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諮輔中心消失

看板prozac作者時間13年前 (2011/01/16 03:06), 編輯推噓2(2021)
留言23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shiuan8979 (懸 )》之銘言: : 既然提到了保密義務,順便提供幾個條文供板友參考好了 : 畢竟隱私不要被外洩,應該是在諮商的人最在意的事情了! : 心理師法: : 第 17 條 心理師或其執業機構之人員,對於因業務而知悉或持有個案當事人之秘密 : ,不得無故洩漏。 : 第 36 條 違反第五條、第十七條、第二十二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者, : 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 : 第 37 條 心理師違反第七條第一項、第十條、第十一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十五條 : 、第十七條或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之一,經依第三十一條或前條規定處 : 罰者,對其執業機構亦處以各該條之罰鍰。但其他法律另有處罰規定者, : 從其規定。 : 所以,心理師本人、諮商機構的人員 都不應該洩漏個案的秘密 : 否則是可以處罰的,而且連機構都要一起罰呢>"< 看了幾篇文下來(不過期末後,現在有點腦死 XD) 回想自己不太想在學校做諮商大概就是有感覺到它的困難,保密性什麼的。 題外話: 印象裡好像聽過國外心理治療有打字員,打字員都要簽保密條款的。 自己在校外諮商,有些老師也曾勸過我考慮校內諮商啊, 會比校外能夠連結學習上的資源,光聽至此就覺得老師很笨, 我就是不要人知道,還連結學習資源,連在助人者領域教學的老師都抓不到要點啊 XD 大家大多是說到似乎無法保密的部份,不過我看了看、想了想, 去個人化、去辨識性,這樣的字眼蹦上我腦袋。 也有人在檢討當個案出事的時候,助人者需要介入卻得到「我得保密」 這樣答案,就卡死在那,可是助人者什麼都不知道要怎麼介入? 要怎麼幫助? 或許這裡「去個人化辨識性」之類的(忘了那字眼)是個算不錯的解答吧。 我洩露但也保密,我說問題,但去除個案可辨識性部份(姓名、身份)。 但助人者也得把持自己洩露的份際在哪裡,我為什麼需要講? 我要講什麼?講到哪裡。 助人者自己有時候都有盲點所在,不過保密這樣的事也得看助人者本身 如何去拿捏了,有時候死也什麼都不說,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或許也需要個案去說出自己的感受,好像感覺自己被討論了, 會有不滿、質疑等等的,但可能因為其實外人有嗅到一些什麼, 畢竟自己的樣貌、行為是那麼樣攤在外頭讓人看見, 只是說,要看重自己想讓自己變得好些於是接受幫助, 也是要在意自己的權益,去表達自己的需求。 感覺到自己似乎被人討論了,尤其又是如此在意,實在難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1/16 07:04, , 1F
其實我一直以為醫院的精神科或是諮商體系中,會有團體討論
01/16 07:04, 1F

01/16 07:04, , 2F
個案的情況(必要性),至於守密義務我以為是對外部(醫院團隊
01/16 07:04, 2F

01/16 07:05, , 3F
或諮商團隊之外),這樣的理解是錯的嗎?
01/16 07:05, 3F

01/16 07:05, , 4F
像是去醫院看醫生的時候,除了醫生以外經常會有工作人員在
01/16 07:05, 4F

01/16 07:06, , 5F
旁邊,我以為這是合理的......
01/16 07:06, 5F

01/16 11:03, , 6F
我的認知跟樓上一樣@@ 難道不是這樣!?
01/16 11:03, 6F

01/16 13:37, , 7F
不過老師教學上又問過我們:要為個案保密,卻又不得不與
01/16 13:37, 7F

01/16 13:37, , 8F
督導或同事間請教,要怎麼辦? 答案就是:去辨識性
01/16 13:37, 8F

01/16 13:38, , 9F
而我自己所知的,有機構連行政人員也要簽保密條款
01/16 13:38, 9F

01/16 13:39, , 10F
總之我想這樣的事應該像法律一樣,也得為自己注意權益
01/16 13:39, 10F

01/16 15:38, , 11F
一樓的說法是對的,一般情況下對外全保密,要督導時會去名
01/16 15:38, 11F

01/16 15:41, , 12F
但是環顧這個討論串,還是可以發現受諮商者有時希望諮商師
01/16 15:41, 12F

01/16 15:42, , 13F
能幫忙傳達某些訊息出去,這是學校諮商和企業諮商常見的狀況
01/16 15:42, 13F

01/16 15:43, , 14F
當然不能幫忙傳達,可是某種程度不傳達就失去了受諮商者諮商
01/16 15:43, 14F

01/16 15:43, , 15F
原始預期來諮商的意義
01/16 15:43, 15F

01/16 18:10, , 16F
我覺得其實是對於個案保護上認知的差異
01/16 18:10, 16F

01/16 18:10, , 17F
在國外很注重個人的隱私 但台灣這方面還做得不夠好
01/16 18:10, 17F

01/16 18:11, , 18F
真正的保密 不只是諮商師不說 旁人也不應該問
01/16 18:11, 18F

01/16 18:11, , 19F
don't ask, don't tell才是對個案完善的尊重
01/16 18:11, 19F

01/16 18:11, , 20F
去辨識性是很棒的方法 推一個>//<
01/16 18:11, 20F

01/17 19:52, , 21F
T大說的我感覺自己似乎也經歷,以前會常希望諮商師幫我
01/17 19:52, 21F

01/17 19:52, , 22F
不過這就要看諮商師的拿捏,但在我經驗裡,自己學得如何
01/17 19:52, 22F

01/17 19:53, , 23F
為自己好好站好在生活上的位置,很辛苦,但結果其實也甘美
01/17 19:53, 23F
文章代碼(AID): #1DCV0zcL (proza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CV0zcL (prozac)