"資源班段考同意書"給家長 若家長同意則執行 家長不同意考兩次就讓學生回原班考就好 2.學生需考兩次段考考卷 一張是資源班任課老師出題,題目依照學生程度和老師上課內容來出 資源班考卷在段考前一週由資源班老師實施 在資源班的課堂上考 另一次就是回原班去跟同學一起考普通班的段考考卷 3.段考成績以 (普通班成績+資源班成績)÷2, 由普通班任課老師輸入 因為特教老師沒有輸入成績的帳號,權限不足 特殊考場只讓有資格的學生來考 我們特殊考場要先讓家長申請 能使用的學生條件和基測的規定一樣 例如: LD:需報讀的學生 視障:放大字體 延長時間 肢障 或 CP:延長時間 妥瑞:獨立考場,因為學生會狂叫,非常吵 AS:一考試就過度緊張 情障:同上 ps:妥瑞症是問過每年主辦基測特殊考場的松山高中,松山高中說有提供服務給妥瑞 所以我們特殊考場才有服務他們 之前我們曾討論過考卷要怎麼給學生 像是只考資源班的卷子,考卷拿去普通班給學生考,學生留在原班考試 這個方案馬上被否定,因為我家是大校,光是塞卷子就會讓老師精神崩潰 而且只考資源班的卷子,分數太甜了,學生幾乎都要考基測,應該讓他們及早認清事實 考原班的卷子雖然是強學生所難,但是讓他知道自己在大群體中的排序 只考資源班卷子有讓學生"生活在溫室中的錯覺感" 至於段考到資源班來考試這就更是不可能了 我家的教室非常小,真的塞不進那麼多人 而且,學生就像你所說的,早早"猜完"開始聊天,非常可惡 七年級我認輔的小蘿利就是這樣和CP學生在第一次段考時聊天 而那天我剛好沒監考沒在現場 第二天我去學校,把她罵到臭頭,我還威脅她,這可以記過的(破壞考場秩序) 我有聽過別的學校是執行以上的方法 1.學生來資源班考,只考資源班卷子 2.學生留在原班考,只考資源班卷子,老師去偷塞卷子在試卷袋中 成績計算方式,也有聽過很多比例,像鄰居天字頭的 聽說是資源班60%,普通班40% 我家的特教組說話聲音太小,只能爭取到50% 50%.......... 又拉拉雜雜扯一堆.....╮(╯_╰)╭ -- 如果對現實有所不滿的話,就改變自己,或改變環境﹔ 如果不想的話,就封住你的耳目閉上嘴巴,靜觀其變的活下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100.242

11/26 21:53, , 1F
謝謝e大的分享:)
11/26 21:53, 1F

11/27 09:02, , 2F
我們小朋友成績還只能佔"平常成績"的50%..
11/27 09:02, 2F
文章代碼(AID): #15QNivyB (sp_teach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QNivyB (sp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